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處

版主: 釋大懺

釋大懺
文章: 425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21, 2021 2:28 pm

四念處

文章 釋大懺 »

圖檔
Viirya
文章: 3138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四念處

文章 Viirya »

修習四念處主要的目的是為培養"了悟諸法本性之無上智慧"的正念覺察力.亦即"正念修持".
善知識說. 正念覺察的本質或精要.是我們與一切對境"離戲.純然之根本狀態"的關係.或對此根本狀態的體驗.
正念即是不具分別批判.不偏不倚地觀察.也是非概念性的警覺心.赤裸無遮的專注力.
正念即是注意每個微細變化的當下覺性.以及客觀無我的敏銳注意力.
釋大懺
文章: 425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21, 2021 2:28 pm

Re: 四念處

文章 釋大懺 »

圖檔
釋大懺
文章: 425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21, 2021 2:28 pm

Re: 四念處

文章 釋大懺 »

圖檔
釋大懺
文章: 425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21, 2021 2:28 pm

Re: 四念處

文章 釋大懺 »

Viirya
文章: 3138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四念處

文章 Viirya »

法念處是對於現象覺察力的練習.
它是以一種更直接.準確.不帶恐懼.概念和哲學理論的方式觀照外在現象世界的智慧與洞見.行者單純地契入現象的最根本狀態.
法念處的修持.基本上是讓行者認出自心和現象世界間互為緣起的關係.並探究在我們所體驗到的周遭事物彼此之間的關聯.培養對於現象的正念覺察.行者修持法念處.
善知識說.我們必須練習對於周遭現象世界懷有360度的覺性.洞見每一現象當下單純的本質.
訪客

Re: 四念處

文章 訪客 »

一切法唯心想生,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Viirya
文章: 3138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四念處

文章 Viirya »

一切法唯心想生,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隨知如此.執著依舊.被法束縛.被己制約.
訪客

Re: 四念處

文章 訪客 »

什麼是平常身心? 聖嚴法師講

什麼是平常身心?一般人的身心狀況稱為平常身心,修行修了一段時間,而有了成就的人的身心也叫平常身心。
(一)平安的身體

普通人的身心狀態,若從身體來說是有病的,從心理而言也是有問題的,但我們卻認為這是正常的。人自出生開始,就是帶著父母的遺傳而有了身體。父母本身沒有絕對的健康,所以,任何一個嬰兒出生的時候,也就帶著若干的病來到這個世間。

有一次我和一位醫生在街上走著,他向二個人打招呼,並跟我介紹他們是他的病人。我很驚訝,因為這二個人看起來沒有病啊!怎會是病人呢?後來我問醫生,他們得了什麼病?他說:「是啊!從醫生立場來看, 凡跟我有關係的都是我的病人,雖然你看他是好好的,但他還是有病啊?」從那天之後,我就肯定從醫生的立場來看所有的人都是病人。有的人雖看過醫生,但是病根還沒有完全去除;有的根本沒發覺有病,但已經潛伏著病因。

既然世界上沒有人不害病,那麼有病是正常的;既是正常的,我們就應該接受它。不需要對病產生恐懼、害怕或怨恨。身是如此,心亦如此。我們的心從出生以來,便是不滿足的,這是因為我們對世界有追求和討厭的二種心態。也就是貪、瞋的心態。永遠追求、執著好的事物;永遠逃避、拒絕、反抗不好的事物。

曾經有一位母親問我:「佛教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嗎?」

我說:「那麼妳的意思是人之初,性本惡?」

她回答:「佛教說人人都有佛性,一切眾生皆具佛性,意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我很疑惑,因為我有二個孩子,第一個孩子出生後,脾氣很壞、貪心也很重;只要不滿足他,就拳打腳踢,又哭又鬧,讓我覺得他可能是從阿修羅道、餓鬼道投胎來的。後來第二個孩子也降生了,以為他會好一點,想不到卻比他哥哥還壞。帶這二個孩子非常辛苦,給他們很多愛心都沒任何好的反應,無論如何都不能使他們滿意。我氣得只有打他們、罵他們;但卻使他們恨我,更不喜歡我。從孩子身上,我發現人之初,應該是性本惡。」

我告訴她,人無所謂生就是惡、是善,而是從無始以來,一生又一生的帶了許多煩惱,所以出生後,還沒接受教育的時候,他的性格就是人的本性,這是一種煩惱心,帶著煩惱來,所以,自然而然就表現出來。

有一位香港的慈善家告訴我:他的前半生沒做過一件好事。我覺得那是正常的事,因為他前半生沒有想到要做好事,所以,從現在來看,他的前半生是沒做好事,但在那段生活期間,他會想到自己是沒做好事的人嗎?會想到自己不是個好人嗎?

當時如果他想自己不是一個好人,那他已經做了好事。而若他認為自己還不錯,所以不需要做什麼好事,那到了後半生成為慈善家時,才檢討自己前半生沒有做好事,從這個標準來看,誰是好人呢?

