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Viirya
文章: 3096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文章 Viirya »

云何是一味及潮不過限.經云
三者一味。一切眾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脫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當得常樂我淨。是名一味。
四者潮不過限。如是經中制諸比丘不得受畜八不淨物。若我弟子有能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分別是大涅槃微妙經典。寧失身命終不犯
之。是名潮不過限。

限好像是規定或限制.涅槃經中制諸比丘。不應畜養奴婢牛羊非法之物。
涅槃經非常強調戒律
Viirya
文章: 3096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文章 Viirya »

云何是有種種寶藏.經云
五者有種種寶藏。是經即是無量寶藏。所言寶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分.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嬰兒行.聖行.梵行.天行。諸善方便.眾生佛性。菩薩功德.如來功德.聲聞功德.緣覺功德。六波羅蜜.無量三昧.無量智慧。是名寶藏。

云何是大身眾生所居住處.經云
六者大身眾生所居住處。大身眾生者謂佛菩薩。大智慧故名大眾生。大身故.大心故。大莊嚴故.大調伏故。大方便故.大說法故。大勢力故.大徒眾故。大神通故.大慈悲故。常不變故.一切眾生無罣礙故。容受一切諸眾生故。是名大身眾生所居之處。
Viirya
文章: 3096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文章 Viirya »

云何是不宿死尸.經云
七者不宿死尸.死尸者。謂一闡提.犯四重禁.五無間罪.誹謗方等。非法說法.法說非法。受畜八種不淨之物。佛物僧物.隨意而用.或於比丘比丘尼所.作非法事。是名死尸。是涅槃經離如是等。是故名為不宿死尸。


云何是不增不減.經云
八者不增不減。無邊際故無始終故。非色故非作故。常住故不生滅故。一切眾生悉平等故。一切法性同一性故。是名無增減。
是故此經如彼大海有八不思議


大海之喻在回應大般涅槃經名字功德品第三之說.經云
我今當說。善男子。所言大者。名之為常。如八大河悉歸大海。此經如是。降伏一切諸結煩惱及諸魔性。然後要於大般涅槃放捨身命。是故名曰大般涅槃。善男子。又如醫師有一祕方。悉攝一切所有醫方。善男子。如來亦爾。所說種種妙法祕密深奧藏門。悉皆入於大般涅槃。是故名為大般涅槃。
請詳見CBETA電子版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sut ... 2n0374.pdf p.30
Viirya
文章: 3096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文章 Viirya »

接著師子吼菩薩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若言如來不生不滅名為深者...如來世尊得八自在。何因緣故不化生耶。

經云..
世尊。若言如來不生不滅名為深者。一切眾生有四種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是四種生人中具有。如施婆羅比丘。優婆施婆羅比丘。彌迦羅長者母。尼拘陀長者母。半闍羅長者母。各五百子同於卵生。當知人中則有卵生。濕生者如佛所說。我於往昔作菩薩時作頂生王及手生王。如今所說菴羅樹女迦不多樹女。當知人中則有濕生。劫初之時.一切眾生皆悉化生。如來世尊得八自在。何因緣故不化生耶。

且揭露了 是四種生.人中具有 的不可思議事
Viirya
文章: 3096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文章 Viirya »

就前貼 八自在 依據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其義如下
八大自在我
即涅槃所含常、樂、我、淨四德中,「我」乃自在無礙之義,大我即如來法身,具足八種大自在,故稱八大自在我。又作八自在、八變化、八神變。即:(一)能示一身為多身。(二)示一塵身滿大千界。(三)大身輕舉遠到。(四)現無量類常居。(五)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無得想。(七)說一偈義,經無量劫。(八)身遍諸處,猶如虛空。然諸經所說略異。

據法界次第初門卷下所載:(一)能小,指以變化力使自他身及世界等為極小微塵。(二)能大,指以變化力使自他身及世界等滿於極大虛空。(三)能輕,指以變化力使自他身及世界等如極輕之鴻毛。(四)能自在,指以變化力使大小、長短等轉化自在。(五)能有主,指以變化力自化為大人、小人,而心無高下,降伏一切,攝受一切。(六)能遠至,指以變化力能到遠處;凡有四種,即:(1)飛行遠至。(2)此沒彼出。(3)移遠而近,不往而到。(4)於一念遍至十方。(七)能動,指以變化力使大地為六種震動或十八種震動。(八)隨意,指以變化力而能一身作多身,多身作一身,山壁直過,履水火,蹈虛空,轉四大,使地作水,使石作金等,皆得如意。〔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三、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一〕 p271


