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寂照世間 »

新老怪 寫: 週二 12月 07, 2021 8:27 am 無心不是道

去年海南那位叫大手的朋友 對無心是不是道的問題 好生忙活了一陣,說:“無喜無嗔 無動無搖的覺心,正是無始無明,不是本覺真心。”
雖說這位兄弟自己的眼神並不好,平日里看什麼 都顛三倒四的,但這句話說得 卻也在理,因為無心 確實真的並非是道。當然,如果把“覺心”改為覺知心,意思就更精確了。
“無心非是道”,是說單純息心泯念,一物不思,百事不想,並非是道。
永明禪師在《萬善同歸集》中設問曰:“萬行統惟無念,今見善見惡,願離願成,疲役身心,豈當為道?答:此離念 而求無念,尚未得真無念,況念無念而無閡乎?”
無心不是道 雖然是個很簡單的命題,但以無心為道 又實在是很多學人 都易犯的錯誤,
《六祖壇經》上即記載 有兩個著名案例。
第一個是臥輪,把一念不生,百無所想,對境傻坐 當作菩提正覺;
第二個是智隍,庵居長坐積二十年,把個有漏禪樂 當作正受。自從六祖棒打二人之後,在漢土公然鼓吹傳播無念即菩提,無思即解脫的人 似乎是沒有了,但這種思想觀念 卻並未就此滅絕。
非但未滅絕,有的人居然還將之擎出國門,跑到境外發揚光大!此人就是神秀禪師的三傳弟子,大乘和尚摩訶衍。

....

眾生墮入生死的,是自己現前這一念心,能夠解脫輪迴的,還是自己現前這一念心。菩提 只能心上悟,般若也只能心上求,那麼心 又從何處生?當然要由念生,無念則無心嘛!不管是誰,只要生心 就必有念,要么是有造作念頭之心,要么是無第造作念頭之心。就像水,要么流動,要么靜止,絕不會有第三種狀態存在。所以佛所傳授的修持法門,也只有 有心與無心兩大類,如果你真懂無心的好處,“不作意、不分別、不觀察”非但不是 什麼害命的毒藥,實在就是悟心的殊勝方便。
因為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你作意、分別、觀察,它是夢幻泡影,
你不作意、分別、觀察,它還是夢幻泡影。
既然恁麼不恁麼 它總是夢幻泡影,不恁麼比恁麼 顯然輕巧容易多了。

你看《圓覺經》先講未入地者、已入地者 和如來三種隨順覺性,然後總結說: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 不起妄念,於諸妄心 亦不息滅,住妄想境 不加了知,於無了知 不辨真實。彼諸眾生 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而不息滅、不了知、不辨真實的最勝方便,就是一個“不理睬”!
所以說大蟲爺爺 才是深契佛心,而大手 只知出東門向西走 是高家莊,卻不知出東門 向西走也是高家莊。只有半瓶子醋 卻時不時地 扯開嗓子瞎嚷嚷,呵呵!這種人一看就是個 沒見過大場面的生瓜蛋子。
楞嚴經言。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因為,沒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因為,照見五陰如夢幻,五蘊皆空。

所以,有心是夢幻,而無心亦是夢幻。
對萬境起心是夢幻,對萬境不起心也是夢幻。

所以,有心無心,都是著境生心。
而了悟一切法如夢幻,才能如如不動,不取於相。

生活時,處處著境生心,不悟一切人事物如夢幻泡影。
那麼,就會不懂有心是夢幻,無心亦夢幻。
因此,就會變成六祖口中的,不識夢幻虛假而枉受輪迴之人。
cyc320
文章: 2463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cyc320 »

