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芽敗種
論法一二三
Re: 論法一二三
瑜伽師地論(意地第二之一)
丙二、意地(心、意、識)
戊一、正明意相 (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
庚一、自性: 心(8)是指未來,意(7)指過去,識(6)指現在
云何意自性?謂心、意、識。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意,謂恆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彼所依者,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彼所緣者,謂一切法,如其所應。
意的自性,是指心、意、識三種。心、意、與識有何不同?約聲聞教《阿含經》中只安立六識,心、意、識都是相通的,前六轉識,有時說意、有時說識、有時說心。大乘唯識學依其特勝功能來安立,集起名心指第八識;思量名意指第七識;了別名識指前六轉識。
心,是指為一切有漏、有煩惱的種子所隨逐、所依止,也為無漏種子所隨逐所依附的處所。它的體性是能夠「執受」根身、器界、種子。它是如何來的?它是過去生善惡業變異成熟所招感的果報,名阿賴耶識。
思量稱為意,前面已說過。恆審思量即第七識,名恆行意,體性就是末那識。末那識,能恆常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審細思量「我」為性,就其特勝功能,偏得「意」的名稱。又能為諸識依止,也名為「意」,體性即諸識無間過去識,八個識的無間過去識,都稱為無間滅意。以道理而言,心、意都有無間滅意,如《成唯識論》文中詳細說明無間滅意的體相。此處約較粗顯易了的心識來說,只有說六識,所謂眼識乃至意識之無間過去識,稱為六識身無間滅意。
意的第一個意思是思量,思即思慮,量即度量識之緣境,凡有了別,即有思量,因此八個識都有思量的作用。前五識不是常常現行,有因緣才現行,沒有審察思量的作用,故是非恆非審。第六識有思量,唯除五無心位:睡眠、悶絕、入無想定、生無想天,及入滅盡定等五種情況不能現行,故是審而非恆。第八識恆時相續,沒有間斷,但也沒有審察思量,所以是恆而非審。唯第七識恆常審察思量第八阿賴耶識的見分為自內我,具有恆審思量的特性。意的另一個意思是依止,指無間滅意。《成唯識論》說,八個識都有無間滅意,前一剎那識滅是後一剎那識生起的依止,故八識無間過去識都可稱無間滅意。由此可見以意為名,就包含八個識的範圍。
識的自性,是指現在能夠了別所緣境界的作用。能了別的作用稱為識,道理上一切識都能了別,通於一切識,然而前六識的了別義特別明顯,所以偏得此名。若是一類境界能引起作意心所注意它,就能夠產生識的了別作用,這種境界才能成為所緣,稱為所緣境界。例如境界特別可意、粗大,或特別不可愛等,特別的境界容易引發識生,這類境界,才稱為所緣境界。
當這念能緣的心正在了別境界時,稱為現前,現前這一念能緣心名識。若入過去不稱為識,稱為意(即依止),及在未來,未來可以集起,稱為心。因為過去、未來的了別性,並沒有現前。為簡別這個道理,識就稱為現前了別一切境界。若說恆行意與六識身無間滅意,就包含現在過去;若說心,因為心能集起一切諸法種子,就包含現在與未來;只有識一定是指現前了別所緣境界,所以識特別強調現量境(現在的境界)。
Reference([心不相應]行法):
22、時:就是時間。通常分成過去、未來、現在,這也是依於有為法因果上的變化,來假安立。在唯識中,有唯識的三世,即過去、現在、未來。還有道理三世,根據有為法裡面,已生已滅名過去,已生未滅名現在,未生未滅名未來。或是依種子的安立,種子已產生果、已現行,已受用了,稱為過去;如已生尚未受用盡,稱為現在;如果種子還沒有生現行,稱為未來。根據有為法因果的變化,而有種種的安立方法。有一個法,在時間上是盡未來際,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就是真如、佛性、自性、一切法的實相。這是通於過去、現在、未來,無量光、無量壽,時間無量、空間也無量。
23、方:是指空間。有情依止空間,而有種種活動。東、西、南、北,稱為方;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稱為維;方維上下,就成十方。方維上下等處所是色法的分際,人法的依止。此外,每個地方都有十方,每一個點都有十方,方維是由不同角度而假安立,是因緣生法所陳列的地方。如依太陽安立東西南北方時,太陽出來的方向稱為東方,下山的方向稱為西方。佛教戒律裡面,以大殿的位置為準,根據佛像的位置來安立,佛像前面是南方,後面是北方,左邊是東方,右邊是西方。
24、數:就是數量,度量或衡量。數法的數量,譬如說一、二、三、四,或是十、百、千、乃至無量,這也是在有為法上假安立的法,稱為數。
