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佛釋迦如來 應化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百千誓願,無量行門,只為眾生能夠開、示、悟、入佛知見,以期了生脫死,成就無上究竟正等大覺也!至於說到一大教的根本意趣,雖廣宣則有洋洋灑灑之三藏十二部,實際歸納起來 卻皆不出見地與行履二門。
宗下於見修之事相 常用三關以為之喻,以明根本為初關,以盡凡情為重關,以了余習為牢關。三關與見地、行履名雖有異,而理實無殊。初關破無明,重關掃情見,其重心皆在於見地。至於末後牢關,因其已入分證位,則專於事修,故惟論行履而已。在見地與行履二者中,以前者為根本,這就好比我們行路時 先得認清方向,知道要去的目的地 在何方所。方向如若正確,即使遠隔千山萬水 亦早晚可至;方向如果錯誤,就算近在咫尺 亦遠似天涯。熟讀過禪宗語錄和公案的人 往往都有這樣一個體會,那就是禪宗的重心和精髓都在其見地當中。就像溈山語於仰山:吾“只貴子見地,不論子行履。”見地正確的人,行履自然不會走錯。所以三關 其實重在前兩關,破重關又叫會“末後句”,悟後的人假如還在四方行腳,一定為的是這末後一句。只有會得末後一句,才可以罷參了手,才真正有資格歸家穩坐。
三關之事 初機行人每每難以理解:既然說是已經悟了,為何又要說二說三?因為我人一者於所悟之理會有徹與不徹之別,二者理之與事之證得 常有遲速之不同。至於前人雖亦曾多有 否定三關存在者,那是由於古人與今人根基有別,人家往往能夠於一悟之下“乘悟並銷”,而我們大多 需於明心之後“因次第盡”。於古人大可不必歷經三關 而歸家穩坐,於今人很難頓超直入 而罷參了手。
也許有人會問:三關之理 我已略微明白,其具體的界定 又應該如何區分?餘以為,既然破初關者 乃在於破根本無明,破重關者在於掃盡情見,透牢關者 在於除盡餘習,其內在的證量與表現 也自當有所不同。初關前的人 因為根本無明尚在,其特點就是“什麼都不真懂,什麼都不真的明白”。此時即便經論學得再多,道理研究得再透,也只是說食數寶,全無半分真實受用。及至豁開初關 打破無明,真心已現根本已明,有如阿里巴巴 打開了強盜的寶庫,無盡寶藏 盡呈眼前,內心的感受 實在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矣!此時的特點是亦明得經論、亦透得公案、亦下得轉語,不過雖然說亦說得,道亦道得,卻終究未徹,只為伊心中尚有幾分未穩在!
各位切莫小看這個“未穩”,只要其猶有一分在,即是重關面前徘徊人!我人若於破得初關之後 並未就此歇手,而是日日牽掛、時時提斯,於無意之中觸著、碰著,忽然踏破末後一著,方知古人果然無妄語,方真正得個自在逍遙去也!若有人忽然出來問曰:徹了以後又如何?豈不聞經上道“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此時無明破盡,一切相似的、分別的、對待的情見 俱已打破,當真是風息樹靜,水清河晏,獅子縱然口大能吞巨像,也再無甚道理 可以道與諸君。如硬要道出個來由,也只好強名之曰――此後也只是做個無事人而已。
有關三關的話題 我在以前的拈提中 曾經簡單談過,近日重讀《禪宗經典精華》上面清雍正帝 所作的“御製總序”一文,因見其於三關之界定 與參禪所存在的種種誤區言之甚詳,故將其中的相關文字摘錄於後,以饗未曾目睹過該文的網友:
“夫學人初登解脫之門,咋解業系之苦,覺山河大地 十方虛空,並皆消隕,不為從上古錐舌頭所瞞,識得現在七尺之軀 不過地水火風,自然徹底清淨,不掛一絲,是則名為初步破參。前後際斷者,破本參後,乃知山者山,河者河,大地者大地,十方虛空者 十方虛空,地水火風者 地水火風。乃至無明者無明,煩惱者煩惱,色聲香味觸法者 色聲香味觸法,盡是本分,皆是菩提,無一物非我身,無一物是我己。境智融通,色空無礙,獲大自在,常住不動,是則名為透重關,名為大死大活者。
“透重關後,家舍即在途中,途中不離家舍。明頭也合,暗頭也合;寂即是照,照即是寂。行斯住斯,體斯用斯,空斯有斯,古斯今斯,無生故長生,無滅故不滅。如斯惺惺行履,無明執著 自然脫落,方能踏末後一關。雖云透三關,而實無透者,不過如來如是,我亦如是。從茲方修無修、證無證,妙覺普明,圓照法界。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大中現小,小中現大,坐微塵裡,轉大法輪,於一豪端現寶王剎,救拔眾生,利用無盡,佛佛祖祖皆為此一大事因緣 出現於世。達摩西來,歷代傳授,古德傳燈,無盡光中,大圓鏡裡,日往月來,以至於今。
“雖然廣大法門,凡聖並託,華嚴香海,細巨同歸,得骨髓者固多,如麻似栗者何限?去聖時遠,魔外益繁,不達佛心,妄參祖席,金山泥封,慧日遮蔽,約其訛niu,
亦有三端:
“其上者,才見根塵互動,法界相生,意識紛飛,無非幻妄,頓生歡喜,謂是真常,休去歇去,以空為空。不知性海無邊,化城無住,果能見性,當下無心。心既見空,即未見性,於是形同槁木,心等死灰,萬有到前,一空不敵,縱能坐亡立脫,仍是業識精魂。況乃固執斷見,必至變作狂華。謂因果之皆空,恣猖狂而不返,豈非一妄在心,恒沙生滅,能不造生死業,斷菩提根?
“又其下者,見得個昭昭靈靈,便謂是無位真人,面門出入。揚眉吮目,豎指擎拳,作識神之活計,張日下之孤燈,寶魚目為明珠,覓旃檀於糞土。噙著鐵丸,口稱玉液,到得臘月歲除盡時,方知依舊是個茫茫無據。
“又其下者,從經教語錄中 掛取葛藤,從諸方舉揚處 拾人涕唾。發狂亂之知見,翳於自心;立向上之色聲,作為實法。向真如境上 鼓動心機。魔形難掩,遁歸圓相之中;解路莫通,躲向藤條之下。情塵積滯,識浪奔催,瞞己瞞人,欺心欺佛,全是為名為利,卻來說玄說妙。盲驢牽盲驢,沿磨盤而繞轉;痴夢證痴夢,拈漆桶為瓣香。是則循覺路而撲火爐,能不由善因招惡果?如是三者,實繁有徒,宗旨不明,沉淪浩劫矣!”
雍正在當親王的時候,曾經在章嘉活佛的指導下,歷經三次發悟 而徹悟禪機。作為禪宗歷史上 一個著名的開悟的皇帝,雍正對於宗門之見地與行履 確其獨到的見解與心得,在有清一代之禪德中 亦可名列於翹楚之輩。讀完上述文字 可以使我們對於宗下所謂的三關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參禪、悟道到底存在哪些誤區,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我之所以引用這篇文章,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 許多學人 確實存在文中所列舉的種種問題,如果不細心求證,詳加甄別,其對己對人的消極影響 是不言而喻的。為了方便大家了解 怎樣才能會取末後一句,按照以前的規矩 我分別舉出古人和今人的一則公案,算作對大家的供養。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7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公案一:
師至白雲,舉僧問南泉摩尼珠話請問,雲叱之,師領悟,
獻機投偈曰:
山前一片閒天地,叉手叮嚀問祖翁。
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
雲特印可,令掌堂磨事。
一日,有僧見磨轉,遽指以問師曰:“此神通耶?法爾耶?”師褰衣旋磨一匝,僧無語。
未幾,雲至,語師曰:“有數禪客自廬山來,皆有悟入處。教伊說亦說得來由,舉因緣問伊亦明得,教伊下語亦下得,只是未在。”
師於是大疑,私自計曰:“既悟了,說亦說得,明亦明得,如何卻未在?”
