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本寂靜 無自性故
有情無情同源種智,無情也是四大和合體性本空 依緣而有不自生
有生 既有住. 異. 滅.
法身既是佛身 既是涅槃 佛又怎可能再入一個涅槃?
文殊師利問經不可思議品第三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如來何故入於涅槃?」
佛告文殊師利:「我不入涅槃。何以故?由眾生故。文殊師利!如琉璃珠,清淨無垢,若值白物,青、黃、赤物,此琉璃珠則隨物色,琉璃無心令見異色。文殊師利!如來亦爾。或有眾生,見佛涅槃、轉法輪,見降眾魔、見並現神通、大小便利,或食或眠,或行或笑,如眾生意悉見,如來如是。文殊師利!如虛空無色,而色於中現;虛空無取,亦取諸色;虛空無意,而生憶想;虛空無處,為眾生處;虛空無墮,而墮依虛空。如來法身非是穢身、非血肉身,是金剛身,是不破身、不可破身、無譬喻身,而能示現一切諸色;以智慧金剛身,現為碎身。文殊師利!若佛不涅槃,世間不知佛是法身!非金剛是碎,是金剛不碎。何以故?如來慧身示現涅槃,非真涅槃,以方便故說入涅槃。
涅槃品第五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涅槃者,聲聞、緣覺、凡夫不能分別,唯如來、正遍知之所能說。」
佛言:「文殊師利!涅槃不滅。何以故?無斷煩惱故,無所到處。何以故?以無處故,到者得義,無到故無得。何以故?無苦樂故,無斷不斷,無常不常。」
佛說此祇夜:
「不斷不滅, 不生不起, 不墮不落,
不行不住。
「常住涅槃,不斷不常相。何以故?無生死故。文殊師利!我尚不見生死,何況當見生死過患?文殊師利!我尚不見涅槃,何況見涅槃功德?」
佛說此祇夜:
「若見有一法, 餘法悉應見,
以一法空故, 一切法亦空。
「文殊師利!當知諸法空,若不滅則不生,若不斷則不滅,若不常則不生。無煩惱可斷故,是故不滅;無煩惱處故,是故不生。」
佛復告文殊師利:「無障礙故不滅,不滅故無障礙。生善、不善、無記,故不障礙。文殊師利!是說涅槃。」
佛說此祇夜:
「不滅不到, 不斷不常, 不障不礙,
是說涅槃。」
佛告文殊師利:「常住涅槃,無日月、星宿、地、水、火、風,無晝夜、數量,無色、無形、無老病死,無年歲、無所作,是常、是恒,離眾苦業,如是涅槃善人所說。」
佛說此祇夜:
「彼無有日月, 星宿及四大,
晝夜與量數, 形色及虛空;
亦無老病死, 年歲諸所作,
已斷生死本, 是常亦是恒,
如是涅槃相, 善人之所說。」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有諸外道,說世間空,又說不空,此是外道邪意分別?」
佛告文殊師利:「此外道意,不真實思惟。若世間空,則無生死。何以故?以空故。生死若空,涅槃亦空;若涅槃無,則無神通;若世間不空,生死亦無。何以故?以不空故。以生死不空,涅槃亦無;若無涅槃,亦無神通。文殊師利!若世間不生、不壞,何用涅槃?若生死無失壞,不名生死。何以故?以無失故。若生死無失,即生死為涅槃。是故文殊師利,不應說世間空與不空,亦不應說世間應斷及以不斷。何以故?以無有故。斷者是斷煩惱,不斷者非斷煩惱;亦無煩惱,及非煩惱,亦無解脫。若無解脫,則無涅槃。文殊師利!滅亦無。何以故?生死空不空故。是故,無滅。若生死如此,誰樂得涅槃?」
佛說此祇夜:
「若諸世間空, 則無有生死,
以生死無故, 涅槃亦不有;
世間若不空, 亦無有生死,
生死若無者, 涅槃亦非有;
生死若如是, 誰當樂涅槃。」
辨正,究竟涅槃
-
- 文章: 143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Re: 辨正,究竟涅槃
一部好經。河中雨 寫: ↑週一 3月 21, 2022 11:58 am 法本寂靜 無自性故
有情無情同源種智,無情也是四大和合體性本空 依緣而有不自生
有生 既有住. 異. 滅.
