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Re: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阿含聖典的解脫心法
即使他背誦了許多經典,
然而並不依法實行,
這怠惰的人有如牧童在數別人的牛,
沒得分享沙門生活的利益。
──《小部‧法句經》偈十九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我們曾經講過修行的次第:親近善知識➠聞思正法➠無間根本作意﹙世間就是無常、苦、無我﹚➠法次法向﹙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於捨﹚。
念是七覺支的開始,也就是說,念是捨的開始,捨是念的完成。
七覺支の1念覺支就是法念處
(1念覺支)有這個正念,就是捨的開始,很多東西,都能萬緣放下,一切都能歸零、回到原點,這個原點是「截斷眾流」,一切恩怨情仇通通死掉,重新做人。一切的對待從零開始。從我什麼都不是,從我什麼都沒有。我現在僅有的,只是對法、對世間無常、苦、無我的認識(即:正知三法印),從這裡,重新開始,無畏、無懼。
(2擇法覺支)就是有一種可以重新做人的那種感覺。我們現在若未見法,過去所學的種種都是零,都要重新開始。今天如果還未成佛,還沒有成為阿羅漢,過去的種種都不算,都要重頭來過。要用最謙虛的態度,用那種過去我什麼都沒有學到的態度,來重新學法,這樣見法才會快。你若把過去所學的,抓得緊緊的,就是一種包袱,對我們沒有幫助。要讓過去種種死去都不算,那個初發心要正確,我們是為見苦、為離苦,以慈悲喜捨發心而來。修行的初發心如果不對的話,整個修行的路都偏了,路走偏了,就一定要肯歸零,重新開始。清楚我們的方向就是擇法,就是正知。正知我們每一個動的目的,是為了離苦。正知我們的方向是慈悲喜捨,慈悲喜捨的方向是涅槃寂靜。我們用涅槃寂靜的心、清淨的心,甚至是無心,如同無心插柳柳成蔭那種無心,來迴向世間苦難的眾生。
(3精進覺支)我們有念覺支,有擇法覺支,就知道如何照著步驟來,如何改善,如何精進,叫精進覺支。精進覺支就是我們已經瞭解世間,瞭解內外,瞭解世間就是無常、苦、無我。我們把世間看成一種雲霧、一種風浪,我們要如何坐在風浪的上面而能安住,要如何乘風破浪、騰雲駕霧,這就是精進覺支。騰雲駕霧就是你開始覺得精進是很輕鬆的事;精進就是隨時歸零,隨時回來最勇猛的初發心。
看到自己沒有執著、看到自己能精進、能騰雲駕霧、能乘風破浪,(4喜覺支)那種歡喜心就會生出來,歡喜心生起的時候,(5輕安覺支)我們的身心會變得很輕鬆、很安定、很平靜,叫輕安覺支。有輕安覺支以後,心就會有定著,(6定覺支)心很柔軟。這個定不是硬繃繃的,定是心有定著,很柔軟、很有擔當。有了定,在各方面的發展都會很平穩,不會有所偏頗。有定覺支以後,就會有捨,(7捨覺支)捨就是識無所住、無漏無取,對世間已經完全沒有執著。
即使他背誦了許多經典,
然而並不依法實行,
這怠惰的人有如牧童在數別人的牛,
沒得分享沙門生活的利益。
──《小部‧法句經》偈十九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我們曾經講過修行的次第:親近善知識➠聞思正法➠無間根本作意﹙世間就是無常、苦、無我﹚➠法次法向﹙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於捨﹚。
念是七覺支的開始,也就是說,念是捨的開始,捨是念的完成。
七覺支の1念覺支就是法念處
(1念覺支)有這個正念,就是捨的開始,很多東西,都能萬緣放下,一切都能歸零、回到原點,這個原點是「截斷眾流」,一切恩怨情仇通通死掉,重新做人。一切的對待從零開始。從我什麼都不是,從我什麼都沒有。我現在僅有的,只是對法、對世間無常、苦、無我的認識(即:正知三法印),從這裡,重新開始,無畏、無懼。