遂參究累日,忽然省悟,從前寶昔一時放下,走見白雲。
雲為手舞足蹈,師亦一笑而已。
師后曰:“吾因茲出一身白汗,便明得下半載清風。”
公案中的“師”是北宋年間的著名禪宿 五祖演和尚,“白雲”是他的師父白雲守端禪師。
五祖演是宋代臨濟宗的巨挈,曾培育出“三佛”等享譽後世的弟子,在老人講解公案的時候 曾經屢屢引用他的故事,其中的“頻呼小玉原無事,只為檀郎認得聲”一則,更是給吾等後學 留下了多少憧憬與遐想!
卻說五祖演在初參 白雲端和尚時,舉僧問南泉摩尼珠話請問,遭白雲當頭呵斥,立時有所省悟,並獻上一首悟心偈,於是“雲特印可,令掌堂磨事。”此時的演和尚 亦道得偈頌,亦下得轉語,若論機用即不無,可真正的休歇處 他見到了嗎?沒有。
此時的演和尚與我在《拈提(一)》中所舉的黃庭堅與龐居士 最初悟道時的境界是一樣的,只是初悟,並未透徹。可令人不解的是 白雲卻在此時 即草草印可於他,莫不是白雲眼瞎,拿個蘿蔔圖章亂肯人不成?非也!原來是那初悟的人 無明遽破,真心才現,皆不免要生出有所得之心,往往沉溺其中 抽身不得。好比一個兩手空空的窮小子 到山中尋寶,歷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拾到幾錠碎銀,趕緊摟在懷中寶貝得不行,你若馬上告訴他 這個不是真正的寶貝,還有更好的好東西 埋藏在深山里,彼等大多狐疑瞻顧 而不肯生信,即使勉強生信,亦不知該如何下手。你須得選個合適的時機,用個恰當的方式,奪下他懷中碎銀,令其尋覓真正的無價珍寶。
白云不是不知五祖未徹,他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機會,這不才“未幾”機會就來了。卻說一日 白雲來語於五祖:“有數禪客自廬山來,皆有悟入處。教伊說亦說得來由,舉因緣問伊亦明得,教伊下語亦下得,只是未在。”白雲舉自廬山來的數位禪客的因由,是在敲山震虎,隔山打牛。
他們幾個 可是皆有個悟入處,說亦說得來由,舉因緣亦明得,下語亦下得,與你現在的光景 是不是一樣啊?要說參學人到得這步田地 也真真是大為不易,但但我可沒有肯他,為什麼?因為彼等“只是未在!”這畢竟只是半路風光,離歸家還差得遠,切須仔細呀!
這五祖果是個根基大利的人,聞師所言不禁心生大疑,經累日參究而忽然省悟,於是“從前寶昔一時放下,”得個真正的休歇處。有意思的是當他走見白雲時,白雲並未問他見了個什麼,而是手舞足蹈為之慶賀。同樣的場景 我們以前曾經見到過,當日後五祖演的弟子慧勤佛鑑 徹悟以後來見他時,“祖才見,遽曰:'勤兄!且喜大事了畢。'”像這種不用開口,只須望上一眼 即可知來人悟了還是沒悟,悟得徹還是不徹的功夫,不但白雲和五祖有,包括後世的大慧杲、章嘉、虛雲、袁煥仙,乃至吾等之上師元音老人 有同樣有此功夫。宗門大佬此種驗人手段,實在是羨煞吾等後人也!若非修證已臻究竟,何得至此歟?
五祖演是在白雲旁敲側擊點示之下 而徹悟的,這樣的際遇對於為今的求道人來說 實在是難遇難逢,如此一來眾多禪和學子 豈不皆了手無望乎?曰:也不盡然。且不說個別根基銳利者憑自己的努力,自可頓超直入,其餘人等只要不得少為足,認准方向,繼續孜孜以求,徹證本來 也未必定是難事。
我們不妨 打個不很形象的比喻,給你一根竹筒 讓你向爐灶裡吹氣,當中間的竹節沒有打通時,你用嘴無論如何使勁 也是吹不過去的,假如找根鐵棍 通個洞氣才能吹過去。這個竹節比喻無明,竹節未通喻無明未破,用鐵棍通竹節 即譬如借修法以破無明。及至將竹節穿出個小孔,此時竹筒雖已打通,空氣可以吹過,但其間尚有阻礙,吹起來並未通暢。此即如剛剛打開初關 豁破無明時節,雖真心已明實相已現,心中仍會存有 諸多阻隔與掛礙,這種隱隱潛藏的不自在的感覺,或名之曰光不透脫,或稱之為尚有落處。
初破參者 如暗室點明燈,於漆黑一片處 頓見滿屋光輝照耀,萬般景象 突然現前,一時目不暇接,除了歡喜哪裡還能顧及其它?待喜心平息之後 再細細觀察時,方發現還有許多角落 其實燈光並未照到。此時我們不可說其未見光明,畢竟滿屋的桌椅板凳等等 已然是歷歷在目;亦不可說 其已徹見光明,總歸還有諸多角落依然處於暗影之中。這種亦明亦不明的感覺 我將之稱為“霧裡看花”,乃是由初關至重關 所必經的過程,亦為踏破末後一著 最緊要的關節。
師至白雲,舉僧問南泉摩尼珠話請問,雲叱之,師領悟,
獻機投偈曰:
山前一片閒天地,叉手叮嚀問祖翁。
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
雲特印可,令掌堂磨事。
一日,有僧見磨轉,遽指以問師曰:“此神通耶?法爾耶?”師褰衣旋磨一匝,僧無語。
未幾,雲至,語師曰:“有數禪客自廬山來,皆有悟入處。教伊說亦說得來由,舉因緣問伊亦明得,教伊下語亦下得,只是未在。”
師於是大疑,私自計曰:“既悟了,說亦說得,明亦明得,如何卻未在?”
遂參究累日,忽然省悟,從前寶昔一時放下,走見白雲。
雲為手舞足蹈,師亦一笑而已。
師后曰:“吾因茲出一身白汗,便明得下半載清風。”
公案中的“師”是北宋年間的著名禪宿 五祖演和尚,“白雲”是他的師父白雲守端禪師。
五祖演是宋代臨濟宗的巨挈,曾培育出“三佛”等享譽後世的弟子,在老人講解公案的時候 曾經屢屢引用他的故事,其中的“頻呼小玉原無事,只為檀郎認得聲”一則,更是給吾等後學 留下了多少憧憬與遐想!
卻說五祖演在初參 白雲端和尚時,舉僧問南泉摩尼珠話請問,遭白雲當頭呵斥,立時有所省悟,並獻上一首悟心偈,於是“雲特印可,令掌堂磨事。”此時的演和尚 亦道得偈頌,亦下得轉語,若論機用即不無,可真正的休歇處 他見到了嗎?沒有。
此時的演和尚與我在《拈提(一)》中所舉的黃庭堅與龐居士 最初悟道時的境界是一樣的,只是初悟,並未透徹。可令人不解的是 白雲卻在此時 即草草印可於他,莫不是白雲眼瞎,拿個蘿蔔圖章亂肯人不成?非也!原來是那初悟的人 無明遽破,真心才現,皆不免要生出有所得之心,往往沉溺其中 抽身不得。好比一個兩手空空的窮小子 到山中尋寶,歷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拾到幾錠碎銀,趕緊摟在懷中寶貝得不行,你若馬上告訴他 這個不是真正的寶貝,還有更好的好東西 埋藏在深山里,彼等大多狐疑瞻顧 而不肯生信,即使勉強生信,亦不知該如何下手。你須得選個合適的時機,用個恰當的方式,奪下他懷中碎銀,令其尋覓真正的無價珍寶。
白云不是不知五祖未徹,他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機會,這不才“未幾”機會就來了。卻說一日 白雲來語於五祖:“有數禪客自廬山來,皆有悟入處。教伊說亦說得來由,舉因緣問伊亦明得,教伊下語亦下得,只是未在。”白雲舉自廬山來的數位禪客的因由,是在敲山震虎,隔山打牛。
他們幾個 可是皆有個悟入處,說亦說得來由,舉因緣亦明得,下語亦下得,與你現在的光景 是不是一樣啊?要說參學人到得這步田地 也真真是大為不易,但但我可沒有肯他,為什麼?因為彼等“只是未在!”這畢竟只是半路風光,離歸家還差得遠,切須仔細呀!
