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說得清楚:「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這個性是妙有的真空體,它一絲不掛、一塵不染,無有絲毫形相,說似一物即不中。這
個真空萬能體,是構造、變現一切色相的主體。
就是說,這個空 不是空無所有的空,而是妙有真空的空。
因為一切色相 無不都是真空妙有的性體 所顯現的,都是我們的自性 所起的作用,離開自性是沒有色相的。
所以,一切色相 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一切色相。
自性無相,是有而不有,不空而空的真空,
而色相 則是不有而有,空而不空的妙有。
一切色相 與妙有真空 本來沒有兩樣。
但世上的人 往往都執著了 有形象的色為實有,且迷入心竅、牢不可破。
佛悲憫眾生,教我們認清真理,強調指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所謂不異者,就是沒有差異的意思。
何以是「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呢?
因為性空之故,才能顯現色相,倘若性不空,已經成為一種有色有相的實體,就不能顯現諸相。
為什麼呢?舉個很淺顯的例子,假如我們這間房子空了,才能搬進來桌子、大立櫃等等。
相反,這個房間 堆滿了東西,已沒有空地方了,那就什麼也搬不進來了。
所以,性體是真空無相,才能顯現一切色相,才能變現 千差萬別的妙相。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