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9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Viirya 寫: 週日 10月 20, 2024 7:09 pm 玄奘大師所翻譯的心經稱
是諸法空相

只是相且其性為空
是諸法空相,就是講有漏法回歸無漏實相。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cyc320
文章: 255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文章 cyc320 »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就是講有漏法回歸無漏實相 ,稱名「超越時空之真理現象」,異名「中道不二」
Sherlock
文章: 1069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文章 Sherlock »

問:想蘊與想心所(五遍行)

GPT-4o
**想蘊**與**想心所**都是佛教對心識活動的不同分析方式,兩者在範疇和功能上有些區別,但也有相互關聯。理解這兩者的異同需要了解五蘊系統和心所法在佛教心理學中的作用。

### 1. 想蘊的概念
**想蘊**(梵文:Saṃjñā-skandha)是五蘊之一,五蘊是佛教對眾生身心組成的基本分析框架,分為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想蘊**主要指**辨別與認識**的功能,包含對外境的感知、判斷和標識。例如,我們看見一棵樹,通過想蘊來分辨這是一棵樹,而不是石頭或其他東西。

想蘊具體的作用包括:
- **標記**:為感知的對象(如聲音、顏色、形狀等)賦予名稱或標籤。
- **認知**:根據過去的經驗進行辨別,並識別事物的性質。
- **分類**:將外界的感官信息分門別類,歸納為特定的對象或概念。

想蘊在日常生活中表現為人類對外部世界的識別和理解,例如看到一個形象後判定這是「房子」、「人」、「樹」等。這一過程與記憶和過去經驗密切相關,想蘊是我們能夠理解和交流現實世界的重要心理功能。

### 2. 想心所的概念
**想心所**(梵文:Saṃjñā-caitasika)是心所法的一種,屬於五十多種心所中的一個具體分類。**心所法**是佛教心理學(尤其是阿毘達摩系統)對心的活動進行更細緻的分析,將心的不同功能和作用分解為許多具體的心所法。這些心所法分別與心王(即心識本身)同時運作,協同發揮各種心理功能。

**想心所**的功能與想蘊相似,主要是**辨別和認識事物**。想心所伴隨著心識的活動而生起,具體體現為對事物的分別和認識。例如,在某個意識活動中,想心所會協助識心(識蘊)來認知事物並賦予它一個名稱或概念。

想心所具體作用:
- **辨識對象**:當外界對象接觸到我們的感官時,想心所幫助心識分辨和識別該對象是什麼。
- **記憶標記**:想心所基於過去的經驗,將當前的感官對象與過去的認知進行匹配,並標記它們。

### 3. 想蘊與想心所的關聯與區別

#### (1) **範疇**
- **想蘊**:屬於五蘊系統中的一部分,涵蓋的是整體心理活動的一個側面,側重於總體的認知功能。五蘊分析的是眾生的整體身心結構,想蘊則是其中的認知功能,與受蘊、行蘊、識蘊共同構成人的心理活動。
- **想心所**:屬於阿毘達摩對心的詳細分類,專門指心理活動中與心識同時運作的一個具體功能。心所法分析的是每個心理過程中具體的心識成分,而想心所就是其中一個負責辨別和認識的成分。

#### (2) **功能**
- **想蘊**:在五蘊系統中,想蘊負責對整體外界現象的辨別和認知,涵蓋了所有感官信息的處理、標記與分類,這是一種宏觀的、綜合的功能。想蘊與識蘊等其他蘊相互配合,共同構成整體的認知活動。
- **想心所**:是心所法中一個具體的心理功能,它在每一個心識活動中運作,協助心識進行辨別和認知。想心所是較微細的心識成分,在每一次心念中與其他心所法一起運作。

#### (3) **運作層次**
- **想蘊**可以視為一個總體的心理功能,涵蓋整體認知過程中的辨別、分類和標記作用,與五蘊中的其他蘊一起構成我們對世界的感知。
- **想心所**則是一個更微細的心所法,它伴隨著每一次心識的活動而運作,與其他心所法一起影響特定時刻的心念活動。


### 4. 想蘊與想心所的相輔相成
雖然想蘊和想心所在範疇上有所不同,但它們在心理過程中是密切相關的。在實際的認知活動中,想蘊作為五蘊之一,代表了人類總體上的認知與辨別過程,而想心所則是這一過程中具體運作的心識成分。想蘊依靠想心所的運作來實現對外界的認識,而想心所也為每一次的心識活動提供必要的辨別和記憶功能。

---

### 總結
**想蘊**與**想心所**雖然都涉及到對外界現象的辨別與認識,但它們的範疇和功能有所不同。想蘊是五蘊之一,涵蓋的是眾生整體的辨別與認知過程,而想心所是心所法中的一個具體成分,專門負責在每一個心念中進行辨別與標記。兩者相輔相成,構成了我們日常的感知與認識活動。