這五祖果是個根基大利的人,聞師所言不禁心生大疑,經累日參究而忽然省悟,於是“從前寶昔一時放下,”得個真正的休歇處。有意思的是當他走見白雲時,白雲並未問他見了個什麼,而是手舞足蹈為之慶賀。同樣的場景 我們以前曾經見到過,當日後五祖演的弟子慧勤佛鑑 徹悟以後來見他時,“祖才見,遽曰:'勤兄!且喜大事了畢。'”像這種不用開口,只須望上一眼 即可知來人悟了還是沒悟,悟得徹還是不徹的功夫,不但白雲和五祖有,包括後世的大慧杲、章嘉、虛雲、袁煥仙,乃至吾等之上師元音老人 有同樣有此功夫。宗門大佬此種驗人手段,實在是羨煞吾等後人也!若非修證已臻究竟,何得至此歟?
五祖演是在白雲旁敲側擊點示之下 而徹悟的,這樣的際遇對於為今的求道人來說 實在是難遇難逢,如此一來眾多禪和學子 豈不皆了手無望乎?曰:也不盡然。且不說個別根基銳利者憑自己的努力,自可頓超直入,其餘人等只要不得少為足,認准方向,繼續孜孜以求,徹證本來 也未必定是難事。
我們不妨 打個不很形象的比喻,給你一根竹筒 讓你向爐灶裡吹氣,當中間的竹節沒有打通時,你用嘴無論如何使勁 也是吹不過去的,假如找根鐵棍 通個洞氣才能吹過去。這個竹節比喻無明,竹節未通喻無明未破,用鐵棍通竹節 即譬如借修法以破無明。及至將竹節穿出個小孔,此時竹筒雖已打通,空氣可以吹過,但其間尚有阻礙,吹起來並未通暢。此即如剛剛打開初關 豁破無明時節,雖真心已明實相已現,心中仍會存有 諸多阻隔與掛礙,這種隱隱潛藏的不自在的感覺,或名之曰光不透脫,或稱之為尚有落處。
初破參者 如暗室點明燈,於漆黑一片處 頓見滿屋光輝照耀,萬般景象 突然現前,一時目不暇接,除了歡喜哪裡還能顧及其它?待喜心平息之後 再細細觀察時,方發現還有許多角落 其實燈光並未照到。此時我們不可說其未見光明,畢竟滿屋的桌椅板凳等等 已然是歷歷在目;亦不可說 其已徹見光明,總歸還有諸多角落依然處於暗影之中。這種亦明亦不明的感覺 我將之稱為“霧裡看花”,乃是由初關至重關 所必經的過程,亦為踏破末後一著 最緊要的關節。
-
- 文章: 527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公案二
今年四月初的一天晚上,有個心中心的道友 把電話打到我的家裡,說是遇到一些修行中的問題想請教。我以為他是個初學,於是囑其先好好打坐,等有點收穫,見到自性以後 自然就明白了。對方急忙講道:“我已經打開過了,什麼道理我都明白,不是讀了書本那種明白,而是真的明白。您講的道理我都懂,可總有些說不出來的疑惑 堵在心裡邊,感覺非常難受。”吾聞其所言 即已知其落在何處,於是告訴他:你這是初悟的境界,雖然已經見到實相了,但是悟的還不透徹,還有一層細惑未除。你現在的感覺 好比是霧裡看花,或是隔著紗帳 偷窺美人,花的顏色,美人的五官都看見了,但是模模糊糊並不真切。對方聞聽此言頗感驚詫,連聲說“太對了!太對了!”並想做進一步請教。因為電話上講起來不方便,我約其有時間時最好面談,並留下了家中的地址。
大概是憋悶的太久了,第二天這老兄 就急火火的來到我家。經過寒暄我得知對方姓李,內蒙人,是專為修心中心 來到北京的。這位李君的修學經歷頗有意思,由於前世修行的串習力,他以前經常莫名地出現身心脫開的情景,因為不明其中所以,常感覺恐慌害怕。他自己原本不信佛,卻總是勸說別人信佛。及至皈依修行以後,脫開的情景 更是屢屢出現,但因未曾凜覺 而盡皆滑過去了
(老人所說的“不知不覺滑過去了”,實在是修行人 常會遇見的情況,過來人絕不會為此而感到希奇,所以我始終反對把“爆炸”和“脫開”與見性等同起來。可笑的是有的人 自己未曾親自屢踐過來,反而藉此說東說西,徒為識之者灑笑罷了)。
後來李君聽別人介紹心中心法,為了能夠一門心思 好好修法,他向單位請了兩年的長假,跑到北京租了個房子閉門苦修。去年春天LVM老師到北京傳法,李君也一同灌了頂,方修二十餘座,一日於座上忽然得個明白,乃知從前 早已錯過多時,瞞到今日 實在冤屈!
李君向我談起 初打開時的感受,說:“當時真的是一下子 什麼都明白了,心裡邊整天除了歡喜什麼都沒有。”余笑問曰:“那後來呢?”彼曰:“後來漸漸地覺得 心裡有點東西,揮也揮不去,趕也趕不走,讓人總有點不自在。再後來這種感覺 變得越來越強,心裡也變得越來越難受。我現在是什麼都懂,卻又什麼都不明白,真不知該如何是好!”李君不知道 這是自己見處不徹,以為是自己功夫 做得不夠,為了克服心中的煩惱,自己關起門 來每日拼命打坐,可苦修數月 全無效用。後來於萬般無奈之際 想起了LVM老師,於是想到河南去當面請教,LVM老師鑑於路途較遠 恐有不便,讓他先就近找我。聽完李君的介紹,我把三關的道理又給他詳細講解了一番,告訴他欲過此關 重在理上的參究,光打坐沒有大用。他聽後又問:“那麼徹悟以後是個什麼境界呢?”餘答曰:“悟透了以後 也就是個沒事人而已!”
十餘日後 我又接到了李君的電話,他在電話那頭 高興地說:“告訴您一個好消息,我已經知道什麼叫'沒事'了!”原來李君回去以後 即時時提斯我所說的無事,數日後於無意中 忽踏末後一著,心中的疑情當下消隕,再拈思往日纏繞於胸中的問題時,居然半分 也拿捏不起了。也許是因為有了前次的教訓,他這次沒敢就此承當下來,而是先求證於LVM老師。在匯報完了經過後,末了又問了一句:“我這個是不是?” LVM老師說:“前邊是,最後不是。”李君聞聽此言 方才最後一塊石頭落了地。
通過五祖演和李君悟道的故事,我們可以得到幾點啟示:
一、見性很難一蹴而就、一悟即徹,儘管我們無法 用肉眼看見橫亙在面前的階梯,但它卻是真實存在的;二、悟道不光要膽大(關鍵時刻要敢於承當),更得心細(莫把狼崽做狗崽),遇到吃不准的地方 不要隨意輕許自己,還是先求教於善知識來得安全、穩妥;
三、切勿將見與行 混為一談,如果把見處不徹 錯當成行得不穩,就是功夫做得再好、再綿密,於見地也無甚大用。
悟道好似蒸饅頭,光蒸成個形來還不夠,一定要蒸透蒸熟才行,一旦急著撤火 做成夾生,再想把它蒸熟可就難了。雍正所說的那三種人,都是因初有所悟時 急急自肯,急著罷參了手所致。
心中心法乃無上密乘 最極殊勝之法,依仗上師與諸佛之三密加持,學人果能依教起行老實用功,打開本來、證取實相未為難事。獅子在此提醒求道諸君,於初悟之後 未到真無事時,仍須時時策勵、精進以求,切莫畫地為牢,得少為足。針孔觀天固不足取,庭院觀天亦莫為足,須知天體無盡、虛空廓澈,依百尺竿頭而住,安知他方 別有洞天?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十方世界 才能為你畢現全身!