法身既是佛身 既是涅槃 佛又怎可能再入一個涅槃?
文殊師利問經不可思議品第三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如來何故入於涅槃?」
佛告文殊師利:「我不入涅槃。何以故?由眾生故。文殊師利!如琉璃珠,清淨無垢,若值白物,青、黃、赤物,此琉璃珠則隨物色,琉璃無心令見異色。文殊師利!如來亦爾。或有眾生,見佛涅槃、轉法輪,見降眾魔、見並現神通、大小便利,或食或眠,或行或笑,如眾生意悉見,如來如是。文殊師利!如虛空無色,而色於中現;虛空無取,亦取諸色;虛空無意,而生憶想;虛空無處,為眾生處;虛空無墮,而墮依虛空。如來法身非是穢身、非血肉身,是金剛身,是不破身、不可破身、無譬喻身,而能示現一切諸色;以智慧金剛身,現為碎身。文殊師利!若佛不涅槃,世間不知佛是法身!非金剛是碎,是金剛不碎。何以故?如來慧身示現涅槃,非真涅槃,以方便故說入涅槃。
涅槃品第五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涅槃者,聲聞、緣覺、凡夫不能分別,唯如來、正遍知之所能說。」
佛言:「文殊師利!涅槃不滅。何以故?無斷煩惱故,無所到處。何以故?以無處故,到者得義,無到故無得。何以故?無苦樂故,無斷不斷,無常不常。」
佛說此祇夜:
「不斷不滅, 不生不起, 不墮不落,
不行不住。
「常住涅槃,不斷不常相。何以故?無生死故。文殊師利!我尚不見生死,何況當見生死過患?文殊師利!我尚不見涅槃,何況見涅槃功德?」
佛說此祇夜:
「若見有一法, 餘法悉應見,
以一法空故, 一切法亦空。
「文殊師利!當知諸法空,若不滅則不生,若不斷則不滅,若不常則不生。無煩惱可斷故,是故不滅;無煩惱處故,是故不生。」
佛復告文殊師利:「無障礙故不滅,不滅故無障礙。生善、不善、無記,故不障礙。文殊師利!是說涅槃。」
佛說此祇夜:
「不滅不到, 不斷不常, 不障不礙,
是說涅槃。」
佛告文殊師利:「常住涅槃,無日月、星宿、地、水、火、風,無晝夜、數量,無色、無形、無老病死,無年歲、無所作,是常、是恒,離眾苦業,如是涅槃善人所說。」
佛說此祇夜:
「彼無有日月, 星宿及四大,
晝夜與量數, 形色及虛空;
亦無老病死, 年歲諸所作,
已斷生死本, 是常亦是恒,
如是涅槃相, 善人之所說。」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有諸外道,說世間空,又說不空,此是外道邪意分別?」
佛告文殊師利:「此外道意,不真實思惟。若世間空,則無生死。何以故?以空故。生死若空,涅槃亦空;若涅槃無,則無神通;若世間不空,生死亦無。何以故?以不空故。以生死不空,涅槃亦無;若無涅槃,亦無神通。文殊師利!若世間不生、不壞,何用涅槃?若生死無失壞,不名生死。何以故?以無失故。若生死無失,即生死為涅槃。是故文殊師利,不應說世間空與不空,亦不應說世間應斷及以不斷。何以故?以無有故。斷者是斷煩惱,不斷者非斷煩惱;亦無煩惱,及非煩惱,亦無解脫。若無解脫,則無涅槃。文殊師利!滅亦無。何以故?生死空不空故。是故,無滅。若生死如此,誰樂得涅槃?」
佛說此祇夜:
「若諸世間空, 則無有生死,
以生死無故, 涅槃亦不有;
世間若不空, 亦無有生死,
生死若無者, 涅槃亦非有;
生死若如是, 誰當樂涅槃。」
-
- 文章: 2553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辨正,究竟涅槃
佛告文殊師利:「此外道意,不真實思惟。若世間空,則無生死。(生死本空)何以故?以空故。生死若空,涅槃亦空;(一切法本來不生)若涅槃無,則無神通;(一切法本來不滅)若世間不空,生死亦無。(自性本空)何以故?以不空故。以生死不空,涅槃亦無(無自主性);若無涅槃,亦無神通(一切法本空)。文殊師利!若世間不生、不壞,何用涅槃?(一切法本來寂靜)若生死無失壞,不名生死(一切法本來涅槃)。何以故?以無失故。若生死無失,即生死為涅槃(生死不異涅槃)。是故文殊師利,不應說世間空與不空,亦不應說世間應斷及以不斷。何以故?以無有故。斷者是斷煩惱,不斷者非斷煩惱;亦無煩惱,及非煩惱,亦無解脫。若無解脫,則無涅槃。文殊師利!滅亦無。何以故?生死空不空故。是故,無滅。若生死如此,誰樂得涅槃?」 (故說:空 不空如來藏?!) 請參考.....