大進化二 The Ongoingness II 曾坤章 博士 Dr.Joseph Tsen

更深入研究量子力學的纏繞現象,美國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與超弦理論家Brian Green,同時也是哥倫比亞大學弦論、宇宙學和天體粒子研究中心 ISCAP的教授,在National Geographic的節目Beyond The Cosmos: Quantum Leap利用物象化以及比喻來描述量子纏繞的概念,淺顯易懂的將科學理論介紹給觀眾們,以下附上節目影片與TED的演講:

Beyond The Cosmos: Quantum Leap:量子躍遷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


Third eye(第三眼)-----觀察---訊息---立體全相(全息影像)---崩陷---實相化(成為事實)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Viirya
文章: 313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文章 Viirya »

想蘊在受蘊之後
應會受到受蘊作用結果的影響
想蘊的輸入與輸出須更往前推?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9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一 10月 07, 2024 1:02 pm 佛教探究(心)的流轉科學觀,唯識三能變,簡單明了講,就是:
三能變:此(心)落入凡夫阿賴耶等八識之三種功能延伸變化。

一能變、人命第八阿賴耶識功能作用
二能變、人命第七末那識功能作用
三能變、人命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功能作用。

人命八識之成就,即是藉由五蘊熏習,依止異熟種子為緣生基礎。
唯識三能變(阿賴耶、末那、六識)所論述不離此法義。
唯識三能變~~
第一能變,是從異熟種子,經熏習而成就出阿賴耶識。凡夫八識,生命活動基因延續,自此而建立。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Viirya
文章: 313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文章 Viirya »

種子分有漏和無漏兩類
與各種煩惱結合.亦帶雜染性的種子屬有漏
無執.不受煩惱雜染影響.純善清淨的種子稱無漏

有漏種子又分名言種子及業種子
名言種子又稱等流習氣
業種子又稱異熟習氣
習氣是種子的異名.種子經熏習所生所長.故名習氣

名言種子又再分表義名言種子及顯境名言種子
業種子別名有支習氣.以能酬引三有之因故

是故異熟習氣(種子)即是指業種子
Sherlock
文章: 1069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文章 Sherlock »

問:行蘊(行陰)與第七識末那識關聯

GPT-4o
在佛教的阿毘達摩(Abhidharma)及唯識學中,**行蘊**(或稱**行陰**)和**第七識**(**末那識**)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這種關聯主要體現在「心行」與「意識」的層次上。為了更清楚地解釋這個關係,我們先了解這兩個概念的基本定義:

### 1. 行蘊(行陰)
在五蘊(色、受、想、行、識)中,**行蘊**代表一切造作和意志活動,包含所有的心所(心行)和心的活動,除了受、想之外的所有心所都歸入行蘊。具體包括善、不善、無記的心行、意志、慾望、推動行為的力量等。行蘊的特性是「造作」或「推動」,也就是驅使身、口、意進行活動的力量。

### 2. 第七識(末那識)
在唯識學中,阿賴耶識(第八識)是潛在的種子和一切經驗的根本,而**末那識**(第七識)則是我執的根源。末那識執持阿賴耶識為「我」,是我執的根本原因之一,與煩惱相應。它是一種微細的、持續不斷的識,專門進行「我見」的活動,執著於我與我所。

---

### 行蘊與末那識的關聯
行蘊和末那識的關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 **行蘊中的造作與我執的交互**:
行蘊涵蓋了所有的意志活動和心理造作,這其中包括了「我執」的形成和延續。末那識執持阿賴耶識為我,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潛在的執著,而這種執著會推動其他心行和造作,成為行蘊的一部分。因此,末那識作為我執的根源,推動著行蘊中的種種心行活動。

2. **末那識的隱秘運作**:
末那識的運作是潛在且持續的,不是顯現於日常意識的表層,但它卻持續影響著行蘊的活動。當我們以「我」的概念看待世界時,這種「我執」實際上就是末那識在運作,並且通過行蘊體現為各種行為和思想的造作。


3. **行蘊中的煩惱與末那識的相應**:
行蘊中包含煩惱心所,例如貪、瞋、痴等,而末那識因為我執,往往與這些煩惱心所相應。這使得行蘊中的造作行為多帶有我執的特性,繼而加深了輪迴的苦果。

總結來說,**行蘊**是心的造作活動的集合,包含了我執和意志,而**末那識**則是我執的根源,與行蘊中的造作和心理活動相應運作。末那識通過我執影響行蘊,使得人在行為和心理上被「我」的觀念所束縛。

問:末那識與思心所

GPT-4o
**末那識**與**思心所**是佛教心理學中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它們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末那識是識的一種層次,而思心所是心所法的一部分。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有助於明白佛教關於心識運作的深層次分析。

### 1. 末那識的概念
**末那識**(梵文:Manas-vijñāna),又稱**第七識**,是唯識學派中的一個重要識,它有別於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識)和第八識(阿賴耶識)。末那識主要負責**我執**,即將阿賴耶識中所含的種子錯誤地認知為「我」。因此,末那識常常與「**我執**」或「**我見**」相關聯,具備一種常見的錯誤認知,即執著於主觀的「我」或「自我」。