經查前揭 CBETA電子版 pp. 195-6 係 (一)能示一身為多身。....等
Viirya
文章: 3096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文章 Viirya »

最後謹以師子吼菩薩偈做一總結.有關本經要義.容末學一段咀嚼後.再與各位善知識共研之..
爾時師子吼菩薩。合掌長跪右膝著地以偈讚佛
 如來無量功德聚  我今不能廣宣說  今為眾生演一分  唯願哀愍聽我說 
 眾生無明闇中行  具受無邊百種苦  世尊能令遠離之  是故世稱為大悲 
 眾生往返生死繩  放逸迷荒無安樂  如來能施眾安樂  是故永斷生死繩 
 佛能施眾安樂故  自於已樂不貪樂  為諸眾生修苦行  是故世間興供養 
 見他受苦身戰動  處在地獄不覺痛  為諸眾生受大苦  是故無勝無有量 
 如來為眾修苦行  成就具足滿六度  心處邪風不傾動  是故能勝世大士 
 眾生常欲得安樂  而不知修安樂因  如來能教令修習  猶如慈父愛一子 
 佛見眾生煩惱患  心苦如母念病子  常思離病諸方便  是故此身繫屬他 
 一切眾生行諸苦  其心顛倒以為樂  如來演說真苦樂  是故稱號為大悲 
 世間皆處無明殼  無有智嘴能破之  如來智嘴能啄壞  是故名為最大子 
 不為三世所攝持  無有名字及假號  覺知涅槃甚深義  是故稱佛為大覺 
 有河洄澓沒眾生  無明所盲不知出  如來自渡能渡彼  是故稱佛大船師 
 能知一切諸因果  亦復通達盡滅道  常施眾生病苦藥  是故世稱大醫王 
 外道邪見說苦行  因是能得無上樂  如來演說真樂行  能令眾生受快樂 
 如來世尊破邪道  開示眾生正真路  行是道者得安樂  是故稱佛為導師 
 非自非他之所作  亦非共作無因作  如來所說苦受事  勝於一切諸外道 
 成就具足戒定慧  亦以此法教眾生  以法施時無妬悋  是故稱佛無緣悲 
 無所造作無因緣  獲得無因無果報  是故一切諸智者  稱說如來不求報 
 常共世間放逸行  而身不為放逸污  是故名為不思議  世間八法不能污 
 如來世尊無怨親  是故其心常平等  我師子吼讚大悲  能吼無量師子吼
探長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文章 探長 »

大般涅槃經易讀:見性成佛. [上][中][下]
點閱:13
作者:北梁天竺三藏曇無懺原譯;蕭振士編譯
出版年:2005[民94]
出版社:大千
出版地:臺北縣汐止市
集叢名:大眾佛學-經典研習
格式:JPG
ISBN:9789574470839

章節[上]
壹、關於大般涅槃經(p.5)
貳、本冊導讀(p.13)
參、卷十九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一)(p.15)
肆、卷二十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二)(p.75)
伍、卷廿一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三)(p.127)
陸、卷廿二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四)(p.171)
柒、卷廿三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五)(p.229)
捌、卷廿四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六)(p.297)

章節[中]
壹、關於大般涅槃經(p.5)
貳、本冊導讀(p.13)
參、卷廿五 師子吼菩薩品(一)(p.15)
肆、卷廿六 師子吼菩薩品(二)(p.67)
伍、卷廿七 師子吼菩薩品(三)(p.137)
陸、卷廿八 師子吼菩薩品(四)(p.195)
柒、卷廿九 師子吼菩薩品(五)(p.253)
捌、卷卅十 師子吼菩薩品(六)(p.313)

章節[下]
壹、關於大般涅槃經(p.5)
貳、本冊導讀(p.13)
參、卷卅一 迦葉普薩品(一)(p.15)
肆、卷卅二 迦葉普薩品(二)(p.95)
伍、卷卅三 迦葉普薩品(三)(p.169)
陸、卷卅四 迦葉普薩品(四)(p.233)
柒、卷卅五 憍陳如品(一)(p.299)
捌、卷卅六 憍陳如品(二)(p.367)

關於《大般涅槃經》作者:蕭振士

此經依據傳統佛教的説法,是佛在涅槃之前,最後所説的一部經。若是從佛學發展的線索上分析,這部經是在大乘中期產生的經典,也是繼般若思想,向如來藏發展,而集大成的一部經典。這部經的內容明顯地承襲了般若觀空的思想,亦解釋空的意涵時,又是以原始佛教的因緣觀爲基礎。但在精神意涵上,則堅守大乘入世的精神,把修行擴展到現世的人生,並且認為人人皆可修行,這精神顯然承襲了大眾部的精神。