六祖壇經講記(83)
作者  釋達觀 / 講述 無念齋 / 整理
【聽吾偈曰:】現在六祖大師用這首偈來跟智道禪師開示,這首偈可以將《大般涅槃經》的精髓跟大家分享。【無上大涅槃,】〔無上〕菩提,最究竟最圓滿。《涅槃經》的全名叫《大般涅槃經》,一般大般涅槃指的是佛,般涅槃指的是菩薩,涅槃指的是二乘人,只不過我們一般都講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上大涅槃〕就可以將你的佛性徹底地呈現。【圓明常寂照。】〔圓明〕就是大圓鏡智,就像一面明鏡徹徹底底,一塵不染。一般這個〔圓〕字又代表圓滿的意思,所以一個成佛的人是福慧具足。〔常〕的意思就是已經證悟到常樂我淨的境界。〔寂〕是體,〔照〕是用,〔寂〕是定,〔照〕是慧;〔寂照〕就是《六祖壇經》定慧品裡講的定慧等持,〔寂〕是定,所以它寂然不動,〔照〕就是觀照,就像在黑暗之中把手電筒打開,用那個亮度來照一切的現象,那個亮度就叫做般若智慧,所以要用智慧來觀照。比如說,我們都喜歡人家尊重,當別人不尊重我們,我們直接的反應就是生氣,幾乎每個人都是這個樣子。為什麼直接反應就是生氣?因為沒有觀照能力,我們的反應、我們的習氣是很快的,我們的心念比電還快。不懂觀照能力的人永遠都跟著他的習氣感覺好惡走,完全停不下來。這個觀照能力到底怎麼培養?「觀」不要解釋成看,「觀」事實上有思惟的意思。比如說,你現在遇到問題,或常常被境界轉,你應該去思惟如何不再被這個境界轉。比如說你對我不尊重,我就會生氣,但是這個境界還會再產生。如果你現在沒有思考找到答案,下次人家對你不禮貌,你還是會生氣,你永遠都會這個樣子。以此類推,比如說人家對我們不尊重,你可以這樣去思考:一,你憑什麼值得人家尊重?你有什麼豐功偉業?或是你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或你有什麼高貴的情操?…如果你這樣想,能夠去降伏你的生氣,這樣想就對你有益。但是,如果這樣想對你還沒有益,你就要再思考,說:「奇怪,他為什麼對我不尊重?他對我不尊重難道代表他對所有的人都不尊重嗎?」不一定,我們一般人的尊重都是選擇性的,我們尊重我們認為值得讓我尊敬的人,這叫選擇性的尊重。你覺得別人對你是選擇性的尊重,那你是不是也是選擇性的尊重別人呢?你應該也是那樣的人,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所以人家不尊重你,他選擇尊重別人。你也是那個樣子,也是看得起的你才尊重,看不起的你還是瞧不起他。再來,第三個觀點,是別人不尊重你,還是你不尊重自己?你一直覺得別人不尊重你,所以以生氣來攻擊別人,事實上是你的內在沒有肯定你自己,是你的內在沒有尊重你自己,所以才很容易動怒。按照這樣,你可以思惟第四個、第五個、第六個,一直思惟到把這個問題解決,以後遇到這個境界就不會被干擾了,這就是觀照。所以你遇到境界就被境界所影響,很簡單,因為你平常沒有訓練,所以遇到境界就來不及了。為什麼要你平常靜靜地思維?不一定要盤腿打坐,只要靜靜地坐著,或靜靜地散步也好。平常就要去觀照自己的內心世界,你的內心世界能夠化解這些問題,這樣遇到境界來你自然能夠釋懷,自然不會被影響,這叫做〔寂照〕。剛開始都是很刻意,在佛法名詞叫「作意」,但是有一天,你可以訓練到很自然的呈現。一個成就者,他常〔寂照〕,也就是他時時刻刻都是這樣的展現。
【凡愚謂之死,】也就是凡夫眾生以為涅槃就是〔死〕。【外道執為斷。】沒有正知正見的人以為涅槃就是永〔斷〕,再也不會生了。【諸求二乘人,】指的是聲聞緣覺。【目以為無作。】他認為修行到這裡就是畢業了。〔無作〕的意思就是他已經涅槃了,然後以為涅槃了就好,也不度眾生了。他就停留在:「我已經解脫了!」所以無所作為,也就是他認為一切都是假的,他沒有辦法生起妙有,也不想利益眾生,這不是佛的本懷。比如說老師教一群學生,教完後,學生畢業了,難道畢業之後你就什麼都不做嗎?畢業之後你要去奉獻。你修行到最後開悟了,開悟後就好了嗎?不是這樣的,你還要去歷練。【盡屬情所計,】以上,就是凡夫、外道甚至修行開悟的二乘人還是有所執著。【六十二見本。】〔六十二〕簡單來講就是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所創造的執著。為什麼叫六十二?有個很重要的概念。我們一般都把五蘊當成「我」,所以抓著個人的身心不放。我們一般人的思惟模式有幾個陷阱:第一,即色為「我」,認為這個身體就是「我」。第二個陷阱就是智道禪師的陷阱,他認為離開身體之外還有一個「我」,這代表把色身跟法身分開。第三個陷阱,他認為色大「我」小,也就是身體比較大,這個「我」,也就是我們所講的靈魂躲在身體裡面,不然就是認為「我」的生命很大,比色身還大,這個叫做「我」大色小。這四個概念表面上是不一樣,事實上它們是一個共同的陷阱,它們沒有辦法把「色」、「我」認為是一體。五蘊的每一蘊,你個人的身體感受,你的想像、念頭、意識形態都會有這樣的執著。我們每個人又會掉入過去、現在、未來的陷阱。這個五蘊乘以四就是二十,所以,二十再乘以過去、現在、未來,就是六十,這就叫做六十見,再加上常見和斷見所以叫〔六十二見〕。簡單來講就是五蘊,就是對五蘊的執著和不清楚。六祖大師講這個概念就是我們一般人對生命的形態不清楚,所以各宗各派、各種學說不斷在探討這個問題,很多種概念,創造很多種名詞。【妄立虛假名,】也就是我們想像的概念事實上都是你創造出來的,包括五蘊,六十二見,包括你現在所講的佛法非佛法,一切的名相,都是〔虛假名〕。簡單地講,一切名相真的是代號,是工具,它不過是〔假名〕,透過這樣的假名來利益眾生。【何為真實義。】你不要再在那邊打轉,這並不是〔真實義〕。
【唯有過量人,】講的就是心〔量〕廣大的人,大根器的人。【通達無取捨。】他才能夠真正對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在《六祖壇經》裡,常常出現「不取不捨」,這四個字既簡單又好用,不複雜又不囉嗦,這四個字就是六祖大師教你怎麼修行。這四個字怎麼修?第一,你要清楚那個境界。第二,你要清楚你現在的心。比如說現在處在逆境,知道你處在逆境,但是心不被影響;你現在處在順境,知道處在順境,但是你的心不被影響;你知道這個人是善,你的心不被影響;你知道這個惡,心不被影響。注意,你們不可以說平等,然後對現象不清楚,這樣是會愚癡的。所謂平等的意思是:「我的心不被影響,但是我對現象、是非、善惡瞭若指掌。」這叫「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這是個很重要的觀念。很多人學佛,學到最後說:「啊,緣起性空啦,都是假的,都是夢。」有時候這句話你要真懂才能講,如果是口頭禪,講久了會變愚癡,也就是你對境界不清楚。前面講到寂照,照就是清清楚楚。所以我才說,哪有說修行人做什麼事情很笨?!清楚就不會笨。比如說你做事業,怎麼樣做才會成功?如果你不這樣做,就會失敗。任何的法,無論是出世間法還是世間法,都要清楚。再來,就是我們所講的世間法、出世間法也是假名,是為了鼓勵你們來學佛法,便做一個區格,說世間法有怎麼樣的障礙、怎麼樣的不究竟,所以你要來學佛法,到最後跟你講「一切法都是佛法」。但是講這句話你要講出所以然,很多的話是對的,但你不見得講得出來。就像我們昨天講平等要建立在不平等才是平等,不平等就是:「你清楚現象,所以才知道要怎麼樣去應對。」這不是理論,是你現在要去實踐。比如說,你現在一個人,你清楚你的內心,你不要說:「我心很亂,但說不出來。」你要詳細說明:「師父,我現在的內心很孤獨,很空虛、無助,我覺得很沒有安全感,覺得毫無依靠,我覺得我的內心沒有方向、沒有目標。」你可以一直觀察下去,但是你觀察時不要被孤獨打敗,不要被恐懼恐嚇。說起來不簡單,內心充滿恐懼,但是又不被恐懼所恐嚇。「恐懼是我心生的,然後又不被我的恐懼所恐懼。」那是什麼境界?你要知道,只要你能夠觀察得到的現象就叫做境。比如說你坐在我面前,我能夠觀察你,你就叫境;比如說我觀察這張桌子,這張桌子就叫境;我能夠觀察我的衣服,肉體也叫境;我還能夠觀察我的念頭,我的念頭還是叫境,統稱都叫境。當你的念頭起來,你知道它是什麼念,但不被你起的念頭所影響,這就叫修行。聽起來很清楚,回去做做看。知道它,〔無取捨〕,對好的感覺不要抓著不放,對生起的妄念或概念不要討厭它逃避它。〔無取捨〕的意思就是接受,徹底地接受,就是如實,如實面對它。一個人能夠徹底接受所有的境界,那個人才能夠明白什麼叫隨緣生活。隨緣生活不是刻意的,境界怎麼樣來,他就怎麼樣來,能夠接受,所以叫隨緣,這叫心法,就是《壇經》的心法。你抓住這四個字,按照這個心法一直修下去。