(2擇法覺支)就是有一種可以重新做人的那種感覺。我們現在若未見法,過去所學的種種都是零,都要重新開始。今天如果還未成佛,還沒有成為阿羅漢,過去的種種都不算,都要重頭來過。要用最謙虛的態度,用那種過去我什麼都沒有學到的態度,來重新學法,這樣見法才會快。你若把過去所學的,抓得緊緊的,就是一種包袱,對我們沒有幫助。要讓過去種種死去都不算,那個初發心要正確,我們是為見苦、為離苦,以慈悲喜捨發心而來。修行的初發心如果不對的話,整個修行的路都偏了,路走偏了,就一定要肯歸零,重新開始。清楚我們的方向就是擇法,就是正知。正知我們每一個動的目的,是為了離苦。正知我們的方向是慈悲喜捨,慈悲喜捨的方向是涅槃寂靜。我們用涅槃寂靜的心、清淨的心,甚至是無心,如同無心插柳柳成蔭那種無心,來迴向世間苦難的眾生。
(3精進覺支)我們有念覺支,有擇法覺支,就知道如何照著步驟來,如何改善,如何精進,叫精進覺支。精進覺支就是我們已經瞭解世間,瞭解內外,瞭解世間就是無常、苦、無我。我們把世間看成一種雲霧、一種風浪,我們要如何坐在風浪的上面而能安住,要如何乘風破浪、騰雲駕霧,這就是精進覺支。騰雲駕霧就是你開始覺得精進是很輕鬆的事;精進就是隨時歸零,隨時回來最勇猛的初發心。
看到自己沒有執著、看到自己能精進、能騰雲駕霧、能乘風破浪,(4喜覺支)那種歡喜心就會生出來,歡喜心生起的時候,(5輕安覺支)我們的身心會變得很輕鬆、很安定、很平靜,叫輕安覺支。有輕安覺支以後,心就會有定著,(6定覺支)心很柔軟。這個定不是硬繃繃的,定是心有定著,很柔軟、很有擔當。有了定,在各方面的發展都會很平穩,不會有所偏頗。有定覺支以後,就會有捨,(7捨覺支)捨就是識無所住、無漏無取,對世間已經完全沒有執著。
Re: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如實畢竟和想像大不同品客 寫: ↑週四 4月 14, 2022 9:00 am 阿含聖典的解脫心法
即使他背誦了許多經典,
然而並不依法實行,
這怠惰的人有如牧童在數別人的牛,
沒得分享沙門生活的利益。
──《小部‧法句經》偈十九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我們曾經講過修行的次第:親近善知識➠聞思正法➠無間根本作意﹙世間就是無常、苦、無我﹚➠法次法向﹙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於捨﹚。
念是七覺支的開始,也就是說,念是捨的開始,捨是念的完成。
七覺支の1念覺支就是法念處
(1念覺支)有這個正念,就是捨的開始,很多東西,都能萬緣放下,一切都能歸零、回到原點,這個原點是「截斷眾流」,一切恩怨情仇通通死掉,重新做人。一切的對待從零開始。從我什麼都不是,從我什麼都沒有。我現在僅有的,只是對法、對世間無常、苦、無我的認識(即:正知三法印),從這裡,重新開始,無畏、無懼。
(2擇法覺支)就是有一種可以重新做人的那種感覺。我們現在若未見法,過去所學的種種都是零,都要重新開始。今天如果還未成佛,還沒有成為阿羅漢,過去的種種都不算,都要重頭來過。要用最謙虛的態度,用那種過去我什麼都沒有學到的態度,來重新學法,這樣見法才會快。你若把過去所學的,抓得緊緊的,就是一種包袱,對我們沒有幫助。要讓過去種種死去都不算,那個初發心要正確,我們是為見苦、為離苦,以慈悲喜捨發心而來。修行的初發心如果不對的話,整個修行的路都偏了,路走偏了,就一定要肯歸零,重新開始。清楚我們的方向就是擇法,就是正知。正知我們每一個動的目的,是為了離苦。正知我們的方向是慈悲喜捨,慈悲喜捨的方向是涅槃寂靜。我們用涅槃寂靜的心、清淨的心,甚至是無心,如同無心插柳柳成蔭那種無心,來迴向世間苦難的眾生。