傳統的印度社會,修行是沙門的專利,一般在家人沒有這項權利。這樣的觀念,其實把人的價值作了不等值的分類,隱隱呈現出修行人的優越感。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最大的不同,以及對人類的貢獻,就在打破這個觀念,認為修行是每位眾生都有的權利,展現進步的平等思想。涅槃經中更以佛性人人皆有的觀點,確立這個觀念的理論基礎。

原始佛教的無常觀與因緣觀,在大乘時期具體地呈規在般若空觀,仍舊是佛教認識這個世界的理論基礎,並且成為佛教的中心思想。但這個理論,一直有兩個重要的問題存在。一是既然一切皆空,人在世間的所有作為,無論善或惡、積極或頹廢,不都是空嗎?不都是無常嗎?人生的價值究竟在哪裡?涅槃與死亡,對今生而言,有什麼不同?第二個問題是以般若觀空的價値在哪裡?般若的主體是誰?般若又要發揮什麼積極的作用?兩個問題綜合起來,仍舊不離人生的價値何在?這也是大乘取代小乘之後,一直要解決的問題,一直要實踐的理想。

大乘佛教雖然在理論上可分為三大系統,即中觀、唯識、如來藏,但這三大系統其實都不離般若空觀,甚至説-都是以空觀作為基礎。只是爲解決空觀所引起的消極意識,帶領人們走向更積極人生,而有不同的發展。唯識學派將人的主體性指向「識」,著重在從經驗尋找答案,把識當成習氣的累積,並且成為輪迴的主體,一切修行的目的就在轉換這個習氣。而如來藏的系統,則指向「心」,著重在從理論上尋找答案,從理體上爲人的價值定位,這個心又可稱為佛性。認為眾生都具備佛性,能不能成佛,只看佛性是否被覆葢或顯揚。被覆葢,就是眾生;能顯揚,就是成佛。


在佛教的經典當中,《涅槃經》一直是被公認為討論佛性最重要的一部經典。本文不打算説明有關《涅槃經》的版本、傳譯等考據的問题,而將問題直接指向本經的價値與世用。摘譯本經的原因,也是在於内容的價値與世用。在理論系統上,本經屬於如來藏系統,而具體説明如來藏的內涵,便是佛性,只是如來藏強調一「潛藏」,佛性強調「本質」,以及彰顯佛性,成佛的關鍵。因此,有關本經的説明,有兩個名詞的内涵必須先作説明。

第一個問題是涅槃與大涅槃。傳統上小乘對涅槃的解釋,便是「灰身泯智」,是寂滅的境界。在這個意義上,涅槃幾乎可説是等同於死亡,是小乘追求的果位。因爲涅槃是伴隨著肉體的幻滅而有。但人生的最後價值如果一定要用死亡來表現,是否變成一定要否定生存在現世的價值?是否現世只是追求終極價值的痛苦過程?是否很容易引導人們走向消極的人生?大乘佛教以大涅槃取代了涅槃,不再認為涅槃一定要伴隨著死亡的來臨,而是可以在肉身並未壞死的狀態中達到的境界,這境界就是常樂我淨,並以大涅槃來説明。大涅槃是人完全解脫:沒有任何煩惱的境界,此時,寂滅只是一種精神狀態,並不是要伴隨肉身的死亡才能達成。有關的説明主要在本書卷二十,讀者可自行參考。

第二個名詞上的問題是佛性。廣義的佛性等同於法界、眞如、實相、如來,也就是佛教最高的眞理。而一般説明佛性時,往往指向「成佛的本性」這個意涵。這是概括性的意義,若從本經解釋佛性的內容,加以分析説明,佛性主要表現幾種特質:普遍性、潛藏性、能力、不變。