【以知五蘊法,】即是色法和心法。【及以蘊中我。】以為身心有個永恆不變的我。【外現眾色像,】外境所顯現的各種膚色形像。【一一音聲相。】以及種種聲音。【平等如夢幻,】所有的一切事情沒有一件不平等,沒有一件是對立的,真實是如此。如果真實你不懂,我就說:「這些都是夢,都不是真的,所以這些是平等的。」這樣講你就容易懂。重點就在這裡,你沒有深深去明白,去體會到它是夢幻,怎麼會平等呢?讚美你跟罵你,怎麼會覺得平等?讚美你跟罵你是夢境,自然就平等;逆境跟順境是夢幻,自然就平等;人家對你好不好是平等;你個人在修行打坐一樣,你感覺很好,是夢幻;今天修行修得不太好也是夢幻。我常說修行不是要感覺好,要感覺好躺在床上睡最好,沖三溫暖也很好,大家都聽你的話,對你畢恭畢敬感覺也很好,這樣不能夠開啟你的智慧,而是你迷失在陷阱中你不知道。在修行的過程當中要記住,要一直修下去,不管沿路風光多麼明媚,你也不可以停留在那裡看風光。比如說你開車的目的地是墾丁,中間有很多很美的風光,你的車子都不能夠停。車子只要停下來的那一刹那,嚴格講就是著魔。著魔的意思不是說一隻鬼跑出來攔你,只要你一執著,就是魔。所以在修行當中千萬不可以停留在任何一點。你在修行當中不會著魔,要有一個概念:「凡所有相皆是虛幻」,無論你修任何法門都一樣。有的人怕靜坐後會著魔,執著就是魔,不執著哪來的魔?我們一般比較會執著什麼?我們對不好的會怕,然後就跳出來;對好的反而會停在那邊。「我今天打坐,嘩,好舒服啊!」「我今天打坐,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這些都不是你打坐的重點。這是你的潛意識貪圖舒服,所以把這種舒服的感覺當成是你要的。打坐的目的是要讓你能夠去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讓你徹徹底底去明白你是誰,這叫「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壇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不起凡聖見。】六祖告訴你要有這樣的正見。〔凡聖〕這兩個字事實上就是叫你不要分別,你把所有的名詞代換進去,以此類推,所有對待的概念都是陷阱。
【不作涅槃想,】當你修行到一定程度,你也不可以說「我已經解脫了。」或「我已經證悟到什麼。」不需要。你看《金剛經》講得最清楚,從一開始不執著,一直到成佛那一刹那還是不執著。【二邊三際斷。】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這樣。〔二邊〕就是離開斷見、常見,〔三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就可以明白中道了。【常應諸根用,】這叫〔應〕對,面對所有的境界自然地應對。這〔根用〕就是六根,表面上講六根,事實上是心的意思。心去對應所有的境界,就像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去對應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就是你的身心去面對這個世界,所以這叫對應,簡稱叫應用。【而不起用想。】注意這個概念,幫助別人,你不要生起:「我在幫助別人。」在修行,不要生起:「我在修行。」在上班,不要生起:「我在上班。」否則真是辛苦。因為執著所以累,不執著就不累,這個指的是你的心的展現。【分別一切法,】這就是境界。前面指的是六根,指的是你的心,這裡是對〔一切〕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起分別想。】比如說:「我知道那個是善的,那個是惡的。」這叫〔分別一切法〕。但是你不要〔起分別想〕,你一想下去,嫉惡如仇就會出來。比如說這個是貧的,那個是富的,知道貧富的分別就好,但不要再想「富人命多好,窮人命不好。」簡單地講,無論是〔不起用想〕,還是〔不起分別想〕,事實上,〔想〕一定是從心想,只是一個講能觀的心,一個講所觀的境界。〔常應諸根用〕就是能觀的心,〔分別一切法〕就是所觀的境界,你看了這句話就會知道,它是中道。它不是空也不是有,它是同時的,這才叫做徹徹底底的不執著,這才是一個智者。
【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形容這個世界。就是說我們這個世界總有一天也會毀滅,叫做成住壞空。【真常寂滅樂,涅槃相如是。】形容一個人的定力,一個證悟的人,不因為世界毀滅而影響到他證悟常樂我淨。別人罵你境界很強,別人傷害你境界很強,但這個世界毀滅了這個境界最強,但是它對一個證悟的人還是沒有辦法影響。你說這是什麼意境?這個世界毀滅只不過是一場夢。我再繞回來,你就覺得這樣比較輕鬆,就好像這個茶杯破掉是一場夢,這個地球毀滅也是一場夢。我們有分別心,所以我們覺得那這個我能夠承受,但是那個我不能承受。大小還不是你的概念?強弱還不是你的感受?所以這句話是講一個真正證悟的人的境界,就是任何的境界再怎麼強烈再怎麼大,對他來講,都是如如不動,不被影響的,這才是大般涅槃的常樂我淨,這不是像你所講的坐在那邊坐很久。【吾今強言說,令汝捨邪見。】真理本來是不可以說的,「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因為你問我,所以我才勉強跟你說。【汝勿隨言解,】雖然六祖大師講的道理沒有錯,但那終究是六祖大師的境界,你還是要去修行。你不要以為聽我這樣講,你就以為自己懂了!所以要靠你修行。【許汝知少分。】再怎麼講都沒有辦法講到真相。你知道這種道理就好了,接著就要靠你去印證了。【志道聞偈大悟,踴躍作禮而退。】又一個開悟的!這個公案很重要,你要探討生命的問題,這個公案要好好地重複地看,重複地悟。我們迷失在哪裡?迷失在分別對待。你要用什麼方法去證悟?你要從今不取不捨。等到有一天你徹底地接受了,也代表你妄想分別的心止息了,就在止息的那一刹那,大般涅槃的境界就現前了。
新老怪
文章: 504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形容這個世界。就是說我們這個世界 總有一天也會毀滅,叫做成住壞空。【真常寂滅樂,涅槃相如是。】形容一個人的定力,一個證悟的人,不因為世界毀滅 而影響到他證悟常樂我淨。別人罵你境界很強,別人傷害你境界很強,但這個世界毀滅了 這個境界最強,但是它對一個證悟的人還是沒有辦法影響。你說這是什麼意境?這個世界毀滅 只不過是一場夢。我再繞回來,你就覺得這樣比較輕鬆,就好像這個茶杯破掉是一場夢,這個地球毀滅也是一場夢。我們有分別心,所以我們覺得那這個我能夠承受,但是那個我 不能承受。大小還不是你的概念?強弱還不是你的感受?所以這句話 是講一個真正證悟的人的境界,就是任何的境界再怎麼強烈再怎麼大,對他來講,都是如如不動,不被影響的,這才是大般涅槃的常樂我淨,這不是像你所講的坐在那邊坐很久。
【吾今強言說,令汝捨邪見。】真理本來是不可以說的,「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因為你問我,所以我才勉強跟你說。
【汝勿隨言解,】雖然六祖大師講的道理沒有錯,但那終究是六祖大師的境界,你還是要去修行。你不要以為聽我這樣講,你就以為自己懂了!所以要靠你修行。
【許汝知少分。】再怎麼講 都沒有辦法講到真相。你知道這種道理就好了,接著就要靠你去印證了。
【志道聞偈大悟,踴躍作禮而退。】又一個開悟的!這個公案很重要,你要探討生命的問題,這個公案要好好地重複地看,重複地悟。我們迷失在哪裡?迷失在分別對待。你要用什麼方法去證悟?你要從今不取不捨。等到有一天你徹底地接受了,也代表你妄想分別的心止息了,就在止息的那一刹那,大般涅槃的境界就現前了。
新老怪
文章: 504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大家討論一下何謂“因果”