種子起現行,現行非種子
丙二、意地(心、意、識)
戊一、正明意相 (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
庚一、自性: 心(8)是指未來,意(7)指過去,識(6)指現在
云何意自性?謂心、意、識。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意,謂恆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彼所依者,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彼所緣者,謂一切法,如其所應。
意的自性,是指心、意、識三種。心、意、與識有何不同?約聲聞教《阿含經》中只安立六識,心、意、識都是相通的,前六轉識,有時說意、有時說識、有時說心。大乘唯識學依其特勝功能來安立,集起名心指第八識;思量名意指第七識;了別名識指前六轉識。
心,是指為一切有漏、有煩惱的種子所隨逐、所依止,也為無漏種子所隨逐所依附的處所。它的體性是能夠「執受」根身、器界、種子。它是如何來的?它是過去生善惡業變異成熟所招感的果報,名阿賴耶識。
思量稱為意,前面已說過。恆審思量即第七識,名恆行意,體性就是末那識。末那識,能恆常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審細思量「我」為性,就其特勝功能,偏得「意」的名稱。又能為諸識依止,也名為「意」,體性即諸識無間過去識,八個識的無間過去識,都稱為無間滅意。以道理而言,心、意都有無間滅意,如《成唯識論》文中詳細說明無間滅意的體相。此處約較粗顯易了的心識來說,只有說六識,所謂眼識乃至意識之無間過去識,稱為六識身無間滅意。
意的第一個意思是思量,思即思慮,量即度量識之緣境,凡有了別,即有思量,因此八個識都有思量的作用。前五識不是常常現行,有因緣才現行,沒有審察思量的作用,故是非恆非審。第六識有思量,唯除五無心位:睡眠、悶絕、入無想定、生無想天,及入滅盡定等五種情況不能現行,故是審而非恆。第八識恆時相續,沒有間斷,但也沒有審察思量,所以是恆而非審。唯第七識恆常審察思量第八阿賴耶識的見分為自內我,具有恆審思量的特性。意的另一個意思是依止,指無間滅意。《成唯識論》說,八個識都有無間滅意,前一剎那識滅是後一剎那識生起的依止,故八識無間過去識都可稱無間滅意。由此可見以意為名,就包含八個識的範圍。
識的自性,是指現在能夠了別所緣境界的作用。能了別的作用稱為識,道理上一切識都能了別,通於一切識,然而前六識的了別義特別明顯,所以偏得此名。若是一類境界能引起作意心所注意它,就能夠產生識的了別作用,這種境界才能成為所緣,稱為所緣境界。例如境界特別可意、粗大,或特別不可愛等,特別的境界容易引發識生,這類境界,才稱為所緣境界。
當這念能緣的心正在了別境界時,稱為現前,現前這一念能緣心名識。若入過去不稱為識,稱為意(即依止),及在未來,未來可以集起,稱為心。因為過去、未來的了別性,並沒有現前。為簡別這個道理,識就稱為現前了別一切境界。若說恆行意與六識身無間滅意,就包含現在過去;若說心,因為心能集起一切諸法種子,就包含現在與未來;只有識一定是指現前了別所緣境界,所以識特別強調現量境(現在的境界)。
Reference([心不相應]行法):
22、時:就是時間。通常分成過去、未來、現在,這也是依於有為法因果上的變化,來假安立。在唯識中,有唯識的三世,即過去、現在、未來。還有道理三世,根據有為法裡面,已生已滅名過去,已生未滅名現在,未生未滅名未來。或是依種子的安立,種子已產生果、已現行,已受用了,稱為過去;如已生尚未受用盡,稱為現在;如果種子還沒有生現行,稱為未來。根據有為法因果的變化,而有種種的安立方法。有一個法,在時間上是盡未來際,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就是真如、佛性、自性、一切法的實相。這是通於過去、現在、未來,無量光、無量壽,時間無量、空間也無量。
23、方:是指空間。有情依止空間,而有種種活動。東、西、南、北,稱為方;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稱為維;方維上下,就成十方。方維上下等處所是色法的分際,人法的依止。此外,每個地方都有十方,每一個點都有十方,方維是由不同角度而假安立,是因緣生法所陳列的地方。如依太陽安立東西南北方時,太陽出來的方向稱為東方,下山的方向稱為西方。佛教戒律裡面,以大殿的位置為準,根據佛像的位置來安立,佛像前面是南方,後面是北方,左邊是東方,右邊是西方。
24、數:就是數量,度量或衡量。數法的數量,譬如說一、二、三、四,或是十、百、千、乃至無量,這也是在有為法上假安立的法,稱為數。
種子起現行,現行非種子
Re: 論法一二三
大眾常用老七來解經智慧之窗 寫: ↑週一 4月 18, 2022 9:58 am 瑜伽師地論(意地第二之一)