關於普遍性,也就是人們經常討論的,一闡提人能否成佛的問題,也是主張佛性論主要的價值所在。人人都有佛性,所以才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人都有佛性,所以眾生平等;人人都有佛性,所以人的價値是平等的。一闡提指的是犯下五逆罪(又稱五無間業,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漠、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大乘別途五逆則是指一者破壞塔寺經像等、二者誹謗佛法、三者妨礙或傷害出家人修行、四者五逆中作任何一業、五者不信業報行十不善業)等極重罪業的人,也就是所謂「斷善根」的人。但本經説明,只有「斷善法」、沒有「斷善根」。這中間吾人便需要了解「根」與「法」的名相。「根」在佛教的用語中,經常含有根本、增長力、生命力的意義。「法」則是事物呈現在外的現象。用現代的語言説明,這「善根」類似於「善心」,「善法」則是「善行」。因此,在涅槃經的觀念中,可説只有不行善的人,沒有不具善心的人。這正是儒家常説的「人皆有惻隱之心」,行事殘暴惡劣的人,仍舊有慈悲的本質。

那麼,人為什麼會犯下這些極重的罪業呢?本經説明,這些惡行都是因為佛性被煩惱塵垢所污染。社會上犯罪的人,大多來自問題家庭;大多來自對物慾的追求;大多來自對貧窮的無奈。我們所看到的這些現象,也正好是對佛性最佳的説明。

人人都具佛性,根據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使人們都能對修行產生信心。本經也説明「不自信」有佛性,是人們不能成佛的最重要原因,因此,修不修只在一念之間,修行就是改變自己的心念,對證果要有信心。無論是白骨觀、數息觀,這些都是修行的方法,不是成就,這些方法無非在使人平息心念,不讓惡念生起,自然不會犯下惡行。沒有貪欲、瞋怒、愚痴的念頭,自然不會有煩惱。沒有煩惱,自然就能達到「大自在」的大涅槃境界。大自在就是現世的佛。

關於潛藏性,也是如來藏的主要內涵。「如來藏」用最簡單的話解釋,就是如來有如寶藏,藏在自己心中。前文提及般若空觀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般若的主體性究竟何在。禪宗著名的十牛圖,最終也是要回到「大自在」地生活在塵世中,但在尋牛與牧牛的階段中,人的主體性是不能失去的。具體地説,學佛必須有一個【主體】的意識,積極地引導走向覺悟之路成道的路上,人們必須把握這個主體性,般若是用,這如來藏、佛性便是主體,是目標,而這個主體就在自心中,不必外求。只有等到你達到大自在的覺悟時,才可相對地不再去執著這個自我。當一切煩惱塵垢都被揭去時,自然成道,自然無我,佛性自然顯露。

關於能力。佛性的「性」字,除了本質、本性之外,便是「用」的意涵。這「用」就是能力,就像我們常説的「性能」。這其中含有兩個意義,一個是能力,一個是特殊,綜合起來,就是特殊的能力。這特殊就是指成佛,要特別提到能力,是因為有許多學佛的人,往往會將佛性的意義視同為主體的我,或者説是「神我」、「靈魂」之類的內涵。但佛教正是極力否定「神我」、「靈魂」之説的宗教。學佛的人若是執持這個觀念,將永遠無法破除「我執」的毒素,也將深陷在追求成就的迷途當中。本經的經文中,一再強調菩薩雖度眾生,而不能存有「我度眾生」的念頭。甚至不可以心存「有大涅槃」存在的念頭,這便是空觀的精神。一個追求覺悟的人,最終還是要抛棄對覺悟的執著。因此,本文要一再強調佛性是一種能力,不是神我、靈魂。

關於不變。不變即是常,也就是無論成佛與否,佛性依舊是佛性,不因爲未成佛或已成佛而有所改變。佛性有時又被視同於佛的法身、法界,是一種理體,一種精神狀態,無論是否彰顯出來,佛性是永恆不變的。

《涅槃經》在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在當時不僅佛教界談論,更成爲一門顯學,影響中國佛學與哲學的發展至深且鉅。具有中國特色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都深受本經佛性説的影響。本經所主張的佛性説,在南北朝時期,一直延續到隋唐,曾引起佛教界及知識分子的熱烈討論。闡揚本經的第一人,便是當時的竺道生。由於初傳入的經文中,並沒有提到一闡提人可以成佛的主張,竺道生力主此説,曾引起多方的排斥與阻撓,直到後半部經傳入以後,竺道生的主張才獲得肯定,並且影響及於隋唐。本書所摘譯的十九卷至三十八卷正是討論佛性的主要内容。

在所有的宗派當中,禪宗應該是受影響最深的一個宗派。頓悟的理論基礎就是佛性,悟到了佛性,就是成佛,也就是本經所講的「見佛性」。但若是執著於佛性的追尋,就知前文所説旳,將佛性當成神我、靈魂,那麼窮盡無量劫,也只是在魔道中徘徊。禪宗的歷代宗師也無不爲弟子們,以佛性爲主題,留下許多相關的公案。以下舉一個討論佛性的公案,内容也與本文所講的問題有關:(神會語錄)

蘇州長史唐法通問曰:「眾生佛性與佛佛性同異?」

(神會)答:「亦同亦異。」

又問日:「何故亦同亦異?」

答曰:「言其同者,猶如金;言其異者、猶如碗、盞等器是也。」

問曰:「此似是沒物?」(這佛性像什麼東西?)

