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頁 (共 25 頁)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5, 2022 10:57 am
由 東正
次草 寫: ↑週五 2月 25, 2022 10:54 am
東正 寫: ↑週五 2月 25, 2022 10:11 am
次草 寫: ↑週五 2月 25, 2022 9:16 am
沒定能自動寂滅嗎
奢摩它等三是三個沒關係的嗎
離心念,離幻覺
您也沒說
嗯嗯,就說隨緣討論了^^
三門全說,就顯得多餘了
當然
若有師兄要討論其餘二法
不才歡喜^^皆共一同討論啊!
次草師兄您問
沒定能“自動”寂滅嗎?
^^
答案是肯定的啊!
本來寂滅
就不是透過思維與行為而結果的...
是法其然爾
所以
經文這樣寫
“便能內發、 寂滅 、輕安 、妙覺
[隨順寂滅境界]”。
這個是隨法而行的
不是取相所緣作意而來的作法
^^
所以我問的
離心念,離幻覺
您一直不談
甚至可以說
佛陀只說禪那就夠了
是這樣嗎
^^
您可以說說看法
不才跟隨您一起討論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5, 2022 11:00 am
由 漫步的犀牛
恆不住 寫: ↑週五 2月 25, 2022 9:55 a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9:04 pm
恆不住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4:27 pm
參話頭
大疑情時
至心光一片
恆不住學友,
這個說法,可以一談。
以下幾個問題,是否請學友釋疑 ?
1. 在
小疑情階段,是有尋有伺嗎 ? 是止、還是觀? 還是止觀並運?
2. 當處在
疑團中,是有尋有伺嗎 ? 是止、還是觀? 還是止觀並運?
3. 從
小疑情轉到疑團的過程中,尋伺的變化如何 ? 是尋先止息? 還是伺先止息? 還是同時止息?
4. 從小疑情轉到疑團的過程中,是否有 "
無尋有伺" 的階段 ?
若有,當際是處在
小疑情階段? 還是
疑團階段?
若沒有,尋伺的變化,是自己操作的? 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
5. 當
心光一片階段,有尋有伺嗎? 這時是止、還是觀? 還是止觀並運?
以上是第一階段的疑問,是否請學友簡單釋疑 !
平安 喜樂
先請問學友怕死嗎?
對人生死的看法?
學此們要先學[大死一番]喔!
學友,
先依序回覆問題 :
Q1.先請問學友怕死嗎?
A: 個人怕死。
Q2.對人生死的看法?
A: 生死是唯一大事。
Q3. 學此們要先學[大死一番]喔!
A:完全理解,但此題不是要學禪宗,而是要釋疑聖默然的箇中疑問。
回到
聖默然的問題,
恆學友,可以針對犀牛提出的各階段尋伺問題,予以釋疑嗎?!
個人希望能聚焦在問題,而
不是橫生枝節而失焦。
平安 喜樂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5, 2022 11:24 am
由 cyc320
六祖法寶壇經 行由品
祖相送直至九江驛邊。祖令上船。五祖把艣自搖。惠能言。請和尚坐。弟子合搖艣。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曰。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5, 2022 11:42 am
由 周善為
次草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8:48 pm
二乘精進沒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
原來永嘉大師也分不清出外道與二乘
明明都是外道
這要怪
六祖也分不清
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諸求二乘人,目以為無作
這要請周大聖人作一首證道歌
如果他慈悲
早將永嘉六祖幹掉
也不會讓次草誤讀一生
這是誰的過
當然是周大聖人不夠慈悲
喜歡看人出糗而已
佛藏經卷下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淨見品第八
[0799b07] 「舍利弗!於未來世當有比丘,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
【是人輕笑如來所說如來所行,如來常於第一義空,恭敬供養常樂是行】,
【是諸比丘輕笑如來所行真際畢竟空法】。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5, 2022 11:47 am
由 周善為
佛藏經卷下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淨見品第八
[0798c09] 「舍利弗!我今明了告汝,【有所得者無有涅槃】。有所得者若有涅槃,是則諸佛不出於世,一切凡夫皆入涅槃。何以故?一切凡夫皆有我見、人見,皆有所得皆是邪見。
[0798c12] 「舍利弗!汝且觀我,幾時成就有所得見非賢聖行,諸佛不與我授記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舍利弗!【我如是行,猶不得記】;【況是癡人但以持戒、多聞、禪定】等,【生我見、人見、眾生見】?舍利弗!我說此人不名行者、不名得者。何以故?舍利弗!【長夜貪著如是邪見,不得滅度】故。
【如是癡人不作是念:『我等何不試行修習無我、人法?我等或得斷眾苦聚】。』舍利弗!【譬如從生盲人,走避惡狗墮深火坑】。舍利弗!【我謂癡人如是修習我見、人見、有所得見】,以是諸見欲望清淨,是人隨所貪著,即以是事欲得涅槃;【我說是人當墮惡道】。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5, 2022 11:50 am
由 周善為
佛藏經卷下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淨見品第八
強入我法,【形是沙門,心是外道】,為盜法人。
何等是樂外道法?所謂【有所得者、我見者、人見者、眾生見者,......是人名為樂外道法】。
0799a20] 「舍利弗!何等是可試者?謂【外道人及樂外道法者】。舍利弗!何等是樂外道法?所謂【有所得者、我見者、人見者、眾生見者】、貪者、邪者、【於自相空法心生疑者】,【受行種種邪虛妄法】,【不能入於第一義空】,【行諸邪道,是人名為樂外道法】。