最後再強調一點:所謂“無事”者,只是見處無事,而非行處無事。而且“無事”也有深淺之分,一般人於悟了以後 所得的無事 只是粗淺處的無事,此時只是破了初關,於粗分見處的煩惱 以及斷盡而已。真正透過重關以後的無事,還需在事上 經過幾多磨礪和錘煉才有可能,不是那麼輕而易舉 就能得到的。即使透過重關、會得末後一句,也只得根本智、證因地佛、成素法身。如欲起後得智、證果地佛、圓滿法報化三身,成究竟朗然大覺,還須勤除習氣,廣修六度萬行。
所以說理上“無事”不妨事上“有事”, 事上“有事”正顯理上“無事”。
最後我們再藉用一下 章嘉活佛對雍正的開示以結束本篇:
“恰至明年癸巳之正月二十一日,復堂中靜坐,無意中忽蹋末後一著,方達三身四智之理,物我一如本空之道,慶快平生。
詣章嘉禮謝,國師望見,即曰:'王得大自在矣!'(浪子今日方識歸家路也!)'朕進門更有事也無?'(畢竟理雖明 而事未在也!)國師乃笑,展手雲:'更有何事耶?'(即已見齊諸佛,更欲明個什麼?)復用手從外向內揮曰:'不過尚有恁麼之理(何理耶?無非是保任、除習、上求、下化、捨身、布施、說法、度生等無盡行而已),然易事耳。'此朕平生參究因緣。”各位可明得章嘉國師話中的意思麼?若還有半點疑惑,即莫輕乎喲!
今年四月初的一天晚上,有個心中心的道友 把電話打到我的家裡,說是遇到一些修行中的問題想請教。我以為他是個初學,於是囑其先好好打坐,等有點收穫,見到自性以後 自然就明白了。對方急忙講道:“我已經打開過了,什麼道理我都明白,不是讀了書本那種明白,而是真的明白。您講的道理我都懂,可總有些說不出來的疑惑 堵在心裡邊,感覺非常難受。”吾聞其所言 即已知其落在何處,於是告訴他:你這是初悟的境界,雖然已經見到實相了,但是悟的還不透徹,還有一層細惑未除。你現在的感覺 好比是霧裡看花,或是隔著紗帳 偷窺美人,花的顏色,美人的五官都看見了,但是模模糊糊並不真切。對方聞聽此言頗感驚詫,連聲說“太對了!太對了!”並想做進一步請教。因為電話上講起來不方便,我約其有時間時最好面談,並留下了家中的地址。
大概是憋悶的太久了,第二天這老兄 就急火火的來到我家。經過寒暄我得知對方姓李,內蒙人,是專為修心中心 來到北京的。這位李君的修學經歷頗有意思,由於前世修行的串習力,他以前經常莫名地出現身心脫開的情景,因為不明其中所以,常感覺恐慌害怕。他自己原本不信佛,卻總是勸說別人信佛。及至皈依修行以後,脫開的情景 更是屢屢出現,但因未曾凜覺 而盡皆滑過去了
(老人所說的“不知不覺滑過去了”,實在是修行人 常會遇見的情況,過來人絕不會為此而感到希奇,所以我始終反對把“爆炸”和“脫開”與見性等同起來。可笑的是有的人 自己未曾親自屢踐過來,反而藉此說東說西,徒為識之者灑笑罷了)。
後來李君聽別人介紹心中心法,為了能夠一門心思 好好修法,他向單位請了兩年的長假,跑到北京租了個房子閉門苦修。去年春天LVM老師到北京傳法,李君也一同灌了頂,方修二十餘座,一日於座上忽然得個明白,乃知從前 早已錯過多時,瞞到今日 實在冤屈!
李君向我談起 初打開時的感受,說:“當時真的是一下子 什麼都明白了,心裡邊整天除了歡喜什麼都沒有。”余笑問曰:“那後來呢?”彼曰:“後來漸漸地覺得 心裡有點東西,揮也揮不去,趕也趕不走,讓人總有點不自在。再後來這種感覺 變得越來越強,心裡也變得越來越難受。我現在是什麼都懂,卻又什麼都不明白,真不知該如何是好!”李君不知道 這是自己見處不徹,以為是自己功夫 做得不夠,為了克服心中的煩惱,自己關起門 來每日拼命打坐,可苦修數月 全無效用。後來於萬般無奈之際 想起了LVM老師,於是想到河南去當面請教,LVM老師鑑於路途較遠 恐有不便,讓他先就近找我。聽完李君的介紹,我把三關的道理又給他詳細講解了一番,告訴他欲過此關 重在理上的參究,光打坐沒有大用。他聽後又問:“那麼徹悟以後是個什麼境界呢?”餘答曰:“悟透了以後 也就是個沒事人而已!”
十餘日後 我又接到了李君的電話,他在電話那頭 高興地說:“告訴您一個好消息,我已經知道什麼叫'沒事'了!”原來李君回去以後 即時時提斯我所說的無事,數日後於無意中 忽踏末後一著,心中的疑情當下消隕,再拈思往日纏繞於胸中的問題時,居然半分 也拿捏不起了。也許是因為有了前次的教訓,他這次沒敢就此承當下來,而是先求證於LVM老師。在匯報完了經過後,末了又問了一句:“我這個是不是?” LVM老師說:“前邊是,最後不是。”李君聞聽此言 方才最後一塊石頭落了地。
通過五祖演和李君悟道的故事,我們可以得到幾點啟示:
一、見性很難一蹴而就、一悟即徹,儘管我們無法 用肉眼看見橫亙在面前的階梯,但它卻是真實存在的;二、悟道不光要膽大(關鍵時刻要敢於承當),更得心細(莫把狼崽做狗崽),遇到吃不准的地方 不要隨意輕許自己,還是先求教於善知識來得安全、穩妥;
三、切勿將見與行 混為一談,如果把見處不徹 錯當成行得不穩,就是功夫做得再好、再綿密,於見地也無甚大用。
悟道好似蒸饅頭,光蒸成個形來還不夠,一定要蒸透蒸熟才行,一旦急著撤火 做成夾生,再想把它蒸熟可就難了。雍正所說的那三種人,都是因初有所悟時 急急自肯,急著罷參了手所致。
心中心法乃無上密乘 最極殊勝之法,依仗上師與諸佛之三密加持,學人果能依教起行老實用功,打開本來、證取實相未為難事。獅子在此提醒求道諸君,於初悟之後 未到真無事時,仍須時時策勵、精進以求,切莫畫地為牢,得少為足。針孔觀天固不足取,庭院觀天亦莫為足,須知天體無盡、虛空廓澈,依百尺竿頭而住,安知他方 別有洞天?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十方世界 才能為你畢現全身!
最後再強調一點:所謂“無事”者,只是見處無事,而非行處無事。而且“無事”也有深淺之分,一般人於悟了以後 所得的無事 只是粗淺處的無事,此時只是破了初關,於粗分見處的煩惱 以及斷盡而已。真正透過重關以後的無事,還需在事上 經過幾多磨礪和錘煉才有可能,不是那麼輕而易舉 就能得到的。即使透過重關、會得末後一句,也只得根本智、證因地佛、成素法身。如欲起後得智、證果地佛、圓滿法報化三身,成究竟朗然大覺,還須勤除習氣,廣修六度萬行。
所以說理上“無事”不妨事上“有事”, 事上“有事”正顯理上“無事”。
最後我們再藉用一下 章嘉活佛對雍正的開示以結束本篇:
“恰至明年癸巳之正月二十一日,復堂中靜坐,無意中忽蹋末後一著,方達三身四智之理,物我一如本空之道,慶快平生。
詣章嘉禮謝,國師望見,即曰:'王得大自在矣!'(浪子今日方識歸家路也!)'朕進門更有事也無?'(畢竟理雖明 而事未在也!)國師乃笑,展手雲:'更有何事耶?'(即已見齊諸佛,更欲明個什麼?)復用手從外向內揮曰:'不過尚有恁麼之理(何理耶?無非是保任、除習、上求、下化、捨身、布施、說法、度生等無盡行而已),然易事耳。'此朕平生參究因緣。”各位可明得章嘉國師話中的意思麼?若還有半點疑惑,即莫輕乎喲!