俗語言: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當初我世尊 亦示有金槍馬麥之事,目健蓮尊者 還有蓮花色比丘尼 神通第一,亦是示現難逃業報!

達摩祖師血脈論
問曰:若不見性,唸佛、誦經、佈施、持戒、精進,廣興福利,得成佛否?
答曰:不得。
又問:因何不得?
答曰:有少法可得,是有為法,是因果、是受報、是輪回法,不免生死,何時得成佛道。成佛須是見性。若不見性,因果等語,是外道法。若是佛不習外道法。佛是無業人,無因果,但有少法可得,盡是謗佛,憑何得成?
但有住著一心一能一解一見,佛都不許。佛無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淨。諸法無修無證,無因無果。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惡,佛不精進,佛不懈怠,佛是無作人。但有住著心見佛,即不許也。佛者亦名法身,亦名本心,此心無形相,無因果,無筋骨,猶如虛空,取不得。不同質礙,不同外道。此心除如來一人能會,其餘眾生迷人不明了。

大家再看一則公案:
百丈和尚,凡參次有一老人常隨眾聽法,眾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師遂問:面前立者復是何人?老人雲:諾某甲非人也,於過去迦葉佛時 曾住此山。因學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某甲對雲:不落因果,五百生墮野狐身。
今請和尚代一轉語貴脫野狐。
遂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
師雲:不昧因果。
老人於言下大悟作禮雲:某甲已脫野狐身,住在山後。敢告和尚,乞依亡僧事例。
師令無維那白槌告眾,食後送亡僧。
大眾言議:一眾皆安涅槃堂,又無人病,何故如是?食後只見師領眾至山後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火葬。
師至晚上堂舉前因緣,黃檗便問:古人錯只對一轉語,墮五百生野狐身。轉轉不錯,合作個甚麼?
師雲:近前來與伊道。
黃檗遂近前 與師一掌,師拍手笑雲:將謂,胡須赤更有赤須胡。


言有因果--外道常見
撥無因果--斷滅外道
哪究竟“因果”是什麼東東?
歡迎大家各舒其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提醒:觀念不一時千萬莫吵架!
新老怪
文章: 504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咄!瞎眼漢!


回复隨順眾生師兄 所撰各位師兄,試一試黃龍三關。
隨順眾生:
黃龍室中有三關語,衲子少契其機者,脫有酬對,惟斂目危坐。殊無可否。延之扣之,黃龍曰:“已過關者,掉臂而去,從關吏問可否,此未透關者也。
黃龍禪師,室中常問僧曰:“人人盡有生緣,上座生緣在何處?”正當問答交鋒,卻复伸手曰:“我手何似佛手?”又問諸方參請宗師所得,卻复垂腳曰:“我腳何似驢腳?”三十餘年,示此三問,學者莫能契旨,天下叢林,目為三關。
師自頌曰:
“生緣有語人皆識,水母何嘗離得蝦。但見日頭東邊上,誰能更吃趙州茶。
我手佛手兼舉,禪人直下薦取。不動干戈道出,當處超佛越祖。
我腳驢腳並行,步步踏著無生。直待雲開日現,方知此道縱橫。”
總頌曰:“生緣斷處伸驢腳,驢腳伸時佛手開。為報五湖參學者,三關一一透將來。”
黃龍三關:
1、人人盡有生緣,上座生緣在何處?
2、我手何似佛手?
3、我腳何似驢腳?



法無: 黃龍三關:
1、人人盡有生緣,上座生緣在何處?
答: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2、我手何似佛手?
答: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3、我腳何似驢腳?
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隨順眾生:看來是沒有人來了。

黃龍室中有三關語,衲子少契其機者,脫有酬對,惟斂目危坐。殊無可否。延之扣之,黃龍曰:“已過關者,掉臂而去,從關吏問可否,此未透關者也。過關者,無需印證,未過者,無需再問,所謂悟者自悟,迷者自迷。但是需要說明,過關與否,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一個人是否悟道,不在於是否過了三關。

黃龍三關 是黃龍慧南接引後學的手段,只是其中技巧 與別的祖師大德不同而已。
黃龍三關 無需考慮太多的周圍情景狀況,即可施行,而且也不是單單只此三句話,而是在與人討論過程中突然冒出提問,被提問者要過關必須馬上過關,思維則不中用,更不可反問自漏馬腳。
(法無老滑頭,你第一個問題出語即錯,你若答“我在上網弘法,感覺很好。”我也不能說什麼。弄了一個“騎驢看唱本——走著瞧”,讓明眼人笑話,而且人家問方 還沒提驢子呢。另外兩個問題我就不說了,免得黃龍老頭不高興。)被提問者只見當前問題,頭腦中根本就沒有可聯繫的後面之問題的概念。三個提問分別插在討論話語中間,讓人防不勝防。

對這三關,後來黃龍慧南自己也作了三首自頌作為相應的註解。
其一曰:
生緣有語人皆識,水母何曾離得蝦?
但見日頭東畔上,誰人更吃趙州茶?
其二曰:
我手佛手兼舉,禪人直下薦取。
不動干戈道出,當處超佛越祖。
其三曰:
我腳驢腳並行、步步踏著無生。
會得云收日卷;方知此道縱橫。
總頌曰:
生緣斷處伸驢腳,驢腳伸時佛手開。
為報五湖禪學者,三關一一透將來。
至於每個人的回答是否和黃龍對機,那就自己去和黃龍慧南的三首自頌對照一下即可。
胡說一通,只供參考,對與錯,過與否不必在意。言多必失,不再作答,見諒。哈哈哈!免得讓法無老滑頭抓住話柄。
還有哪位師兄有興趣?