所謂病就是身體的病,或心理的病,這二種病加起來,就讓我們不自在。如果我們瞭解這是一種平常人的身心,那麼我們對於自己的家人或所接觸到的人,就會採取一種容忍、同情、諒解、慈悲的心態。所謂「同病相憐」、「同舟共濟」,我們都是有病的人,病人看病人,彼此互助,這才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如果我們把所有的人當成健康的人,而把自己當成病人,這可能有問題發生了,會只希望人家原諒自己,而不原諒別人。

所以,我們應該知道人人都有身體的病及心理的病,他們做了任何對不起我的事,做出了任何對不起社會的事,要給他們一份同情和憐憫,這也是佛法所講的慈悲的精神所在。

而已經開始修行的人,他們的身心也是平常身心。因為他們修行以後,身心會有一種變化,那是平安的身體和平靜的心理。雖然身體可能還是有病,但是他會比較安定,不會因為有病,就像熱鍋上的螞蟻般焦慮、煩躁。有的人生病後,胡亂投醫,什麼醫生都去找,什麼藥都吃。但那就像一條船有許多船長,只會增加不安。也有很多人非常注意身體的保養,但對身體太愛護,反而使其更壞。修行之後,原則是這樣:吃的粗,營養好;吃的少,吸收多;不吃很精緻的東西,但要細嚼慢嚥,只吃七八分飽,不暴飲暴食,這樣身體自然會平安。
(二)平靜的心理

平靜的心理是怎麼產生?即以一種修養、修行的方法,使我們的心經常保持寧靜。第一個方法就是,當你生氣的時候,或是非常的煩躁,以注意呼吸為方法,注意呼吸在鼻端一進一出,你的心緒就會漸漸平靜下來。就如在演講前,做幾次深呼吸,可緩和緊張的情緒,這也是修禪定的基本方法。

另一種方法是移情作用,藉注意力的移轉,如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來平緩心理的不平衡。例如面臨忿恨不平的事時,不管信不信佛,念一句「阿彌陀佛」,便可把不平的情緒緩和下來。不要只認為念阿彌陀佛,就是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已,其他無任何用處。所以,在日常生活裡,我們以移轉作用作為解除心理問題的方法,這也就是修行。這種方法平常都可運用。

有人問我說當他生氣時,喜歡罵三字經,一罵氣就消了,所以念佛是不是等於罵三字經?我說不一樣,罵三字經,罵過後心裡還是氣,謾罵對方也使別人生氣,二人氣上加氣,麻煩更多。而念阿彌陀佛,對方認為你是在懺悔,氣也就消了。這不是很有用嗎?
(三)日日是好日

而一個人修行到相當的程度時,其身心狀況是如何呢?可用「日日是好日」來形容。我們平常人在一星期中,情緒大概三天下雨,二天刮風,另外二天則是晴時多雲。日日是好日,怎麼可能?這句話是雲門禪師問他的弟子:「十五日以前的事不問你們,請把十五日以後的情況告訴我。」弟子們無一個人能回答他,結果他自己回答說:「日日是好日。」

我們平常見面的時候都會問一句:「你好嗎?」「近來好嗎?」這是問候的習慣語,關心著彼此是不是每天都過得很好?但是,真有可能每天都很好嗎?傷風感冒都沒有嗎?不會頭痛、或走路不小心碰到石頭嗎?搬東西時從來不會去掉一塊皮嗎?應該會有,那既然有,怎麼可能天天是好天呢?

我曾經遇到一位四十多歲的法師,有一次我看到他劈柴的時候,劈到了手指,血流了很多。我就問他:「你要緊嗎?」,他說:「很好,很好。」,我說:「你已經砍掉一半手指了怎麼還好啊?要不要幫忙?」他說:「很好,我在消業,可能我過去殺了一條豬或一頭牛,現在砍了半根手指消業,以後就沒有事了。」

遇到災難算不算好日呢?當然是了。因為身體雖受了苦,或受人家批評、攻擊,但只要心裡面的狀態天天是正常的、平靜的,不就是日日是好日嗎?
釋大懺
文章: 425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21, 2021 2:28 pm

Re: 四念處

文章 釋大懺 »

心要放在那裡?

把身心當做不斷生滅的事物來觀照明覺。

心要有覺性,
以安住中立的心,
觀照身心的實相。

心剎那生滅。

心有因則生,無因則滅,所以心依因緣生滅,這是心的無我的義意。

心若因缘生起,下一個心要中立觀照上一個滅去的心,知道上一個心而不干涉,不對上一個心做出反應,只是看見知道。

平時功課經行坐禪與油管看聽隆波說法三件事。

心處於四念處。

依四念處嚴心而住。

心剎那變異,心所緣於身受法念處。

願大家福慧增長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

釋大懺20210909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