-
- 文章: 4410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公案很難懂
明代交光大師與天台傳人之間的爭論,的確是有道理的。
禪宗的開悟,到後來,往往都跑偏了。
都忘記楞伽經與金剛經的自覺聖智、般若智了。
也就是說,一堆修學禪宗的人,都沒有自覺聖智與般若智了。
天台是對的,交光大師也是對的。
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兩邊分別止。
這的確是很重要的。
體,一心、本性、真如、佛性、法身、自性清淨心。
然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方便隨緣止、息兩邊分別止。
為什麼止?
因為夢幻空花,何勞把捉。
所以,六趣空空無大千。
所以,知夢幻即離,離夢幻即覺。
所以,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然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形中。
金剛般若智,是無上智劍,能斷一切。
禪宗的開悟,到後來,往往都跑偏了。
都忘記楞伽經與金剛經的自覺聖智、般若智了。
也就是說,一堆修學禪宗的人,都沒有自覺聖智與般若智了。
天台是對的,交光大師也是對的。
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兩邊分別止。
這的確是很重要的。
體,一心、本性、真如、佛性、法身、自性清淨心。
然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方便隨緣止、息兩邊分別止。
為什麼止?
因為夢幻空花,何勞把捉。
所以,六趣空空無大千。
所以,知夢幻即離,離夢幻即覺。
所以,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然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形中。
金剛般若智,是無上智劍,能斷一切。
-
- 文章: 527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吾無隱乎爾
禪門公案 乃古人追求真理,體解大道,發明心地的真實寫照,是為中華佛教文化 最為絢麗的瑰寶。通過公案中那一個個 生動活潑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 歷代先輩 為擺脫生死樊籠的束縛,以達成人格的昇華和淨化,所付出的種種艱辛努力,以及於悟心後 所得到的解脫和快樂。通過對公案的學習和探究,可以幫助後人重履古人的心地歷程,以窺得入道門徑,辯駁見地真偽,最終得究竟果地成就。
自古於今,研究公案之文章著述 浩若煙海,不勝枚舉。有唐一代所傳公案 經雪竇禪師輯出《頌古百則》。對此百則公案,前有圓悟祖師之《碧巖錄》,後有師尊元音老人之評唱,個中玄旨 得以明示後學,使我等初心晚輩 因之可以略識端倪。本人乃師尊不成器之無名弟子,雖至今未曾 深入悉地,於心於性 毫無所證,但自從閱讀師尊幾篇《碧巖錄》講座,內心所得受用 實難言表。先師於講錄中 傾畢生之學,將其中幽微難測的內容 層層剖析,一一點出,其講解之精細縝密,實為千古以來 所未有也!爭奈師尊凡塵化緣已了,碧巖講錄終成絕唱,求其續篇 而不可再得。
本人雖學無所成,但時常追念先師恩德 而無以為報。今日借論壇一席園地,欲仿效師尊 昔日之風格,選取一些有參考價值的公案,加以分析解說,以期對眾位同修 有所助益。不才學識淺薄,意境比之師尊實有云泥之別,講錯的地方 還望壇子上的師兄 棒下留情。如此則幸甚!幸甚!
今天為大家選取的 是宋朝黃庭堅居士的悟道因緣。原文如下:
士初謁秀圓通…自是遂著發願文,痛戒酒色,日惟朝粥午飯,銳志參求。
既依晦堂,乞指徑捷處。
堂曰:“只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者,太史居常 如何理論?”公擬對。
堂曰:“不是,不是。”公迷悶不已。
一日同堂山行次,時岩桂盛開,
堂曰:“聞木犀花香麼?”
公曰:“聞。”
堂曰:“吾無隱乎爾。”
公釋然,即拜之曰:“和尚得恁麼老婆心切。”
堂笑曰:“只要公到家耳。”
久之,謁死心(悟)新禪師,隨眾入室。
心見,張目問曰:“新長老死,學士死,燒作兩堆灰,向什麼處相見?”公無語。
心約出曰:“晦堂處參得的,使未著在。”
後左官黔南道,力愈勝,於無思念中,頓明死心所問,報以書曰:“往年嘗蒙苦苦提攜,長如醉夢,依稀在光影中,蓋疑情不盡,命根不斷,故望崖而退耳。謫官在黔南道中,晝臥覺來,忽爾尋思 被天下老和尚瞞了多少,惟有死心道人不肯,乃是第一相為也。”
黃庭堅悟道公案的前半部分,上師在《佛法修證心要》一書中曾經講過。讀罷上文,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那黃庭堅黃大進士 在黃龍晦堂禪師處,經木犀花香的提示 不是已經悟道了嗎?為什麼在見黃龍死心禪師時,又被他下語難住,不得已跑到大老遠的貴州,經礪志苦參,方才打破疑團。上師不是曾經說過,見性一見永見的嗎?為什麼黃庭堅悟道 卻要經歷兩次,難道黃龍晦堂禪師 和上師肯他都肯錯了嗎?難道為師的接引手段 還不如自己的弟子嗎(兩個黃龍原是師徒)?當大家在閱讀禪宗的公案語錄時,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不妨多用心思考,仔細推敲,久而久之 或可洞達深奧秘旨。
古人參禪 為的是打破迷情,明心見性。那麼自性 究竟在何處?熟讀上師著作的人都知道,自性只在每個人的尋常日用當中。我們終日里 穿衣吃飯,舉手投足,無一不是 自性在起作用,所以說“大道不遠,只在目前”。但是,僅僅明白書本上所講的道理,並不等於見性,那隻是解悟,而非證悟,在事上 依然會落在生滅的假象裡,掉進“有”、“無”的窠臼中出不來。還需於事透得過,才是真悟。
待歷經一番勤苦努力,打開本來時,才會豁然明了:噢!原來這個就是,以前所了解的,相似則相似,是即不是。此時終於明白,心既是性,性也既是心;相既是性,性同樣也既是相。所謂性相一體,心性一如,從今以後 不再被一切假象所迷惑,所以上師說見性是一見永見。
那麼黃庭堅經黃龍晦堂禪師的提示,於聞香之處 已悟到了性相不二的道理,為什麼還是不解 死心禪師的問話呢?這是由於他所悟不徹,腳跟還沒有真正點地。我們每個人 平日里對境生心慣了,初初打開本來時,當下就會明了 因心而見性,由相而顯性的道理。
因為心是性的作用,相是心的影子,當然也是由自性 變現出來的,所以龐婆說:“易!易!易!百草頭上西來意。”悟到這個,是不是就透徹了呢?當然還沒有。因為他還需要有個相,還需要有心意識的作用,通過作意分別 才能把持得定。
如果把相給他拿走,讓他把心熄滅,就像死心禪師所問:兩個人死掉了,燒成灰了,沒有心意識的作用了,怎麼相見?
到這時啞口無言者多,能翻過身來的少。諸位莫將此事 作等閒看,死心禪師這一句 你若透不過,依然只是一條死漢,祖師們的踪影 你還沒夢見在。自古悟禪者於此門前 顛倒的多矣,既有顛倒後 終其一生死在句下的,也有翻身爬起 成為英傑漢的。
唐朝時候的龐蘊龐居士,悟道後的機鋒 極為快捷犀利,是在家人學禪的典範,他的悟心歷程 也是分兩步走的。最初他參禮石頭希遷禪師,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石頭以手掩其口,遂豁然有省,這欲說不能的 不就是我的自性嗎?後來石頭問他:“日用事作么生?”他回答說:“若問日用事,即無開口處。”乃呈偈曰:
日用事無別,惟吾自偶諧。頭頭非取捨,處處沒張乖。
朱紫為誰號,秋山絕點埃。神通並妙用,運水與搬柴。
其意境界和氣魄 令人由衷欽佩。
後參馬祖,又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原來這漢心中還有疑,腳跟未點地在)?”