法無:
兄弟,你快把老夫肚皮笑破了!
一上來你把法無蒙了一跳,哈哈!哈哈!哈哈哈!

《大德言:黃龍三關無需考慮太多的周圍情景狀況,即可施行,而且也不是單單只此三句話,而是在與人討論過程中突然冒出提問,被提問者要過關必須馬上過關,思維則不中用,更不可反問自漏馬腳。》

一法不立,只是死水中鱉;一法不廢,方是活水里龍。識末後者,必起大機;行向上者,定發大用。禪宗真正超然物外、特立獨行處,一在入門之不拘一格,更在末後、向上所起之機用。
禪門機用 雖理盡千端,事容萬物,但真正出彩,真正使人扼腕嘆服的,主要表現在臨濟四賓主句中的主驗主與主驗賓兩句。所謂賓主,是明眼人與瞎眼人之意:
主驗主,乃兩個明眼人 相互切磋技藝;
主驗賓,為明眼人勘驗調教瞎眼漢。
主驗主,如二人下棋。能夠看出對方落子是何目的,裡邊都藏了 些什麼陰險招數,這就是“機”。
但光識對方招數不夠,欲破其敵,還要發出自己的精妙之招,這個應對之招即是“用”。
主驗賓,如醫生診治。能看出病人得的是什麼疑難雜症,是為“機”;
能夠給人對症下藥,醫好他的病,是為“用”。
在臨機的應用上,知道何時該放何時該收,知道何時應為主何時應做賓,知道何種人 該棒何種人該哄,這是機;能夠恰當地 把握收放的時機,能夠自如地移賓換主棄主為賓,能夠適時地打出棒子送出糖果,這是用。
所以說,機為體,用為表;機為枝幹,用為花果。
發後得智者,皆是得機在先,起用在後:
得機者未必得用,得用者必已得機,如是把脈,方能窺古人機之端,識古人用之跡。
"至於每個人的回答 是否和黃龍對機,那就自己去和黃龍慧南的三首自頌對照一下即可。"

試看對這三關,後來黃龍慧南自己也作了三首自頌作為相應的註解。
其一曰:
生緣有語人皆識,水母何曾離得蝦?
但見日頭東畔上,誰人更吃趙州茶?
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勘破了也!正是水母何曾離得蝦?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父母所生口,終不為汝說!”一句話噎死你,叫你小子沒有再開口處!

其二曰:
我手佛手兼舉,禪人直下薦取。
不動干戈道出,當處超佛越祖。
老賊,我識得你也!一句“但盡凡心,不求聖解”,即已攝盡其事,更教阿爺向何處開口去?
即以識破,何勞再言?故答: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其三曰:
我腳驢腳並行、步步踏著無生。
會得云收日卷;方知此道縱橫。今天讓你踏一腳屎!正是老夫陰損處!

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一語道破野狐事,不叫多聞浮出水!
至此人贓並獲,大可具款結案


總頌曰:
生緣斷處伸驢腳,驢腳伸時佛手開。
為報五湖禪學者,三關一一透將來。

總頌曰:
饅頭當餅吃,飽了尚未休。
繞佛三千匝,驢子轉石頭。

禪分五家,雲門、法眼皆擅截流。雲門的“顧、鑑、咦”惜字如金,常使人摸不著頭腦,妙在一個玄字。
法眼好移位,常以問作答,直教人張口結舌,妙在一個巧字。
如有僧問法眼:“慧超諮和尚,如何是佛?”
法眼雲:“汝是慧超。”你問我如何是佛,我卻知道你是慧超!法眼非是不知何者是佛,在那個時代,能出去行腳參訪的,都不是一般人物,人人肚裡的佛法知識、知見皆高如山、深似海,若只在言句上下語,則如馬放南山,再難撥轉。所以法眼一句“汝是慧超”,當下截流,真乃暢快!如果誰要把這話 理解成“你慧超而今能聽能說那個即是佛”,那可就屈死法眼了。

古人臨機詆對,之所以要常以拂子、驢腳、末後句作文章,就是要看你的心 是不是真的空淨,真的透脫。只有向這裡著眼,才知他古人奇言奇語,句句透著本份;若棒若喝,著著不離那般!“倘稍涉趣向,略有取捨,便成滯礙”,便成今日心意之礙,便為日後解脫之障。

以全禪者為例,就憑他當日之牽纏掛礙,臨終定然無法自做自主,去留自在。大士呵他:“汝恁麼稱禪客,閻老子未放汝在!”乃真實警策之語,絕非沒事鬥嘴皮子,這可是有諸多鮮活的事例 以為佐證的。如是之言,現今那些藥水汞、蛤蟆禪聽了,難道不應深自警悟乎?!

至於各家風格之異,施設之差,全是自然而成,並無半分造作。所謂同機而不同用,異用而本同機。
昔年洞山參溈山,問曰:“頃聞南陽忠國師有無情說法話,某甲未究其微。”
溈曰:“我這裡也有,只是罕遇其人。”
師曰:“某甲未明,乞師指示。”
溈豎起拂子曰:“會麼?”
師曰:“不會,請和尚說。”
溈曰:“父母所生口,終不為子說。此去澧陵攸縣有云岩道人,若能撥風瞻草,必為子之所重。”
後洞山果於雲巖處發明斯旨,溈山之機用豈在雲巖之下耶?
圓悟當初不明內中細事,錯把“臨濟用事”做實有,去照貓畫虎,礙滯於心,實為大錯!真得大用,未必時時皆是棒喝,人人盡逞機關。

五祖演,宋代臨濟之高人也,幾番答三佛之話 未嘗不落道理處。雖落道理處,卻又句句盡歸三句,三句總歸一句。欲知如何是那一句,參!!!
新老怪
文章: 504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一針見血論逍遙

敗將不可言勇!哈哈!縱饒瞎子 也看出點門道!
大德,你去相邀幾位高人,某甲放出一句狂話!以一對三!若對不上,立辭龍頭大棒,轉請有德菏擔!若非,哼哼!只恐有來的無去得!也好識得 何謂船子和尚 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以免白日青天,夢中說夢,捏怪捏怪,誑呼一眾!正憑麼時,也好識機鋒險峻,鬍子無須。劍刃上行,冰棱上走,方的得一棒一條痕。