答曰:「不似個物。」

問日:「既不似個物,何故喚作佛性?」

「若其似物,不喚作佛性。」

類似這個討論佛性的公案,在禪宗所遺留的公案中不勝枚舉,甚至都有論及狗是否也有佛性的公案。這個公案中,舉金子可製成各種器具,但本質還是金子,用來説明雖然有形形色色的眾生,但本質上仍都具有佛性,而且這佛性是眾生與佛都相同的。華嚴宗的賢首大師《華嚴金師子章》同樣地以金子爲喻解釋眾生與法界具相同的本性,充分表現中國佛學重視人本的精神,人本主義也是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特色。

佛教傳入中國的次序,首先是小乘,接著是大乘的般若、中觀、唯識。直到如來藏系的傳入,中國人才眞正在佛教中找到了與中國文化相同的内涵。如來藏思想在印度本土並未受到重視,反而在中國開花結果,與中國文化融爲一體,開創出佛教最燦爛的一段歷史。《涅槃經》入世修行的思想,可謂功不可沒。

除了佛性以外,本經強烈的表現了對佛教原始教義,用大乘的觀點,重新作詮釋的企圖。除了前文所提到的涅槃與大涅槃的差別,只要從品目上也可看出這項企圖,如四諦品、四倒品、如來性品,這些内容都是以大乘的觀點,對原始教義作了新的詮釋。經文中同時也不斷引《阿含經》的内容,重新詮釋,這些都在在顯示了這項企圖。在融合大小乘的工作上,本經也確實起了相當的作用。對一個學佛的人而言,若是對大小乘的義理,感覺無法相容,本經處處都可為您解疑。
五行
指菩薩所修之五種行法。即:(一)聖行,聖,正之意。謂菩薩依戒、定、慧所修之行,稱為聖行。(二)梵行,梵,淨之意。謂菩薩於空、有之二邊無愛著之染,稱為淨;以此淨心運於慈悲,與眾生樂而拔其苦,故稱梵行。(三)天行,天,即指第一義天。謂菩薩由天然之理而成妙行,故稱天行。(四)嬰兒行,嬰兒,以喻人天、小乘。謂菩薩以慈悲之心,示同人天、聲聞、緣覺之小善之行,故稱嬰兒行。(五)病行,謂菩薩以平等心,運無緣之大悲,示現出同於眾生之煩惱、病苦等之行,故稱病行。

上述五行乃天台宗之釋義,其中別圓二教於此五種之按配則有殊義;就別教之意而論,五行之次第如下:(一)聖行,為初地以前菩薩之自行。(二)梵行,為初地以前菩薩之化他。(三)天行,為初地以前菩薩之內證。(四)嬰兒行,為初地以上菩薩隨應善之現化。(五)病行,初地以上菩薩隨應惡之現化。上記五種前後隔歷,互不融即,稱為次第五行。又此為別教之行,故稱為別五行。

另就圓教之意而論,圓教以法華經所謂之如來莊嚴為圓聖行,如來室為圓梵行,如來座為圓天行,如來衣有二種,其中之柔和為圓嬰兒行,忍辱為圓病行。然此五行在一心中,圓具無缺,修性不二,因果融即,為一實相行,一即是五,五即是一,不即不離而不可思議,故稱為不次第五行、如來行、一心五行、圓五行、一五行。此外,據法華經玄義卷四下載,一心五行即是三諦三昧,聖行即是真諦三昧,梵行、嬰兒行、病行即是俗諦三昧,天行即是中道王三昧。〔南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法華經玄義卷三下、卷四上、涅槃經疏卷十三、大乘義章卷十二〕
本書共分三冊,摘譯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九至卷三十八。摘譯以闡揚佛性為主的部分,正是因為佛性説對中國佛教的影響是全面的,更是歷久而彌新。

https://tpml.ebook.hyread.com.tw/bookDe ... p?id=27064
https://tpml.ebook.hyread.com.tw/bookDe ... p?id=27065
https://tpml.ebook.hyread.com.tw/bookDe ... p?id=27066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