祖曰:“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龐公到此方徹悟玄旨。
在這裡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他前面問話過在何處。
龐所欲明者,“不與萬法為侶者”(超然於萬法之上,也就是獨立於一切萬象之外)的那個(就是我們所說的自性),是個什麼樣子,應該怎樣去認識它、識別它呢?
從他前面所說的:“神通並妙用,運水與搬柴。”我們知道大士已然明了,一切心意識 都是自性的作用,但是離開意識、離開作用 如何認識體證自性,他並沒有真正搞清楚,所以離開石頭參見馬祖時才會有此一問。類似的情況 歷史上還有很多,比如高峰禪師的悟道因緣,上師在“禪海微瀾”一文中有極為精彩的講解,有興趣者 不妨打開仔細閱讀。
現在我們回到前邊,再說那黃庭堅 乃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詞賦並世稱雄,流傳後代,這樣一代大文豪居然被死心禪師 一個小小的問題,問得張口結舌,不知所與雲。難道以黃大進士的聰明智慧 居然下不出轉語,隨便胡謅兩句出格的話 總可以唬唬人吧!須知這正是他的可貴處。古人參學為的是了心中生死大事,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哪像現在的人,不懂裝懂,以為只要那說幾句出格的話,就可以打機鋒、下轉語,如此豈不是 阿貓阿狗都會得禪了?
我們的黃大進士被死心一問,如吞生栗子在喉,咽不進吐不出,每日銘掛於心。初時由於政務相煩,疑情若斷若續,功夫未能成片。後貶官到了貴州,在宋朝時三黔 乃邊地貧困之鄉,每日政務之餘,戮力苦參,終於迷團盡破,腳跟點地。
今天舉出黃庭堅的公案,是因為他的悟道經歷 對我們現在的人,特別是心中心的同人,有著非常實際的啟發和參考價值。本人見過一些同修,經過一段時間的用功,初初得個入處,即自肯已經見性,其實只是剛剛得到點兒皮毛,可惜未遇明眼人 為之說破,指個路徑。
一口吸盡西江水
禪門公案 乃古人追求真理,體解大道,發明心地的真實寫照,是為中華佛教文化 最為絢麗的瑰寶。通過公案中那一個個 生動活潑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 歷代先輩 為擺脫生死樊籠的束縛,以達成人格的昇華和淨化,所付出的種種艱辛努力,以及於悟心後 所得到的解脫和快樂。通過對公案的學習和探究,可以幫助後人重履古人的心地歷程,以窺得入道門徑,辯駁見地真偽,最終得究竟果地成就。
自古於今,研究公案之文章著述 浩若煙海,不勝枚舉。有唐一代所傳公案 經雪竇禪師輯出《頌古百則》。對此百則公案,前有圓悟祖師之《碧巖錄》,後有師尊元音老人之評唱,個中玄旨 得以明示後學,使我等初心晚輩 因之可以略識端倪。本人乃師尊不成器之無名弟子,雖至今未曾 深入悉地,於心於性 毫無所證,但自從閱讀師尊幾篇《碧巖錄》講座,內心所得受用 實難言表。先師於講錄中 傾畢生之學,將其中幽微難測的內容 層層剖析,一一點出,其講解之精細縝密,實為千古以來 所未有也!爭奈師尊凡塵化緣已了,碧巖講錄終成絕唱,求其續篇 而不可再得。
本人雖學無所成,但時常追念先師恩德 而無以為報。今日借論壇一席園地,欲仿效師尊 昔日之風格,選取一些有參考價值的公案,加以分析解說,以期對眾位同修 有所助益。不才學識淺薄,意境比之師尊實有云泥之別,講錯的地方 還望壇子上的師兄 棒下留情。如此則幸甚!幸甚!
今天為大家選取的 是宋朝黃庭堅居士的悟道因緣。原文如下:
士初謁秀圓通…自是遂著發願文,痛戒酒色,日惟朝粥午飯,銳志參求。
既依晦堂,乞指徑捷處。
堂曰:“只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者,太史居常 如何理論?”公擬對。
堂曰:“不是,不是。”公迷悶不已。
一日同堂山行次,時岩桂盛開,
堂曰:“聞木犀花香麼?”
公曰:“聞。”
堂曰:“吾無隱乎爾。”
公釋然,即拜之曰:“和尚得恁麼老婆心切。”
堂笑曰:“只要公到家耳。”
久之,謁死心(悟)新禪師,隨眾入室。
心見,張目問曰:“新長老死,學士死,燒作兩堆灰,向什麼處相見?”公無語。
心約出曰:“晦堂處參得的,使未著在。”
後左官黔南道,力愈勝,於無思念中,頓明死心所問,報以書曰:“往年嘗蒙苦苦提攜,長如醉夢,依稀在光影中,蓋疑情不盡,命根不斷,故望崖而退耳。謫官在黔南道中,晝臥覺來,忽爾尋思 被天下老和尚瞞了多少,惟有死心道人不肯,乃是第一相為也。”
黃庭堅悟道公案的前半部分,上師在《佛法修證心要》一書中曾經講過。讀罷上文,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那黃庭堅黃大進士 在黃龍晦堂禪師處,經木犀花香的提示 不是已經悟道了嗎?為什麼在見黃龍死心禪師時,又被他下語難住,不得已跑到大老遠的貴州,經礪志苦參,方才打破疑團。上師不是曾經說過,見性一見永見的嗎?為什麼黃庭堅悟道 卻要經歷兩次,難道黃龍晦堂禪師 和上師肯他都肯錯了嗎?難道為師的接引手段 還不如自己的弟子嗎(兩個黃龍原是師徒)?當大家在閱讀禪宗的公案語錄時,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不妨多用心思考,仔細推敲,久而久之 或可洞達深奧秘旨。
古人參禪 為的是打破迷情,明心見性。那麼自性 究竟在何處?熟讀上師著作的人都知道,自性只在每個人的尋常日用當中。我們終日里 穿衣吃飯,舉手投足,無一不是 自性在起作用,所以說“大道不遠,只在目前”。但是,僅僅明白書本上所講的道理,並不等於見性,那隻是解悟,而非證悟,在事上 依然會落在生滅的假象裡,掉進“有”、“無”的窠臼中出不來。還需於事透得過,才是真悟。
待歷經一番勤苦努力,打開本來時,才會豁然明了:噢!原來這個就是,以前所了解的,相似則相似,是即不是。此時終於明白,心既是性,性也既是心;相既是性,性同樣也既是相。所謂性相一體,心性一如,從今以後 不再被一切假象所迷惑,所以上師說見性是一見永見。
那麼黃庭堅經黃龍晦堂禪師的提示,於聞香之處 已悟到了性相不二的道理,為什麼還是不解 死心禪師的問話呢?這是由於他所悟不徹,腳跟還沒有真正點地。我們每個人 平日里對境生心慣了,初初打開本來時,當下就會明了 因心而見性,由相而顯性的道理。
因為心是性的作用,相是心的影子,當然也是由自性 變現出來的,所以龐婆說:“易!易!易!百草頭上西來意。”悟到這個,是不是就透徹了呢?當然還沒有。因為他還需要有個相,還需要有心意識的作用,通過作意分別 才能把持得定。
如果把相給他拿走,讓他把心熄滅,就像死心禪師所問:兩個人死掉了,燒成灰了,沒有心意識的作用了,怎麼相見?
到這時啞口無言者多,能翻過身來的少。諸位莫將此事 作等閒看,死心禪師這一句 你若透不過,依然只是一條死漢,祖師們的踪影 你還沒夢見在。自古悟禪者於此門前 顛倒的多矣,既有顛倒後 終其一生死在句下的,也有翻身爬起 成為英傑漢的。
唐朝時候的龐蘊龐居士,悟道後的機鋒 極為快捷犀利,是在家人學禪的典範,他的悟心歷程 也是分兩步走的。最初他參禮石頭希遷禪師,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石頭以手掩其口,遂豁然有省,這欲說不能的 不就是我的自性嗎?後來石頭問他:“日用事作么生?”他回答說:“若問日用事,即無開口處。”乃呈偈曰:
日用事無別,惟吾自偶諧。頭頭非取捨,處處沒張乖。
朱紫為誰號,秋山絕點埃。神通並妙用,運水與搬柴。
其意境界和氣魄 令人由衷欽佩。
後參馬祖,又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原來這漢心中還有疑,腳跟未點地在)?”