(3精進覺支)我們有念覺支,有擇法覺支,就知道如何照著步驟來,如何改善,如何精進,叫精進覺支。精進覺支就是我們已經瞭解世間,瞭解內外,瞭解世間就是無常、苦、無我。我們把世間看成一種雲霧、一種風浪,我們要如何坐在風浪的上面而能安住,要如何乘風破浪、騰雲駕霧,這就是精進覺支。騰雲駕霧就是你開始覺得精進是很輕鬆的事;精進就是隨時歸零,隨時回來最勇猛的初發心。
看到自己沒有執著、看到自己能精進、能騰雲駕霧、能乘風破浪,(4喜覺支)那種歡喜心就會生出來,歡喜心生起的時候,(5輕安覺支)我們的身心會變得很輕鬆、很安定、很平靜,叫輕安覺支。有輕安覺支以後,心就會有定著,(6定覺支)心很柔軟。這個定不是硬繃繃的,定是心有定著,很柔軟、很有擔當。有了定,在各方面的發展都會很平穩,不會有所偏頗。有定覺支以後,就會有捨,(7捨覺支)捨就是識無所住、無漏無取,對世間已經完全沒有執著。
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
Re: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人不患己訪客 寫: ↑週四 4月 14, 2022 10:33 am (7捨覺支)捨就是識無所住、無漏無取,對世間已經完全沒有執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究竟涅槃
唯患大身
Re: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滅苦之道 法遵比丘尼著 序真華 (福嚴)
曾在福嚴女眾佛學院讀過書的法遵 (圓行) 比丘尼 , 於住茅蓬期間 , 以四年的歲月寫了一本二十餘萬字的 《滅苦之道》 ,自己用電腦打字裝訂了二十本贈送師友,我有幸分得一本,看了如獲至寶,驚奇不已!此書的主要論點以四聖諦為核心 , 作者以其生華的妙筆 , 銳利的智慧 , 生動的描述 , 深入的見地 , 如數家珍般層層剖出苦聖諦 、 苦集聖諦 、 苦滅聖諦 、 苦滅道跡聖諦 , 及其與此四者有關的五受陰、 六入處 、 緣起 、 緣生等法之精義 , 一路讀來 , 不忍釋手!我出家學佛將近七十年了 , 也曾閱讀一些古今僧俗大德們的名著 , 卻尚未見過有人以四諦為題 , 寫出這麼一本皇皇鉅著 。 使我更感驚奇的是 : 她 多年住在山野偏僻的茅蓬裡 , 既無師友相互切磋琢磨 , 亦缺乏參考所需的典籍 , 那些有關南傳 、 北傳、 大乘、小乘、密宗 、顯教、哲學、科學 ,以及中外各家思想學說等等的資料從何而來?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料供她參考 , 怎麼可能娓娓談來 , 有條不紊 , 頭頭是道?同時他在書中廣徵博引 , 也談論不少看來與四諦法毫無關係的問題 , 但其用意無非是在藉以說明 : 純正的佛法是不應與那些世間法混為一談的 , 假使拿純正的佛法來與世間法相提並論 , 佛法也就失去它不共世間的特性了!因此 , 她在本書的 〈前言〉和〈後語〉中,曾各提出七點相同的感嘆之詞,讀後不使你目瞪口呆者,幾希!她說:
「倘若佛法在於闡述因果報應,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神話!
倘若佛法在於昭示佛菩薩和上師的感應加持,那麼它並沒有超越信仰!
倘若佛法在於發揚慈悲喜捨的精神,那麼它並沒有超越慈善救濟!
倘若佛法在於解釋宇宙萬法的生滅,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科學!
倘若佛法在於五戒十善的勸導,那麼它並沒有超越道德!
倘若佛法在於禪境的修練,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瑜伽冥想!