末那識的主要特性:
- **恒常運作**:末那識是持續運作的,不像前六識只在感官接觸外境時才運作。
- **我執**:它主要的功能是以阿賴耶識為對象,執著為「我」,這種錯誤的認知是眾生輪迴和煩惱的根源。
- **潛在意識活動**:末那識經常被視為潛在的自我意識活動,深層的執著與煩惱根源都隱含在這個層次上。

### 2. 思心所的概念
**思心所**(梵文:Cetanā-caitasika)是佛教心所法中重要的一個,屬於「五遍行心所」(五個遍行心所是與每一個心識活動都相伴隨的心所)。思心所的主要功能是**策劃、推動和意圖**,它在每一個心念活動中負責推動心識的行動或決策。思心所的功能類似於意志力或意向,它驅動眾生進行各種心身活動。

思心所的主要作用:
- **策劃活動**:思心所是心理活動的推動力,它使得心識活動能夠決定採取什麼行為或進行什麼思想。
- **造業**:思心所推動的行為會形成「業」,因為每一個心識活動背後都有意圖,這些意圖會產生善業或惡業。
- **遍行心所**:思心所隨著每一次的心識活動同時出現,無論是善念、惡念還是無記念,它都伴隨在其中,推動每一個意識的決策。

### 3. 末那識與思心所的關聯

#### (1) 末那識的「我執」與思心所的推動
末那識以阿賴耶識中的種子為對象,持續地執著於「我」,這種根深蒂固的「我執」會影響思心所的運作。因為末那識時時在無明狀態下認為「我」是真實的,因此它會推動思心所去策劃與「我」有關的活動。這種思心所推動下的活動大多與個人的欲望、煩惱以及對「自我」的保護有關。

例如:
- 末那識會產生對「我」的錯誤執著,進而通過思心所推動一個人做出種種行為來保護或增強這個「我」。這些行為可能是貪婪、自私或嫉妒等,這些都是源於我執而被思心所推動的結果。

#### (2) 思心所的造業功能與末那識的作用
思心所不僅僅是推動心識行為的力量,它還負責生成**業力**。因為思心所推動心識的活動,這些活動的意圖和結果會累積成業,而末那識的「我執」是業力形成的重要根源之一。

當末那識執著於「我」,並在每一個心念活動中推動思心所進行帶有我執的行為時,這些行為會形成深刻的**業**。這些業力會進一步影響第八識(阿賴耶識)中的種子,從而在未來的輪迴中不斷產生相應的果報。

#### (3) 思心所與末那識的同時運作
在每一個心識活動中,**思心所**與**末那識**可以同時運作。末那識作為一種深層的自我意識,會影響表層的心識活動。思心所推動心識的每一個行為,而這些行為很大程度上受到末那識的「我執」影響。

舉個例子:當一個人受到他人的批評時,末那識會認為這是在攻擊「我」,這時思心所可能會推動人去產生防衛、反擊甚至是報復的行為。這樣的行為背後根源是末那識的「我執」,而思心所則具體負責推動這些行為的發生。

### 4. 總結
- **末那識**是第七識,主要負責執著「我」,它是佛教中眾生輪迴和煩惱的重要根源。末那識持續地錯誤認知阿賴耶識的種子為「我」,並以此執著為根本。
- **思心所**是心所法的一部分,負責推動每一個心念活動,並在推動的過程中形成業力。思心所在每一個心理活動中都起到推動的作用,無論是善業還是惡業,都是由思心所推動的。

**末那識**中的「我執」會影響**思心所**的運作,使得思心所推動心識活動時往往帶有自我中心的取向,從而導致更多的煩惱與業力的積累。

捨念清淨(共外道)
+唯識實性
+二空真如
雖不中亦不遠矣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頭像
圓證बुद्ध
文章: 52
註冊時間: 週三 7月 26, 2023 7:28 am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文章 圓證बुद्ध »

行蘊真的不是第七識末那識,漢傳大藏經裡沒有就是沒有。要不請各位把生與滅滅掉,滅掉我執(無我)就能滅掉行蘊裡的 ??????????
〝圓證बुद्ध〞說能證入〝滅盡定〞不是沒有呼吸,也不是練憋氣停止呼吸。 ...... 直到了第七日中的第七夜,夜睹明星而悟道,悟得三明六通與四聖諦,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cyc320
文章: 255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文章 cyc320 »

種子分有漏和無漏兩類
與各種煩惱結合.亦帶雜染性的種子屬有漏 (有為法)
無執.不受煩惱雜染影響.純善清淨的種子稱無漏 (無為法)

有漏種子又分名言種子及業種子
名言種子又稱等流習氣 (無明實性)
業種子又稱異熟習氣 (異熟識)
習氣是種子的異名.種子經熏習所生所長.故名習氣 (周而復始)

名言種子又再分表義名言種子 (世俗諦)及顯境名言種子 (名言無實性)
業種子別名有支習氣.以能酬引三有之因故 (業因)

是故異熟習氣(種子)即是指業種子 (一切種子識)
蔡葉
文章: 384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8, 2021 8:33 pm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文章 蔡葉 »

妙吉祥如意 寫: 週日 10月 20, 2024 11:34 pm 是諸法空相,就是講有漏法回歸無漏實相。

.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