-
- 文章: 1915
-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辨正,究竟涅槃
河中雨 寫: ↑週一 3月 21, 2022 11:18 am恆兄~自己意識拼湊的也是"境"阿~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三細即:(一)無明業相,略稱業相。指從真起妄的初動之相。即由根本無明起動真如之最初狀態,乃枝末無明中之第一相,此相尚未能區別主客之狀態。(二)能見相,又稱見相。指見初動之相。又稱轉相。依初動業識,轉成能見之相。此係依前述無明業相所起而認識對象之心(主觀)。(三)境界相,又稱現相、境相。由前轉相,而妄現境界之相。蓋能見相既起,則同時妄現此認識對象(客觀)。
六粗即:(一)智相,依境界相妄起分別染淨,於淨境則愛,於染境則不愛,稱為智相。(二)相續相,依智相分別,於愛境則生樂,於不愛境則生苦;覺心起念,相應不斷,稱為相續相。(三)執取相,依前之相續相,緣念苦樂等境,心起執著,稱為執取相。(四)計名字相,依前之執取相,分別假名言說之相,稱為計名字相。(五)起業相,依前之計名字相,執取生著,造種種業,稱為起業相。(六)業繫苦相,繫於善惡諸業,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稱為業繫苦相。
這樣說也可以啦!恆兄~自己意識拼湊的也是"境"阿~
不過從實際來看,那是自己心中所構築虛幻的六塵緣影。
不是外境有。
-
- 文章: 541
-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30, 2021 1:38 pm
Re: 辨正,究竟涅槃
一切法皆是心顯恆不住 寫: ↑週三 3月 23, 2022 6:05 pm河中雨 寫: ↑週一 3月 21, 2022 11:18 am恆兄~自己意識拼湊的也是"境"阿~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三細即:(一)無明業相,略稱業相。指從真起妄的初動之相。即由根本無明起動真如之最初狀態,乃枝末無明中之第一相,此相尚未能區別主客之狀態。(二)能見相,又稱見相。指見初動之相。又稱轉相。依初動業識,轉成能見之相。此係依前述無明業相所起而認識對象之心(主觀)。(三)境界相,又稱現相、境相。由前轉相,而妄現境界之相。蓋能見相既起,則同時妄現此認識對象(客觀)。
六粗即:(一)智相,依境界相妄起分別染淨,於淨境則愛,於染境則不愛,稱為智相。(二)相續相,依智相分別,於愛境則生樂,於不愛境則生苦;覺心起念,相應不斷,稱為相續相。(三)執取相,依前之相續相,緣念苦樂等境,心起執著,稱為執取相。(四)計名字相,依前之執取相,分別假名言說之相,稱為計名字相。(五)起業相,依前之計名字相,執取生著,造種種業,稱為起業相。(六)業繫苦相,繫於善惡諸業,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稱為業繫苦相。這樣說也可以啦!恆兄~自己意識拼湊的也是"境"阿~
不過從實際來看,那是自己心中所構築虛幻的六塵緣影。
不是外境有。
楞嚴經 卷一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
- 文章: 541
-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30, 2021 1:38 pm
Re: 辨正,究竟涅槃
cyc320法友你好cyc320 寫: ↑週三 3月 23, 2022 5:35 pm 佛告文殊師利:「此外道意,不真實思惟。若世間空,則無生死。(生死本空)何以故?以空故。生死若空,涅槃亦空;(一切法本來不生)若涅槃無,則無神通;(一切法本來不滅)若世間不空,生死亦無。(自性本空)何以故?以不空故。以生死不空,涅槃亦無(無自主性);若無涅槃,亦無神通(一切法本空)。文殊師利!若世間不生、不壞,何用涅槃?(一切法本來寂靜)若生死無失壞,不名生死(一切法本來涅槃)。何以故?以無失故。若生死無失,即生死為涅槃(生死不異涅槃)。是故文殊師利,不應說世間空與不空,亦不應說世間應斷及以不斷。何以故?以無有故。斷者是斷煩惱,不斷者非斷煩惱;亦無煩惱,及非煩惱,亦無解脫。若無解脫,則無涅槃。文殊師利!滅亦無。何以故?生死空不空故。是故,無滅。若生死如此,誰樂得涅槃?」 (故說:空 不空如來藏?!) 請參考.....
