煖、頂、忍、世第一法

Viirya
文章: 314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Viirya »

加行位修行止觀.煖位的修行者初獲無漏智的前行相狀.猶如鑽木取火.尚未得火.先有煖氣.於此位的修行者.依明得定.發下品尋思諦觀遍計所執之境.其能詮之名與所詮之義.乃至彼名彼義的自性與差別.且此所取境.是誰所變.依何現起.其體其用是有是無.是否可得?....
Sherlock
文章: 1075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Sherlock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4〈之四〉: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世尊為三種自性入於五法。為各有自相宗?」佛告大慧:三種自性及八識、二種無我,悉入五法。大慧!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大慧!若依彼妄想生心心法,名俱時生,如日光俱。種種相各別分別持,是名緣起自性。大慧!正智如如者,不可壞,故名成自性。」(CBETA 2021.Q3, T16, no. 670, p. 511b1-7)

真性(識精元明)依他起,妄想自性觸發一念無明。這一念心是三細六粗的源頭,境是唯識,能詮之名與所詮之義皆是戲論。煖位的修行者,以四聖諦十六行觀為核心,發動了相作意與勝解作意(鑽軸),尋思諦觀【遍計所執之境.其能詮之名與所詮之義】.乃至【彼名彼義的自性與差別】(鑽木),悟入諸法實相(取火)。

識精元明能生諸緣
因緣所生即是無生
名與相是妄想自性
正智起用轉圓成實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Viirya
文章: 314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Viirya »

見道位又稱通達位.此位須經兩過程.一是真見道.一是相見道.
相見道再分三心相見道及十六心相見道.
十六心相見道是以有分別的無漏後得智.緣所觀的四諦境及能觀四諦境之智.變起相分.建立名言.架構次第.以弘法利生.
Viirya
文章: 314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Viirya »

加行位中的頂位.修行者於此位.依明增定.發上品尋思.重觀所取境(名.義.自性.差別).是誰所變.是否可得.
爰此有漏尋思.已登極位.故名頂位.譬如鑽木取火.雖未有火.而熱氣上騰.距生無漏智火所去不遠.
Sherlock
文章: 1075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Sherlock »

55
問:何緣故說遍知苦諦、永斷集諦、觸證滅諦、修習道諦
答:由彼苦諦是四顛倒(常、樂、我、淨)所依處故,為除顛倒,故遍知苦。既遍知苦,即遍知集,由彼集諦苦諦攝故。雖遍知苦,仍為集諦之所隨逐,故須更說永斷集諦。言觸證者,是現見義。由於滅諦現前見故,不生怖畏,愛樂攝受,是故次說觸證滅諦。若勤修道,乃能成辦所說三義,是故後說修習道諦。


 說觸證是指現量證得諸法實相,名現見義,又名現觀。由於現量證得諸法實相,對於寂滅的境界不生怖畏,也愛樂攝受滅諦涅槃安樂的功德,所以其次說觸證滅諦。要很精進修習聖道,才能成辦徧知苦諦、斷除集諦、觸證滅諦的三種功德,因此最後說修習道諦,要有正確的方法才能達到目的。

問:諦現觀有幾種?此復何相?
答:決定義是現觀義。此則於諸諦中決定智慧及彼因、彼相應、彼共有法為體,是名現觀相。此復六種應知,如有尋有伺地說。

► 顯示劇情透露
此中云何名初現觀?謂於諸諦決定思惟。云何名為第二現觀?謂三寶所三種淨信,由於寶義已決定故,及聞所成決定智慧。云何名為第三現觀?謂聖所愛戒,於惡趣業已得決定不作律儀故。云何名為第四現觀?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辨相,說明現觀智諦現觀的相狀,現觀智諦現觀屬於見道位,包括二種現觀;初現觀位及第二現觀位,即是所謂的真見道(根本智)及相見道(後得智),又分二科;第一科初現觀位,說明初現觀位,初現觀是所謂的真見道,三心真見道,又分三科;第一科三心差別,說明三心差別,緣我空、法空、我法二空真如,名三心差別,又分三科;第一科內遣有情假,真見道證唯識性與根本無分別智相應:識不可得,識所現的相也不可得,證得法性;相見道證唯識相:帶相緣如與後得智相應,緣真如相,有見有相,證得法相,初現觀位內心遣除我相假安立法。

請參考連結檔(連結:真見道與相見道

謂於加行道中,先集資糧極圓滿故,又善方便磨瑩心故,從世間順決擇分邊際善根無間,有初內遣有情假法緣心生,能除軟品見道所斷煩惱麤重。從此無間,第二內遣諸法假法緣心生,能除中品見道所斷煩惱麤重。從此無間,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法緣心生,能除一切見道所斷煩惱麤重。又此現觀即是見道,亦名雙運道。此中雖有毗鉢舍那品三心及奢摩他品三心,然由雙運合立三心,以於一剎那中止觀俱可得故。當知此諸心,唯緣非安立諦境。又前二心,法智相應;第三心,類智相應。又即由此心勢力故,於苦等安立諦中,有第二現觀位清淨無礙苦等智生;當知依此智故,苦集滅道智得成立。即前三心并止觀品,能證見斷煩惱寂滅,能得永滅一切煩惱及所依事出世間道,是名現觀智諦現觀。
► 顯示劇情透露
 即前初現觀三心及止觀雙運三品(另外一種三止三觀⁉…),能證得見道所斷的煩惱寂滅,修道位時以此出世間聖道,能夠永遠滅除一切煩惱的種子,以及生死所依的五蘊,不再到三界五趣受生,成就究竟現觀,名為現觀智諦現觀。由初見道力,展轉能引金剛喻定最後學道永滅修惑,修惑斷盡,將來果報不生,成就無學究竟現觀,都要依止現觀智諦現觀。

