[法相辭典(朱芾煌)]
大毗婆沙論九十五卷四頁云:聞所成慧者:謂於文義,如理決擇。思所成慧者:謂不淨觀、持息念、及念住等。修所成慧者:謂暖、頂、忍、世第一法、現觀邊世俗智、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
四善根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1.指小乘之暖、頂、忍、世第一法。聲聞乘行人修五停心觀及四念處觀之後,接著須修四諦觀。當無漏智火將生,心中光明啟發之時,名為暖位;進而智慧增長,達於頂點,名為頂位;再進而明四諦之理,其心堅住,決定不移,名為忍位;更進而到達有漏智的最終點,在世間有情之中,最為殊勝,名為世第一法。
2.指大乘之暖、頂、忍、世第一法。以佛覺為己心,如火欲燃,名為暖;以自心成佛,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印持無所取之境,順忍所無取之心識,名為忍(暖位以佛覺為己心,頂位以自心為佛境,忍位則覺於中道);由此更進,則迷覺兩忘,中邊不立,雖未至初地見道之出世間,然已到世間的最後邊際,縱屬有漏,但在世間已是第一,名世第一。在此大乘暖、頂、忍、世第一四位之中,前二位修四尋思觀,觀所取空,後二位修四如實智,觀能所二取皆空。
► 顯示劇情透露
七加行後是見道、修道、無學道。 瑜伽行唯識學派承繼說一切有部學說,立下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的五位修行,但轉為菩薩行的修行,當中「煖,頂,忍、世第一法」,為加行位。
聲聞解脫道「見道」以前有七種修行階位,又名七方便(或七加行):指「五停心、別相念住、總相念住、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此中,前三者又名三賢或外凡,後四者又名四善根或內凡,三賢為順解脫分,即順益解脫(涅槃)的資糧;四善根為順決擇分,即順益決擇(無漏勝慧)的善根。
► 顯示劇情透露
「四善根」是通往聖道的加行位,所以「善根」的「善」,在此專指無漏智,「善根」的「根」,是指發無漏智之根本。「四善根」所修的觀法為四諦觀。「四善根」的功德,如《俱舍論》卷23〈分別賢聖品6〉所示:「煖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CBETA, T29, no. 1558, p. 120, b23-24)
(1)煖︰為接近無漏聖火光明的前兆,故從「煖性喻」立名。
(2)頂︰為位在煖位之退與忍位之進的兩際,恰在山頂,故名。
(3)忍︰為認知四諦最為殊勝之謂,以忍以上為不退位。忍位的忍為認同義,其觀慧力已增進到「得予認可四諦理」而不再退墮之地,所以上頌云「忍不墮惡趣」。
(4)世第一法︰為有漏法中最勝的善根之謂,此位只有一剎那的時間,隨即進入見道,生無漏智。
離題
發趣修證的歷程,部派間也不是完全相同的。『俱舍論』所說的,雖也引用經部的說明(定義等);而進修的方法次第,與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論師,可說是相同的。身心遠離,喜足少欲,住四聖種,是養成一種隨順解脫行的生活,使自己成為能修能證的根器。真正的修行,開始總不外乎二甘露門:或不淨觀,或持息念,令心得定。這是阿毘達磨的古說(後演進為三度門,五停心)。依止起觀,就是四念住。先修別相念住,純熟了,再修總相念住:總觀身、受、心、法為非常、苦、空、非我。總相念住極純熟了,引起順抉擇分善根,就是煖、頂、忍、世第一法。從煖位以來,觀四諦十六行相:轉進轉勝,漸減漸略,到世第一法,但緣欲界苦諦,修一行相,唯一剎那,由此必定引生聖道。聖道共十六心,八忍,八智,現觀四諦。在十五心中,名為見道,是預流初果向。十六心──道類智,就是證果。這或是初預流果,或是第二一來果,或是第三不還果:依修行者,是否離欲界欲的部分,或全部而定。所以歷位是一定的:而修證者的證入,有漸登初果,或直入二果、三果的不同。有關四向、四果的安立,三十七道品的次第進修,都與毘婆沙師的定論相合。(《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p.68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