機鋒者,乃具眼宗師,勘驗學者 見地工用之造詣。如上陣交鋒,短兵相接,當機不讓,犀利無比。乃至揚眉瞬目,行棒行喝,皆有深意存焉。所謂言思即錯,擬議即乖!若言詮實法,已是刻舟求劍,吠影掠虛,若逢臨濟,必棒下無生矣。
逍遙,莫執不二。何故?不二亦是二!施設機鋒,誠如陷阱機關,觸著便喪身失命,非易事也。祖師權試接引,如鋒刃切器,機在斬斷意識情根,令透脫根塵,發明心地。恰如“一聲霹靂頂門開”!南泉曰:“心如枯木,始有少許相應。”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何故?言前薦得,終是滯殼迷封,句後精通,猶复觸途成滯!禪門古德機用,大都出言雋永,不同凡響!而當今言機鋒者,往往預先構思,編出奇特言句,以當機用者,斯則陋矣!。

思而知,慮而得,乃鬼家活計。應機接物,語語皆從自己心中實相 天然流出,如佛說一大藏教,皆為應機而說,亦即為佛之機鋒轉語也。一悟一切悟故!悟則靈辯 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所謂掣電之機,不勞佇思!應機接物,語語皆從實相天然流出,豈可妄加意識卜度之詞哉!古德曾云:“言思即錯,擬議即乖。”“思而知,慮而得,乃鬼家活計。”

六祖不識一字,悟後般若偈頌 隨意脫口而出,句句工整,字字玄機。亦是賣弄文才,譁眾取寵之語言文字禪耶?此乃無相般若辯才三昧,無師之智哉!尤勝預先構思,編出奇特言句,用以當機用者千萬倍!何況滯言句、覓解會、掉棒打月、隔靴爬癢。與宗門卻又有甚交涉?

爾不聞五祖門下七百弟子,唯盧行者不會佛法?爾不聞黃檗言 馬大師足下 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 具眼者不出八九,爾不聞南嶽懷讓 學禪黃梅經八載,方有省。執侍六祖左右一十五載,日臻玄奧,爾不聞馬祖參學十秋,徹透全底,爾不聞趙州八十猶在行腳。

爾習些知見禪,半瓶醋尚不滿,高說也就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之一入處,與如則監院 丙丁童子來求火,有何不同?便謂明師高徒,目空一切,尾巴翹上天。上述諸聖 還不如你麼?曾聞西天第二十七代祖師般若多羅言,汝足下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未聞末法正眼宗門 當出逍遙祖師 拔盡天下老和尚舌頭,豈不怪哉?
昔雲棲大師云:歷一生大徹大悟見性成佛者 皆大權示現,等覺再來,縱有一個半個 亦具足五世帝王之福報,八朝相宰之學究,方能承辦。永明智者凡夫耶?龍樹馬鳴凡夫耶?逍遙聖人耶?爾莫多情,縱爾大徹大悟,凡夫地上 見與佛齊,二執未斷,見思未除,捫心自問 生死來時作的了主麼?
子不聞:從他門入非是家珍麼?師與汝何干?貽笑方家。即師真與汝印證,子見如此,師焉能高。只一個功高我慢 便是修道大忌,所謂我慢高山,不留德水。不如回爐熔煉,看師爺如何打爾屁股。有即有,無即無,若肚裡有貨 何不舉平生之所學請個話頭?何必東覷西覤,與悶頭蘿蔔相似,三腳踹不出一屁,只持面上宗言名句,翻來覆去,七狡八賴,略無忌憚。全不識羞。吃幾碗乾飯 自己曉得,何必強稱口舌?此等伎倆若在教下騙個供養 混個吃喝尚可,宗門嚴峻,具眼者那揉的纖毫灰塵?當頭一棒,

切記:拈花凡夫,逍遙亦凡夫也,無非以生滅之言辭,辯無常之俗諦,戲論也!假一四天下眾生具如大智舍利弗,共同測佛智,亦無有是處。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縱牙如劍樹,口似血盆,向言外知歸,方有少分相應。於一毫頭上透得,放大光明,七縱八橫,於法自在自由,信手拈來 無有不是。當知生死 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 平等不壞。當知菩薩 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待汝參的一絲不掛,片瓦全無,得個大休大歇處 再來相辯。

吾示汝 大乘一法,參得方有些許修道份,不得入 只恐知見海中 又枉死一條蝦鱉。若逍遙 不斷淫怒痴,亦不與俱:不壞於身,而隨一相;不滅癡愛,起於解脫,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不見四諦,非不見諦;非得果,非不得果;非凡夫,非離凡夫法;非聖人,非不聖人;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乃可入道。若爾不見佛,不聞法,彼外道六師,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師所墮,汝亦隨墮,乃可入道。若爾入諸邪見,不到彼岸,住於八難,不得無難。同於煩惱,離清淨法,汝得無諍昧,一切眾生亦得是定。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於一切眾生 而有怨心,謗諸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汝若如是,乃可入道,只恐爾不會。

自古宗德 謙謙若水,那似爾 嘰嘰喳喳,大增上慢?又言當年 有個入處。切莫學如則監院丙丁童子來求火,恐爾錯會,笑掉大牙。設使向聲前辨得,截斷天下人舌頭,亦未是性懆漢。所以道,天不能蓋,地不能載,虛空不能容,日月不能照,無佛處獨稱尊,始較些子。其或未然,於一毫頭上透得,放大光明,七縱八橫,於法自在自由,信手拈來 無有不是。且道得個什麼,如此奇特。高旻傳臨濟正宗,有啐啄同時底機,具啐啄同時底用,方能如此答話。超聲越色,得大自在,縱奪臨時,殺活在我,不妨奇特。不知古人,凡垂示一言半句,如擊石火似閃電光,直下撥開一條正路。後人只管去言句上,作解會道,慧超便是佛,有者道,大似騎牛覓牛。有者道,問處便是。有什麼交涉。若恁麼會去,不惟辜負自己,亦乃深屈古人。 若要見他全機,除非是一棒打不回頭底漢,牙如劍樹,口似血盆,向言外知歸,方有少分相應。若一一作情解,盡大地是滅胡種族底漢,只如超禪客於此悟去,也是他尋常管帶參究。所以一言之下,如桶底脫相似。切切,切切。

事隔十年,橛棒如故,自稱禪德,褒貶諸方,諍心未止,我見難除,抑何可嘆!
新老怪
文章: 504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汝將謂別有? -簡答一下法無師兄

