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頁 (共 6 頁)
Re: 耳根究竟,五根所不齊,
發表於 : 週五 5月 31, 2024 7:32 pm
由 心開
嗶~
Re: 耳根究竟,五根所不齊,
發表於 : 週五 5月 31, 2024 7:40 pm
由 藍海千尋
鸚鵡聽到了!
Re: 耳根究竟,五根所不齊,
發表於 : 週五 5月 31, 2024 8:38 pm
由 心開
誰聽的?!
Re: 耳根究竟,五根所不齊,
發表於 : 週三 6月 05, 2024 3:59 am
由 大開眼界
心開 寫: ↑週五 5月 24, 2024 2:01 am
耳根究竟,五根所不齊,難怪你修意根一直打字也不成就
用耳根想事情不要用意根想,意根修想出不了纏的!末法只能靠耳根,耳根不會欺騙你(此則圓真實),依耳根不要依意根
如果意根可行的話你為什麼不一直用??應該是一用即了,可是不但沒了,也得不到定,只有耳根可依怙
捨意識而用耳根(捨識用根)不然外道的鞭炮聲為什麼你一點辦法也沒有?!重點就在於耳根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是圓通本根,娑婆世界一定是耳根
了解耳根的重要性後就依耳根來修吧!
《楞嚴經》
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是故當知意入虛妄
楞嚴經清楚說「耳根虛妄」,(乃至
六根皆虛妄)
妳卻鬼扯說「耳根究竟」
那段楞嚴經文 是在講觀世音菩薩用
圓通本根修行, 卻被你胡扯為 用耳根修行
斷章取義, 亂解佛經, 掌嘴
Re: 耳根究竟,五根所不齊,
發表於 : 週三 6月 05, 2024 10:52 am
由 cyc320
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眼根圓通)眾生國土同一法性。(耳根圓通)地獄天宮皆為淨土。(鼻根圓通)有性無性齊成佛道。(舌根圓通)一切煩惱畢竟解脫。(身根圓通)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意根圓通)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圓通本根 )
Re: 耳根究竟,五根所不齊,
發表於 : 週四 6月 06, 2024 4:59 pm
由 心開
耳入虛妄何關汝聞?!聞性非真,汝又何真?!故知汝入虛妄,非耳入虛妄
Re: 耳根究竟,五根所不齊,
發表於 : 週四 6月 06, 2024 5:10 pm
由 寂照世間
心開 寫: ↑週四 6月 06, 2024 4:59 pm
耳入虛妄何關汝聞?!聞性非真,汝又何真?!故知汝入虛妄,非耳入虛妄
別人引經,而你現在是在反經了嗎?
你現在是反對經典的佛說了嗎?
《楞嚴經》
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是故當知意入虛妄
不要學佛學到連聰明智慧都沒有了!
你要引用經文來反駁才對。
Re: 耳根究竟,五根所不齊,
發表於 : 週四 6月 06, 2024 5:12 pm
由 心開
不會佛意
是“汝入虛妄”不是耳入虛妄
那你要引何經反駁
Re: 耳根究竟,五根所不齊,
發表於 : 週四 6月 06, 2024 5:16 pm
由 寂照世間
心開 寫: ↑週四 6月 06, 2024 5:12 pm不會佛意
你會佛意
然後又不解釋經文,你是哪門子的會佛意?
Re: 耳根究竟,五根所不齊,
發表於 : 週四 6月 06, 2024 5:18 pm
由 寂照世間
《楞嚴經》●卷三
復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若從根生,必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若於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虛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嗅聞性。此聞離彼通基二塵,畢竟無體。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云何發明香臭等觸。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若從空出,是聞自當迴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云何知甜苦二相。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若於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云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
沒看懂你在說什麼?
佛說耳入虛妄、眼入虛妄
而你說是汝入虛妄,
沒看懂你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