 《成唯識論》卷9說:「現觀智諦現觀,是指一切種緣非安立根本、後得無分別智。」現觀,指現前之觀境,一切種者即真如,以真如與一切法為體故,以真如名一切種;智,是指能觀之智;諦,指非安立諦,此無漏智現觀緣非安立諦故名現觀智諦現觀。

 《成唯識論》卷9說:見道略說有二種,包括一、真見道,二、相見道。其中真見道有二種說法,一種主張二空二障漸證漸斷,所以三心真見道,如此處所說,及〈決擇‧有尋有伺等三地〉卷59,1953所說;一種主張二空二障頓證頓斷,所以一心真見道,如〈決擇‧有尋有伺等三地〉卷58,1936所說。《成唯識論》較偏重於一心真見道說,因此將三心見道安立為相見道,說相見道有三心相見道及十六心相見道。本論此處主張三心真見道,十六心相見道,可看出現觀智諦現觀,包括緣真如為境的根本、後得二種無分別智。
► 顯示劇情透露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Viirya
文章: 314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Viirya »

內遣有情假用以遣除分別而起的人我執的煩惱障種子
內遣諸法假用以遣除分別而起的法我執的所知障種子
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用以徹底遣除一切分別而起的煩惱障及所知障種子

三心是指起內遣有情假的能緣智、起內遣諸法假的能緣智、起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的能緣智.用於進行前述的遣除以見道.
這些過程是否即為 禪宗祖師所謂 大死一番?...
Sherlock
文章: 1075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Sherlock »

第五、現觀邊智諦現觀:初現觀後所得的是現觀邊智,也名為後得智。現觀邊智(十六心相見道),相似但不同於現觀位的法智與類智,屬世俗智攝。由於有名言相,帶相緣如,因此屬於世間;又由於沒有煩惱種子,也不是由名言戲論所生,因此又屬於出世間,所以現觀邊智是通於世出世間的,是得出世間智以後所得到的智慧

第六、究竟現觀時,由於永斷修道所斷的煩惱種子,成就煩惱斷盡的盡智及苦果不生的無生智。這二種智慧或一向出世間,屬於勝義諦所攝的根本無分別智;或通於世出世間,屬於世俗諦所攝的後得智。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當中,一切煩惱永遠斷除,決定不再生起任何愛見煩惱,成就盡智;於來生一切依事是三界五趣的果報永遠滅除,決定不再受生,成就無生智;得到這二種智慧,名為究竟現觀。

禪宗祖師所謂【大死一番】很有觸證的味道,之後,漸證漸斷,成就盡智與無生智(不生不死),達到四果阿羅漢的證量⁉…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Sherlock
文章: 1075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Sherlock »

36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真實義品第四

 大航法師在說到《轉諸有經》時,曾經說到一個譬喻:有情做夢時,夢中有我有他人還有外境,但是醒後什麼都沒有。聲聞人醒後知道夢中沒有我,未在夢境中下功夫;而菩薩醒後,不但知道夢中沒有我,就連夢境也不可得,因此菩薩還願意回到夢境中,與其他有情一起做生死的夢,而聲聞人夢醒後就不想再回到夢中了,這是菩薩與聲聞人的差別。

論曰:由願差別,故成三種。一者、聲聞,二者、獨覺,三者、菩薩。(人各有志)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Sherlock
文章: 1075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Sherlock »

36
二乘行者要成就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修四聖諦經由四加行見道、修道、究竟道才能證得涅槃;大乘行者經由種性持、發心持、覺分持,由所學處的自利利他處、真實義處、威力處、成熟有情及成熟自佛法處、無上正等菩提處;由如是學的應多勝解、應求正法、應說正法、應修法隨法行、應正教授、應正教誡、應住方便所攝身語意業;修六度四攝;由能修學修習菩提分法、積聚菩薩功德,成就相品等,大乘行者於四加行位修四尋思、四如實智為方便而成就菩薩極歡喜地、成就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繼而由初地至十地,地地增上,成就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得到法無我的智慧,最後圓滿成就無上菩提。(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包括三種持總計有十八品來說明成佛的因果,強調的是因)

這裡說到:大乘行者為了再回到夢境,資糧位的時候要多做很多的準備,四加行位另外要修四尋思(名、事、自性假立、差別假立)、四如實智(四尋思所引如實智)觀行,通達八種虛妄分別(略說分別我執與分別法執),然後這才證入見道位(菩薩極歡喜地)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Viirya
文章: 314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Viirya »

在加行位的世第一法修行圓滿時.修行者無漏無分別智體將無間地初次現行.現量體證唯識實性之真如實體.唯識行者稱此為"通達".
通達即是體會.體證的意思.故此位又稱通達位.又在此位修行者能初次見照四聖諦之真理.故亦名見道.道是”真理”義.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