淨土蓮開:
宗教圓融,枝葉相輔.宗門重頓悟,一超直入,不歷階級.教下講漸修,循序漸進,歷階而上.至於終極目標,則並無二至.所謂殊途同歸.只是宗門 更直截了當,不要序曲和引子而已.
故此經教宗 自然相互交融,世尊在經教中的法語,和祖師在宗門中的開示,同源共本一脈相承.經教中所說:緣所遺者, 不汝還者.既是宗門所講之明心見性 所欲了了見者.故此宗門中 開悟之後,必會有合於經教之所見.淨土宗成就之後 要見自性彌陀,宗門中對此 是如何論述的? 不同的宗門 有不同的名義,然名義雖然不同,所講卻是一事.臨濟宗開悟後 要見"無位真人",雲門宗則稱之為"寶",所謂"我有一寶,密在形山".曹洞宗則將其稱為"至尊",所謂"金殿重重顯至尊".
假如有一天,你心開悟解,恍然明白了 什麼是:緣所遺者 不汝還者 自性彌陀 無位真人 寶 金殿至尊 目前文殊 重閣彌勒...... 了了分明 如晝觀色,恭喜 你開悟了!勇於承當既是.否則,尚在路途,仍須努力.
汝將謂別有?這個問題需要問自己.我真的見到了嗎?---徹者無疑意!
彈指一聲,樓閣門開
善財童子,參五十三員善知識,最後,來到彌勒樓閣前,見樓閣門閉,於是,善財童子便瞻仰讚歎,彌勒從別處來,善財童子作禮,向彌勒請求道:“願樓閣門開,令我得入。”這時,彌勒來到善財童子麵前,彈指一聲,樓閣門開。善財入已,閣門即閉,見百千萬億樓閣,一一樓閣內,有一彌勒,領諸眷屬,並一善財,立於其前。

此公案就是在考問你 是否真的得見"重閣彌勒",不是一句末後轉語 所能了結的!設使我們捫心自問不能得見,那就需要我輩 取法於善財童子,精進參祥!
在此恭祝諸位師兄四季吉祥!

般若行者:
讚歎淨土蓮開師兄善說!
本來還想再發帖討論“如來禪與祖師禪”的,見師兄這一貼已論述透徹了。學人儘管依指探月。
若返過頭 來研究如來和祖師們的指月,到底是用中指、食指、五指齊用,抑或用樹枝、竹杖、草鞋指呢?如此豈不本末倒置?
世尊弟子有不念“彌陀”,只念“笤帚”也照樣開悟見性的。可見“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只是眾生根性有別。但是最終“惟以佛乘得滅度,無有餘乘”。
呵呵!依舊是門外漢,說門外話。


法無:
汝將謂別有?
諸兄弟家,近有一些大善知識 教汝參禪打坐,可了生死,又讓汝三關頓漸,逐次修正!今日某甲卻要揭去腦蓋,露出眼睛!只讓你曉得 何謂宗門中了無門戶可出入,亦無階級可攀升。
大德,與我正法眼宗里 爾有生死可了麼?有性可見麼?有三關頓漸,逐次修正麼?
但凡有纖毫得入 即是外道生滅法!更有年少寡恥者,妄自尊大,目視雲漢,呵斥諸方,大肆咆哮!爭持見性言句,高聲大語,全無忌憚,爾不過 是有個入處而已!卻道,參破勞關,也好有個消息在!咄!門外漢!
恁麼說話 無事生非!若透不得此處,即是辜負先聖,又是辜負己靈!正所謂涅槃心易曉,差別智難明!爾不聞法眼文益案中 僧問如何是沙門所重處?師云:若有纖毫所重,即不名沙門。切莫強添些許註腳!
大似頭上安頭!不是某甲饒舌,只是諸佛多口,四十九年無言說,立的三藏十二部佛法 又令無數千百代兒孫被這些閒繩索絆倒,多少劫未得頭出。似這等無上菩提,明心見性 又有多少錯認底。正所謂:一句涅磐菩提路,迷殺幾多見性人!若是利根明眼,才見舉明,便知落處。不問見性!不問解脫!不問涅磐!
玄沙道:無門解脫之門,無意道人之意。 若真會的,須腳跟立定,將平生所悟所學 一切佛法,參禪境界,無量三昧,只一併掃卻,統統丟到陰溝裡去,從此更莫沾染。若此,方有些許修道份,若不得入 只恐知見海中 又枉死幾多蝦鱉。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縱然大智若愚,伶牙俐齒,若向語外知歸,自有少分相應。偶於一毫頭上透得,自然放大光明,遊戲自在!於法通徹,隨手拈來何有不是?
cyc320
文章: 2463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cyc320 »

但有住著一心一能一解一見,佛都不許。佛無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淨。諸法無修無證,無因無果。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惡,佛不精進,佛不懈怠,佛是無作人。但有住著心見佛,即不許也。佛者亦名法身,亦名本心,此心無形相,無因果,無筋骨,猶如虛空,取不得。不同質礙,不同外道。此心除如來一人能會,其餘眾生迷人不明了。

個人解讀請參考,但有住著一心一能一解一見,佛都不許。佛無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淨。諸法無修無證,無因無果。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惡,佛不精進,佛不懈怠,佛是無作人。但有住著心見佛,即不許也。 (明心見性、金槍馬麥之事 為共業)。 佛者福、慧兩足尊,以法為身是名本心,此心無形相,
若無因果,無筋骨,猶如虛空,取不得。不同質礙,不同外道。此心除如來一人能會,其餘眾生迷人不明了,

是說 佛者猶如虛空,其心量無窮盡亦不執著,身處在世間,自在無礙,唯 佛能作到。
電火
文章: 2163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電火 »

新老怪 寫: 週三 12月 08, 2021 9:52 am 一針見血論逍遙

敗將不可言勇!哈哈!縱饒瞎子 也看出點門道!
大德,你去相邀幾位高人,某甲放出一句狂話!以一對三!若對不上,立辭龍頭大棒,轉請有德菏擔!若非,哼哼!只恐有來的無去得!也好識得 何謂船子和尚 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以免白日青天,夢中說夢,捏怪捏怪,誑呼一眾!正憑麼時,也好識機鋒險峻,鬍子無須。劍刃上行,冰棱上走,方的得一棒一條痕。

機鋒者,乃具眼宗師,勘驗學者 見地工用之造詣。如上陣交鋒,短兵相接,當機不讓,犀利無比。乃至揚眉瞬目,行棒行喝,皆有深意存焉。所謂言思即錯,擬議即乖!若言詮實法,已是刻舟求劍,吠影掠虛,若逢臨濟,必棒下無生矣。
逍遙,莫執不二。何故?不二亦是二!施設機鋒,誠如陷阱機關,觸著便喪身失命,非易事也。祖師權試接引,如鋒刃切器,機在斬斷意識情根,令透脫根塵,發明心地。恰如“一聲霹靂頂門開”!南泉曰:“心如枯木,始有少許相應。”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何故?言前薦得,終是滯殼迷封,句後精通,猶复觸途成滯!禪門古德機用,大都出言雋永,不同凡響!而當今言機鋒者,往往預先構思,編出奇特言句,以當機用者,斯則陋矣!。