祖曰:“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龐公到此方徹悟玄旨。
在這裡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他前面問話過在何處。
龐所欲明者,“不與萬法為侶者”(超然於萬法之上,也就是獨立於一切萬象之外)的那個(就是我們所說的自性),是個什麼樣子,應該怎樣去認識它、識別它呢?
從他前面所說的:“神通並妙用,運水與搬柴。”我們知道大士已然明了,一切心意識 都是自性的作用,但是離開意識、離開作用 如何認識體證自性,他並沒有真正搞清楚,所以離開石頭參見馬祖時才會有此一問。類似的情況 歷史上還有很多,比如高峰禪師的悟道因緣,上師在“禪海微瀾”一文中有極為精彩的講解,有興趣者 不妨打開仔細閱讀。
現在我們回到前邊,再說那黃庭堅 乃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詞賦並世稱雄,流傳後代,這樣一代大文豪居然被死心禪師 一個小小的問題,問得張口結舌,不知所與雲。難道以黃大進士的聰明智慧 居然下不出轉語,隨便胡謅兩句出格的話 總可以唬唬人吧!須知這正是他的可貴處。古人參學為的是了心中生死大事,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哪像現在的人,不懂裝懂,以為只要那說幾句出格的話,就可以打機鋒、下轉語,如此豈不是 阿貓阿狗都會得禪了?
我們的黃大進士被死心一問,如吞生栗子在喉,咽不進吐不出,每日銘掛於心。初時由於政務相煩,疑情若斷若續,功夫未能成片。後貶官到了貴州,在宋朝時三黔 乃邊地貧困之鄉,每日政務之餘,戮力苦參,終於迷團盡破,腳跟點地。
今天舉出黃庭堅的公案,是因為他的悟道經歷 對我們現在的人,特別是心中心的同人,有著非常實際的啟發和參考價值。本人見過一些同修,經過一段時間的用功,初初得個入處,即自肯已經見性,其實只是剛剛得到點兒皮毛,可惜未遇明眼人 為之說破,指個路徑。
一口吸盡西江水
-
- 文章: 527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只今莫有下得毒手者麼?
開堂日,僧問:人天普集,選佛場開,祖令當行,如何舉唱?
師:。鈍鳥逆風飛,雲遍界且無尋覓處。
復有僧競出,師約住雲:假使大地,盡末為塵。
一一塵有一口,一一口,具無礙廣長舌相。
一一舌相,出無量差別音聲。一一音聲,發無量差別言詞。
一一言詞,有無量差別妙義。
如上塵數衲僧,各各具如是口,如是舌,如是音聲,如是言詞,如是妙義,同時致百千問難,問問各別,不消長老咳嗽一聲,一時答了。
乘時於其中間,作無量無邊廣大佛事。
一一佛事,周遍法界。所謂一毛現神變,一切佛同說。經於無量劫不得其邊際,便恁麼去,鬧熱門庭即得。
正眼觀來,正是業識忙忙,無本可據。
祖師門下,一點也用不著。
況復勾章棘句,展弄詞鋒,非唯埋沒從上宗乘,亦乃笑破衲僧鼻孔。
所以道:毫釐繫念,三塗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聖名凡號,盡是虛聲,殊相劣形。皆為幻色。汝欲求之,得無累乎?
及其厭之,又成大患。
看他先聖,恁麼告報?
如國家兵器,豈得已而用之。
本分事上,亦無這個消息。
山僧今日 如斯舉唱,大似無夢說夢,好肉剜瘡。檢點將來,合吃拄杖。
只今莫有 下得毒手者麼?
若有,堪報不報之恩,共助無為之化。
如無,倒行此令去也!
大德試下手看看?
開堂日,僧問:人天普集,選佛場開,祖令當行,如何舉唱?
師:。鈍鳥逆風飛,雲遍界且無尋覓處。
復有僧競出,師約住雲:假使大地,盡末為塵。
一一塵有一口,一一口,具無礙廣長舌相。
一一舌相,出無量差別音聲。一一音聲,發無量差別言詞。
一一言詞,有無量差別妙義。
如上塵數衲僧,各各具如是口,如是舌,如是音聲,如是言詞,如是妙義,同時致百千問難,問問各別,不消長老咳嗽一聲,一時答了。
乘時於其中間,作無量無邊廣大佛事。
一一佛事,周遍法界。所謂一毛現神變,一切佛同說。經於無量劫不得其邊際,便恁麼去,鬧熱門庭即得。
正眼觀來,正是業識忙忙,無本可據。
祖師門下,一點也用不著。
況復勾章棘句,展弄詞鋒,非唯埋沒從上宗乘,亦乃笑破衲僧鼻孔。
所以道:毫釐繫念,三塗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聖名凡號,盡是虛聲,殊相劣形。皆為幻色。汝欲求之,得無累乎?
及其厭之,又成大患。
看他先聖,恁麼告報?
如國家兵器,豈得已而用之。
本分事上,亦無這個消息。
山僧今日 如斯舉唱,大似無夢說夢,好肉剜瘡。檢點將來,合吃拄杖。
只今莫有 下得毒手者麼?
若有,堪報不報之恩,共助無為之化。
如無,倒行此令去也!
大德試下手看看?
-
- 文章: 527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馬祖野鴨①
師②侍馬祖行次,見一群野鴨飛過。祖③曰:“是什麼?”師曰:“野鴨子。”祖曰:“什麼處去?”師曰:“飛過去。”祖遂把師鼻扭,師負痛失聲。④祖曰:“何曾飛去耶?”師於言下有省⑤。
卻歸侍者寮哀哀大哭。同事問曰:“汝憶父母邪?”師曰:“無。”曰:“被人罵邪?”師曰:“無。”曰:“哭作甚麼?”師曰:“我鼻孔被大師扭得痛不徹。”同事曰:“有甚因緣不契?”師曰:“汝問取和尚去。”和尚問大師曰:“海侍者有何因緣不契,在寮中哭。告和尚為某甲說。”大師曰:“是伊會也,汝自問取他。”同事歸寮曰:“和尚道汝會也,教我自問汝。”師乃呵呵大笑。同事曰:“適來哭,如今為甚卻笑?”師曰:“適來哭,如今笑。”同事惘然。
[公案出處]《古尊宿語錄》卷一;《五燈會元》卷三;《碧岩錄》第五十三則;《聯燈會要》卷四。
[注釋]①又名“百丈野鴨”,“百丈失聲”,是馬祖道一提攜教育百丈懷海的故事。百丈懷海(720-814),長樂(今福建長樂)人,俗姓黃。自幼即喜游訪寺院,二十歲出家,研讀《佛經》,追隨馬祖多年,得其真傳,為首座,分席接納。他在江西奉新縣百丈山創建禪寺,改變了長期以來 禪僧寄居律院的歷史,制定《百丈清規》,創立農禪經濟為基礎的寺院管理制度,成為中國禪宗一千多年的基本模型。②師:指百丈懷海。③祖:指馬祖道一。④失聲:情不自禁地叫喚。⑤省:省悟,領悟。指開悟佛法。
[解析]乍讀這則公案,實在令人費解:百丈依據事實 回答馬祖的問話,為何卻遭到馬祖扭鼻的懲罰?百丈本沒有一點差錯,為什麼甘受馬祖懲罰?受到懲罰和訓斥後,他居然“有省”,他到底省悟到什麼?又是怎樣省悟的?……思前想後,這些問題卻怎麼也找不到一個合乎邏輯的答案,好生煩人!