丙二、意地(心、意、識)
戊一、正明意相 (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
庚一、自性: 心(8)是指未來,意(7)指過去,識(6)指現在
云何意自性?謂心、意、識。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意,謂恆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彼所依者,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彼所緣者,謂一切法,如其所應。
意的自性,是指心、意、識三種。心、意、與識有何不同?約聲聞教《阿含經》中只安立六識,心、意、識都是相通的,前六轉識,有時說意、有時說識、有時說心。大乘唯識學依其特勝功能來安立,集起名心指第八識;思量名意指第七識;了別名識指前六轉識。
心,是指為一切有漏、有煩惱的種子所隨逐、所依止,也為無漏種子所隨逐所依附的處所。它的體性是能夠「執受」根身、器界、種子。它是如何來的?它是過去生善惡業變異成熟所招感的果報,名阿賴耶識。
思量稱為意,前面已說過。恆審思量即第七識,名恆行意,體性就是末那識。末那識,能恆常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審細思量「我」為性,就其特勝功能,偏得「意」的名稱。又能為諸識依止,也名為「意」,體性即諸識無間過去識,八個識的無間過去識,都稱為無間滅意。以道理而言,心、意都有無間滅意,如《成唯識論》文中詳細說明無間滅意的體相。此處約較粗顯易了的心識來說,只有說六識,所謂眼識乃至意識之無間過去識,稱為六識身無間滅意。
意的第一個意思是思量,思即思慮,量即度量識之緣境,凡有了別,即有思量,因此八個識都有思量的作用。前五識不是常常現行,有因緣才現行,沒有審察思量的作用,故是非恆非審。第六識有思量,唯除五無心位:睡眠、悶絕、入無想定、生無想天,及入滅盡定等五種情況不能現行,故是審而非恆。第八識恆時相續,沒有間斷,但也沒有審察思量,所以是恆而非審。唯第七識恆常審察思量第八阿賴耶識的見分為自內我,具有恆審思量的特性。意的另一個意思是依止,指無間滅意。《成唯識論》說,八個識都有無間滅意,前一剎那識滅是後一剎那識生起的依止,故八識無間過去識都可稱無間滅意。由此可見以意為名,就包含八個識的範圍。
識的自性,是指現在能夠了別所緣境界的作用。能了別的作用稱為識,道理上一切識都能了別,通於一切識,然而前六識的了別義特別明顯,所以偏得此名。若是一類境界能引起作意心所注意它,就能夠產生識的了別作用,這種境界才能成為所緣,稱為所緣境界。例如境界特別可意、粗大,或特別不可愛等,特別的境界容易引發識生,這類境界,才稱為所緣境界。
當這念能緣的心正在了別境界時,稱為現前,現前這一念能緣心名識。若入過去不稱為識,稱為意(即依止),及在未來,未來可以集起,稱為心。因為過去、未來的了別性,並沒有現前。為簡別這個道理,識就稱為現前了別一切境界。若說恆行意與六識身無間滅意,就包含現在過去;若說心,因為心能集起一切諸法種子,就包含現在與未來;只有識一定是指現前了別所緣境界,所以識特別強調現量境(現在的境界)。
Reference([心不相應]行法):
22、時:就是時間。通常分成過去、未來、現在,這也是依於有為法因果上的變化,來假安立。在唯識中,有唯識的三世,即過去、現在、未來。還有道理三世,根據有為法裡面,已生已滅名過去,已生未滅名現在,未生未滅名未來。或是依種子的安立,種子已產生果、已現行,已受用了,稱為過去;如已生尚未受用盡,稱為現在;如果種子還沒有生現行,稱為未來。根據有為法因果的變化,而有種種的安立方法。有一個法,在時間上是盡未來際,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就是真如、佛性、自性、一切法的實相。這是通於過去、現在、未來,無量光、無量壽,時間無量、空間也無量。
23、方:是指空間。有情依止空間,而有種種活動。東、西、南、北,稱為方;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稱為維;方維上下,就成十方。方維上下等處所是色法的分際,人法的依止。此外,每個地方都有十方,每一個點都有十方,方維是由不同角度而假安立,是因緣生法所陳列的地方。如依太陽安立東西南北方時,太陽出來的方向稱為東方,下山的方向稱為西方。佛教戒律裡面,以大殿的位置為準,根據佛像的位置來安立,佛像前面是南方,後面是北方,左邊是東方,右邊是西方。
24、數:就是數量,度量或衡量。數法的數量,譬如說一、二、三、四,或是十、百、千、乃至無量,這也是在有為法上假安立的法,稱為數。
種子起現行,現行非種子
只能跟著一起呼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