思而知,慮而得,乃鬼家活計。應機接物,語語皆從自己心中實相 天然流出,如佛說一大藏教,皆為應機而說,亦即為佛之機鋒轉語也。一悟一切悟故!悟則靈辯 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所謂掣電之機,不勞佇思!應機接物,語語皆從實相天然流出,豈可妄加意識卜度之詞哉!古德曾云:“言思即錯,擬議即乖。”“思而知,慮而得,乃鬼家活計。”

六祖不識一字,悟後般若偈頌 隨意脫口而出,句句工整,字字玄機。亦是賣弄文才,譁眾取寵之語言文字禪耶?此乃無相般若辯才三昧,無師之智哉!尤勝預先構思,編出奇特言句,用以當機用者千萬倍!何況滯言句、覓解會、掉棒打月、隔靴爬癢。與宗門卻又有甚交涉?

爾不聞五祖門下七百弟子,唯盧行者不會佛法?爾不聞黃檗言 馬大師足下 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 具眼者不出八九,爾不聞南嶽懷讓 學禪黃梅經八載,方有省。執侍六祖左右一十五載,日臻玄奧,爾不聞馬祖參學十秋,徹透全底,爾不聞趙州八十猶在行腳。

爾習些知見禪,半瓶醋尚不滿,高說也就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之一入處,與如則監院 丙丁童子來求火,有何不同?便謂明師高徒,目空一切,尾巴翹上天。上述諸聖 還不如你麼?曾聞西天第二十七代祖師般若多羅言,汝足下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未聞末法正眼宗門 當出逍遙祖師 拔盡天下老和尚舌頭,豈不怪哉?
昔雲棲大師云:歷一生大徹大悟見性成佛者 皆大權示現,等覺再來,縱有一個半個 亦具足五世帝王之福報,八朝相宰之學究,方能承辦。永明智者凡夫耶?龍樹馬鳴凡夫耶?逍遙聖人耶?爾莫多情,縱爾大徹大悟,凡夫地上 見與佛齊,二執未斷,見思未除,捫心自問 生死來時作的了主麼?
子不聞:從他門入非是家珍麼?師與汝何干?貽笑方家。即師真與汝印證,子見如此,師焉能高。只一個功高我慢 便是修道大忌,所謂我慢高山,不留德水。不如回爐熔煉,看師爺如何打爾屁股。有即有,無即無,若肚裡有貨 何不舉平生之所學請個話頭?何必東覷西覤,與悶頭蘿蔔相似,三腳踹不出一屁,只持面上宗言名句,翻來覆去,七狡八賴,略無忌憚。全不識羞。吃幾碗乾飯 自己曉得,何必強稱口舌?此等伎倆若在教下騙個供養 混個吃喝尚可,宗門嚴峻,具眼者那揉的纖毫灰塵?當頭一棒,

切記:拈花凡夫,逍遙亦凡夫也,無非以生滅之言辭,辯無常之俗諦,戲論也!假一四天下眾生具如大智舍利弗,共同測佛智,亦無有是處。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縱牙如劍樹,口似血盆,向言外知歸,方有少分相應。於一毫頭上透得,放大光明,七縱八橫,於法自在自由,信手拈來 無有不是。當知生死 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 平等不壞。當知菩薩 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待汝參的一絲不掛,片瓦全無,得個大休大歇處 再來相辯。

吾示汝 大乘一法,參得方有些許修道份,不得入 只恐知見海中 又枉死一條蝦鱉。若逍遙 不斷淫怒痴,亦不與俱:不壞於身,而隨一相;不滅癡愛,起於解脫,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不見四諦,非不見諦;非得果,非不得果;非凡夫,非離凡夫法;非聖人,非不聖人;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乃可入道。若爾不見佛,不聞法,彼外道六師,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師所墮,汝亦隨墮,乃可入道。若爾入諸邪見,不到彼岸,住於八難,不得無難。同於煩惱,離清淨法,汝得無諍昧,一切眾生亦得是定。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於一切眾生 而有怨心,謗諸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汝若如是,乃可入道,只恐爾不會。

自古宗德 謙謙若水,那似爾 嘰嘰喳喳,大增上慢?又言當年 有個入處。切莫學如則監院丙丁童子來求火,恐爾錯會,笑掉大牙。設使向聲前辨得,截斷天下人舌頭,亦未是性懆漢。所以道,天不能蓋,地不能載,虛空不能容,日月不能照,無佛處獨稱尊,始較些子。其或未然,於一毫頭上透得,放大光明,七縱八橫,於法自在自由,信手拈來 無有不是。且道得個什麼,如此奇特。高旻傳臨濟正宗,有啐啄同時底機,具啐啄同時底用,方能如此答話。超聲越色,得大自在,縱奪臨時,殺活在我,不妨奇特。不知古人,凡垂示一言半句,如擊石火似閃電光,直下撥開一條正路。後人只管去言句上,作解會道,慧超便是佛,有者道,大似騎牛覓牛。有者道,問處便是。有什麼交涉。若恁麼會去,不惟辜負自己,亦乃深屈古人。 若要見他全機,除非是一棒打不回頭底漢,牙如劍樹,口似血盆,向言外知歸,方有少分相應。若一一作情解,盡大地是滅胡種族底漢,只如超禪客於此悟去,也是他尋常管帶參究。所以一言之下,如桶底脫相似。切切,切切。

事隔十年,橛棒如故,自稱禪德,褒貶諸方,諍心未止,我見難除,抑何可嘆!
諸位禪德
上文確實說到幾位:
“牙如劍樹,口似血盆”倒吃甘蔗
“啐啄同時底用”草螟弄雞公
“悶頭蘿蔔”原來會走
“慧超”黃龍禪師
“老和尚舌頭”卡通小甜甜
“一針見血”深深海底行
“足下出一馬駒”赤兔馬
“眼光曉了前境”雲門
================
唯筆者自稱龍頭大棒
卻不是禪德
卓地拄杖
方稱禪德
電火
文章: 2163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電火 »

老怪兄:
自稱”龍頭大棒”的是何方神聖?
不妨介紹一下讓大家敬仰
講的口沫橫飛.辭藻華麗
卻是鸚鵡學語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