然而,如果你瞭解佛法的精義,進入禪家萬法歸心、一多相即、事事無礙的境界,你就會發現,馬祖、百丈的所作所為,是那樣地“合情合理”(請注意:這時使用的“情、理”二字,已不再是通常的那種含義),如魚在水,如鳥在樹,如牛吃草,如日東升,那樣自然天成。
你想一想,浩瀚的宇宙 在無量劫以前,還分東西南北、前後左右嗎?沒有!那麼這東西南北、前後左右又是從何而來?它還不是我們人類為了分辨、識別宇宙,憑著我們的感知,認識而建立起來的一套名稱嗎?既然這些名稱 是憑人類自我感覺建立的,那不都是心之所生、意之所識嗎?是啊!天地宇宙,萬事萬物,都是此一萬能之心 虛幻構造而成!
可是,由於有了感覺認識的虛幻,人類便產生了許許多多的計議、分別,有了種種觀念名詞和思想、慾望,它牽引著人類 去作無休無止的追求、爭斗、拼殺,於是人類有了無休止的是非、善惡、富貴、榮辱等種種束縛,這是人類苦難的一個大旋渦,有了這個大旋渦,人類便永遠無法逃脫“欲求—爭斗—痛苦”的惡性輪回。人類苦難之根,不在物質的不夠豐厚,也不在人情的不夠美滿,更不是命運的存心作弄,人類苦難之樹,紮根在我們每個人的心田裡,苦難的種子就是這一顆浸染於塵勞之中,執著於分辨、計議的心。
佛門是人類解脫之門,它指點你一條簡便、實在的解脫之路:放下分辨、執著之心吧!既然一切只是虛妄,你為什麼還要執著虛妄,自尋煩惱?放下此心,則當下解脫,不執有無,便立地成佛,天寬地闊,任你逍遙。西方去此不遙,任性隨緣即到,你又何必“念去去千裡煙波”?
馬祖野鴨這則公案所顯示的,便是這種佛法精義!飛來野鴨,本是人心虛幻,說有說無,都無須計議,不可執著,然百丈當時未明此意,執著於飛來飛去的妄想,故馬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扭他鼻孔,迫使他放棄分辨,失聲叫喚,驟然警覺 自己本性發出的聲音,加上馬祖隨之而作的提示:“你還執著於野鴨飛過去?”於是百丈猛然省悟,不可執著於事相。
正因為省悟 不著事相的精義,百丈於當下便得解脫,成為自在人。他的鼻子被扭後很痛,於是他回到侍者寮 毫無顧忌地放聲大哭,同學僧人問他:“你思念父母親嗎?”他說“不是。”又問:“被人罵了嗎?”“不是。”“你哭作啥?”“我鼻孔 被大師扭得痛不過。”這儼然就像一個不懂事的小孩!
是的,這便是人之本性的自然流露,一無做作,一無世俗塵勞之累的人性本來面目。此後,馬祖說百丈已會佛法,百丈立即破涕而笑,同參僧人問他:“剛才哭,怎麼一下又笑起來?”百丈說:“剛才哭,如今笑!”同學僧人摸不著頭腦。
師②侍馬祖行次,見一群野鴨飛過。祖③曰:“是什麼?”師曰:“野鴨子。”祖曰:“什麼處去?”師曰:“飛過去。”祖遂把師鼻扭,師負痛失聲。④祖曰:“何曾飛去耶?”師於言下有省⑤。
卻歸侍者寮哀哀大哭。同事問曰:“汝憶父母邪?”師曰:“無。”曰:“被人罵邪?”師曰:“無。”曰:“哭作甚麼?”師曰:“我鼻孔被大師扭得痛不徹。”同事曰:“有甚因緣不契?”師曰:“汝問取和尚去。”和尚問大師曰:“海侍者有何因緣不契,在寮中哭。告和尚為某甲說。”大師曰:“是伊會也,汝自問取他。”同事歸寮曰:“和尚道汝會也,教我自問汝。”師乃呵呵大笑。同事曰:“適來哭,如今為甚卻笑?”師曰:“適來哭,如今笑。”同事惘然。
[公案出處]《古尊宿語錄》卷一;《五燈會元》卷三;《碧岩錄》第五十三則;《聯燈會要》卷四。
[注釋]①又名“百丈野鴨”,“百丈失聲”,是馬祖道一提攜教育百丈懷海的故事。百丈懷海(720-814),長樂(今福建長樂)人,俗姓黃。自幼即喜游訪寺院,二十歲出家,研讀《佛經》,追隨馬祖多年,得其真傳,為首座,分席接納。他在江西奉新縣百丈山創建禪寺,改變了長期以來 禪僧寄居律院的歷史,制定《百丈清規》,創立農禪經濟為基礎的寺院管理制度,成為中國禪宗一千多年的基本模型。②師:指百丈懷海。③祖:指馬祖道一。④失聲:情不自禁地叫喚。⑤省:省悟,領悟。指開悟佛法。
[解析]乍讀這則公案,實在令人費解:百丈依據事實 回答馬祖的問話,為何卻遭到馬祖扭鼻的懲罰?百丈本沒有一點差錯,為什麼甘受馬祖懲罰?受到懲罰和訓斥後,他居然“有省”,他到底省悟到什麼?又是怎樣省悟的?……思前想後,這些問題卻怎麼也找不到一個合乎邏輯的答案,好生煩人!
然而,如果你瞭解佛法的精義,進入禪家萬法歸心、一多相即、事事無礙的境界,你就會發現,馬祖、百丈的所作所為,是那樣地“合情合理”(請注意:這時使用的“情、理”二字,已不再是通常的那種含義),如魚在水,如鳥在樹,如牛吃草,如日東升,那樣自然天成。
你想一想,浩瀚的宇宙 在無量劫以前,還分東西南北、前後左右嗎?沒有!那麼這東西南北、前後左右又是從何而來?它還不是我們人類為了分辨、識別宇宙,憑著我們的感知,認識而建立起來的一套名稱嗎?既然這些名稱 是憑人類自我感覺建立的,那不都是心之所生、意之所識嗎?是啊!天地宇宙,萬事萬物,都是此一萬能之心 虛幻構造而成!
可是,由於有了感覺認識的虛幻,人類便產生了許許多多的計議、分別,有了種種觀念名詞和思想、慾望,它牽引著人類 去作無休無止的追求、爭斗、拼殺,於是人類有了無休止的是非、善惡、富貴、榮辱等種種束縛,這是人類苦難的一個大旋渦,有了這個大旋渦,人類便永遠無法逃脫“欲求—爭斗—痛苦”的惡性輪回。人類苦難之根,不在物質的不夠豐厚,也不在人情的不夠美滿,更不是命運的存心作弄,人類苦難之樹,紮根在我們每個人的心田裡,苦難的種子就是這一顆浸染於塵勞之中,執著於分辨、計議的心。
佛門是人類解脫之門,它指點你一條簡便、實在的解脫之路:放下分辨、執著之心吧!既然一切只是虛妄,你為什麼還要執著虛妄,自尋煩惱?放下此心,則當下解脫,不執有無,便立地成佛,天寬地闊,任你逍遙。西方去此不遙,任性隨緣即到,你又何必“念去去千裡煙波”?
馬祖野鴨這則公案所顯示的,便是這種佛法精義!飛來野鴨,本是人心虛幻,說有說無,都無須計議,不可執著,然百丈當時未明此意,執著於飛來飛去的妄想,故馬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扭他鼻孔,迫使他放棄分辨,失聲叫喚,驟然警覺 自己本性發出的聲音,加上馬祖隨之而作的提示:“你還執著於野鴨飛過去?”於是百丈猛然省悟,不可執著於事相。
正因為省悟 不著事相的精義,百丈於當下便得解脫,成為自在人。他的鼻子被扭後很痛,於是他回到侍者寮 毫無顧忌地放聲大哭,同學僧人問他:“你思念父母親嗎?”他說“不是。”又問:“被人罵了嗎?”“不是。”“你哭作啥?”“我鼻孔 被大師扭得痛不過。”這儼然就像一個不懂事的小孩!
是的,這便是人之本性的自然流露,一無做作,一無世俗塵勞之累的人性本來面目。此後,馬祖說百丈已會佛法,百丈立即破涕而笑,同參僧人問他:“剛才哭,怎麼一下又笑起來?”百丈說:“剛才哭,如今笑!”同學僧人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