倘若佛法在於阿毘達磨及自性空、有的論議,那麼它並沒有超越哲學!」
曾在福嚴女眾佛學院讀過書的法遵 (圓行) 比丘尼 , 於住茅蓬期間 , 以四年的歲月寫了一本二十餘萬字的 《滅苦之道》 ,自己用電腦打字裝訂了二十本贈送師友,我有幸分得一本,看了如獲至寶,驚奇不已!此書的主要論點以四聖諦為核心 , 作者以其生華的妙筆 , 銳利的智慧 , 生動的描述 , 深入的見地 , 如數家珍般層層剖出苦聖諦 、 苦集聖諦 、 苦滅聖諦 、 苦滅道跡聖諦 , 及其與此四者有關的五受陰、 六入處 、 緣起 、 緣生等法之精義 , 一路讀來 , 不忍釋手!我出家學佛將近七十年了 , 也曾閱讀一些古今僧俗大德們的名著 , 卻尚未見過有人以四諦為題 , 寫出這麼一本皇皇鉅著 。 使我更感驚奇的是 : 她 多年住在山野偏僻的茅蓬裡 , 既無師友相互切磋琢磨 , 亦缺乏參考所需的典籍 , 那些有關南傳 、 北傳、 大乘、小乘、密宗 、顯教、哲學、科學 ,以及中外各家思想學說等等的資料從何而來?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料供她參考 , 怎麼可能娓娓談來 , 有條不紊 , 頭頭是道?同時他在書中廣徵博引 , 也談論不少看來與四諦法毫無關係的問題 , 但其用意無非是在藉以說明 : 純正的佛法是不應與那些世間法混為一談的 , 假使拿純正的佛法來與世間法相提並論 , 佛法也就失去它不共世間的特性了!因此 , 她在本書的 〈前言〉和〈後語〉中,曾各提出七點相同的感嘆之詞,讀後不使你目瞪口呆者,幾希!她說:
「倘若佛法在於闡述因果報應,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神話!
倘若佛法在於昭示佛菩薩和上師的感應加持,那麼它並沒有超越信仰!
倘若佛法在於發揚慈悲喜捨的精神,那麼它並沒有超越慈善救濟!
倘若佛法在於解釋宇宙萬法的生滅,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科學!
倘若佛法在於五戒十善的勸導,那麼它並沒有超越道德!
倘若佛法在於禪境的修練,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瑜伽冥想!
倘若佛法在於阿毘達磨及自性空、有的論議,那麼它並沒有超越哲學!」
Re: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理論也要因緣俱足才能真正證明品客 寫: ↑週五 4月 15, 2022 8:47 am 滅苦之道 法遵比丘尼著 序真華 (福嚴)
曾在福嚴女眾佛學院讀過書的法遵 (圓行) 比丘尼 , 於住茅蓬期間 , 以四年的歲月寫了一本二十餘萬字的 《滅苦之道》 ,自己用電腦打字裝訂了二十本贈送師友,我有幸分得一本,看了如獲至寶,驚奇不已!此書的主要論點以四聖諦為核心 , 作者以其生華的妙筆 , 銳利的智慧 , 生動的描述 , 深入的見地 , 如數家珍般層層剖出苦聖諦 、 苦集聖諦 、 苦滅聖諦 、 苦滅道跡聖諦 , 及其與此四者有關的五受陰、 六入處 、 緣起 、 緣生等法之精義 , 一路讀來 , 不忍釋手!我出家學佛將近七十年了 , 也曾閱讀一些古今僧俗大德們的名著 , 卻尚未見過有人以四諦為題 , 寫出這麼一本皇皇鉅著 。 使我更感驚奇的是 : 她 多年住在山野偏僻的茅蓬裡 , 既無師友相互切磋琢磨 , 亦缺乏參考所需的典籍 , 那些有關南傳 、 北傳、 大乘、小乘、密宗 、顯教、哲學、科學 ,以及中外各家思想學說等等的資料從何而來?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料供她參考 , 怎麼可能娓娓談來 , 有條不紊 , 頭頭是道?同時他在書中廣徵博引 , 也談論不少看來與四諦法毫無關係的問題 , 但其用意無非是在藉以說明 : 純正的佛法是不應與那些世間法混為一談的 , 假使拿純正的佛法來與世間法相提並論 , 佛法也就失去它不共世間的特性了!因此 , 她在本書的 〈前言〉和〈後語〉中,曾各提出七點相同的感嘆之詞,讀後不使你目瞪口呆者,幾希!她說:
「倘若佛法在於闡述因果報應,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神話!
倘若佛法在於昭示佛菩薩和上師的感應加持,那麼它並沒有超越信仰!
倘若佛法在於發揚慈悲喜捨的精神,那麼它並沒有超越慈善救濟!
倘若佛法在於解釋宇宙萬法的生滅,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科學!
倘若佛法在於五戒十善的勸導,那麼它並沒有超越道德!
倘若佛法在於禪境的修練,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瑜伽冥想!
倘若佛法在於阿毘達磨及自性空、有的論議,那麼它並沒有超越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