[0799a26] 「舍利弗!不可試以種種色衣。【若白衣人若著袈裟,有如是不善有所得見,皆名外道】。於我法中出家受戒,是人應試。何以故?【有所得者,於我法中即是邪見】,【是名大賊。一切世間天人中賊】,是名【一切世間怨家、諸佛大賊】。舍利弗!【是邪見人,我則不聽出家受戒】。
[0799b02] 「舍利弗!一切法無我,若人於中不能生忍,【一切法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不能信解】,於我法中所受供養,名為不淨。【是人則是不供養佛、不供養法、不供養僧】。強入我法,【形是沙門,心是外道】,為盜法人。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5, 2022 11:59 am
由 cyc320
由 新老怪 » 週五 2月 25, 2022 9:13 am
●如來藏:
即眾生同具 本覺之性體。
此性隱沒而不顯現,只是含藏 在眾生心中,所以稱作如來藏。
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即藏性之德相。
本無去來,叫作常住。
不屬迷悟,叫作妙明。
本無生滅,叫作不動。
無處不遍,叫作周圓。
含這四種德相,就稱為妙真如性。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5, 2022 1:05 pm
由 次草
「舍利弗!一切法無我,若人於中不能生忍,【一切法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不能信解】,於我法中所受供養,名為不淨。【是人則是不供養佛、不供養法、不供養僧】。強入我法,【形是沙門,心是外道】,為盜法人。
四果的定義為何
沙門全是四果嗎
外道與佛法差別
外道不能正斷煩惱
四無色定期滿還會轉生三惡道
四果必定證阿羅漢
從須陀桓就不再轉生惡道
佛法基本常識要弄懂
才不會將二乘看成外道
滅盡定從善法得
有滅盡煩惱為阿羅漢
有不滅盡煩惱只滅心心數法,煩惱未盡者在次第中
就是經文說的別成二乘
二乘以外只能學到非想處定
這是基本常識
歡迎推翻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5, 2022 3:14 pm
由 周善為
《佛藏經卷下》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淨見品第八
【有所得者無有涅槃】
【我謂癡人如是修習我見、人見、有所得見】
以是諸見欲望清淨,是人隨所貪著,
即以是事欲得涅槃;【我說是人當墮惡道】
【有所得者、我見者、人見者、眾生見者】
貪者、邪者、於自相空法心生疑者,
受行種種邪虛妄法,【不能入於第一義空】
【行諸邪道,是人名為樂外道法】
若白衣人若著袈裟,
【有如是不善有所得見,皆名外道】
【有所得者,於我法中即是邪見】
【是名大賊。一切世間天人中賊】
【是名一切世間怨家、諸佛大賊】
【一切法無我,若人於中不能生忍】
【一切法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不能信解】
於我法中所受供養,名為不淨,
【是人則是不供養佛、不供養法、不供養僧】
強入我法,【形是沙門,心是外道】,為盜法人
==========================================
這段《佛藏經》重點在於:
【有所得者,無有涅槃】
【有所得者,名為樂外道法】
【有所得見,皆名外道】
【有所得者,即是邪見】
【一切法無我,若人於中不能生忍】者,
【一切法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不能信解】者,
【即是邪見】、【皆名外道】,即是【有所得者】。
如何是【有所得者】、【有所得見】?
如次草大德說:「滅盡定是無漏」,意謂:
「滅盡定」法有自性,「無漏」法有自性。
這就是【有所得見】,次草大德就是【有所得者】。
何以故?若「滅盡定」法、「無漏」法,皆有自性,
「滅盡定」決定是「無漏」法,
修「無漏」法決定「成阿羅漢」,
則【世間一切諸修學人】早已證「成阿羅漢」。
故知,「滅盡定是無漏」,即是【有所得見】,
次草大德的心態,即是【有所得者】。
次草大德就是【於一切法無我,不能生忍】者,
於【一切法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不能信解】者,
次草大德雖然不是【沙門】形象,但【心是外道】!!
以上《佛藏經》文壓根並未提及聲聞四果!
次草大德請勿將聲聞四果當作幌子,混淆視聽!
您這是邪曲心,不是直心!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5, 2022 3:31 pm
由 妙吉祥如意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9:04 pm
恆不住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4:27 pm
參話頭
大疑情時
至心光一片
恆不住學友,
這個說法,可以一談。
以下幾個問題,是否請學友釋疑 ?
1. 在
小疑情階段,是有尋有伺嗎 ? 是止、還是觀? 還是止觀並運?
2. 當處在
疑團中,是有尋有伺嗎 ? 是止、還是觀? 還是止觀並運?
3. 從
小疑情轉到疑團的過程中,尋伺的變化如何 ? 是尋先止息? 還是伺先止息? 還是同時止息?
4. 從小疑情轉到疑團的過程中,是否有 "
無尋有伺" 的階段 ?
若有,當際是處在
小疑情階段? 還是
疑團階段?
若沒有,尋伺的變化,是自己操作的? 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
5. 當
心光一片階段,有尋有伺嗎? 這時是止、還是觀? 還是止觀並運?
以上是第一階段的疑問,是否請學友簡單釋疑 !
平安 喜樂
雜阿含347經:
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
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
須深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禪宗五祖曰: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