這段經文是佛依文殊菩薩所問「世尊!有諸外道,說世間空,又說不空,此是外道邪意分別?」個別解釋若世間空 若世間不空的謬處 是故不應說世間空與世間不空
所以請看通順了才符合佛意,勿片段註解
-
- 文章: 6311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辨正,究竟涅槃
說世界空或不空,都不如法義,為什麼!?
因為,佛法已經達到真理之實相。而實相即是現今物理科學所發現的:
超物理時空。
即是真空妙有,佛教稱圓成實相。以是故知,以人類腦筋的知識說空或不空,都是未了真理實相的凡夫知見。這就是佛經開示的精義。
.
因為,佛法已經達到真理之實相。而實相即是現今物理科學所發現的:
超物理時空。
即是真空妙有,佛教稱圓成實相。以是故知,以人類腦筋的知識說空或不空,都是未了真理實相的凡夫知見。這就是佛經開示的精義。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1915
-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辨正,究竟涅槃
法不孤起 仗境方生河中雨 寫: ↑週四 3月 24, 2022 11:24 am一切法皆是心顯恆不住 寫: ↑週三 3月 23, 2022 6:05 pm河中雨 寫: ↑週一 3月 21, 2022 11:18 am恆兄~自己意識拼湊的也是"境"阿~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三細即:(一)無明業相,略稱業相。指從真起妄的初動之相。即由根本無明起動真如之最初狀態,乃枝末無明中之第一相,此相尚未能區別主客之狀態。(二)能見相,又稱見相。指見初動之相。又稱轉相。依初動業識,轉成能見之相。此係依前述無明業相所起而認識對象之心(主觀)。(三)境界相,又稱現相、境相。由前轉相,而妄現境界之相。蓋能見相既起,則同時妄現此認識對象(客觀)。
六粗即:(一)智相,依境界相妄起分別染淨,於淨境則愛,於染境則不愛,稱為智相。(二)相續相,依智相分別,於愛境則生樂,於不愛境則生苦;覺心起念,相應不斷,稱為相續相。(三)執取相,依前之相續相,緣念苦樂等境,心起執著,稱為執取相。(四)計名字相,依前之執取相,分別假名言說之相,稱為計名字相。(五)起業相,依前之計名字相,執取生著,造種種業,稱為起業相。(六)業繫苦相,繫於善惡諸業,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稱為業繫苦相。這樣說也可以啦!恆兄~自己意識拼湊的也是"境"阿~
不過從實際來看,那是自己心中所構築虛幻的六塵緣影。
不是外境有。
楞嚴經 卷一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河兄法安
1.獨影境:僅是第六意識自己妄自分別為獨,自己見分妄見自己相分為影境。
所以若說影境也可以啦
2.再說:
至於您又引經「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那就另一種情境了。
雖說唯心所現,但萬法唯識所變。這二句話是不同義的。
經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是唯心所現。
這個[微塵]是性境,其相分有實性,如山河大地外境。
是為前五識自變見分、相分,由見分自緣相分為境。←是唯識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