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頁 (共 8 頁)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發表於 : 週一 1月 27, 2025 11:59 am
cyc320
所謂佛法重點在講中道不二,若換個方式說:不落真、假二邊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發表於 : 週一 1月 27, 2025 2:57 pm
藍海千尋
不落真、假二邊
如來法身真實有.求真都來不及.說什:不落真?

大經:應貪愛之.

因為你的真不真.才會與假相對而言:不落真、假二邊.

生死即涅槃......應貪求涅槃.而不是:不落生死、涅槃二邊.

對於"不二".誤解太深.或被導入歧途所致!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發表於 : 週一 1月 27, 2025 9:43 pm
心開
中道能入大般涅槃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發表於 : 週一 1月 27, 2025 9:46 pm
藍海千尋
中道能入大般
中道觀智能為見佛性作因緣。

‘’中道‘’只是成佛路上的墊腳石。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發表於 : 週一 1月 27, 2025 9:47 pm
心開
中道者名佛,佛名大般涅槃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發表於 : 週一 1月 27, 2025 9:49 pm
藍海千尋
中道者名佛,佛名大般涅槃
中道觀智能為見佛性(成佛)作因緣故名佛性。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發表於 : 週一 1月 27, 2025 9:52 pm
藍海千尋
『以何故名佛性?』者,善男子!佛性者,即是一切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道種子。

那個“義”字是關鍵。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發表於 : 週一 1月 27, 2025 9:52 pm
心開
有忍辱草,牛食之出醍醐,諮問大般涅槃經則見佛性,

諮問涅槃經中道義則見佛性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發表於 : 週一 1月 27, 2025 9:56 pm
藍海千尋
「善男子!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則出醍醐。更有異草,牛若食者,則無醍醐,雖無醍醐,不可說言雪山之中無忍辱草。佛性亦爾,雪山者名為如來,忍辱草者名大涅槃,異草者十二部經,眾生若能聽受諮啟大般涅槃,則見佛性。...

忍辱草唯雪山有....佛性(大涅槃)唯佛有。

牛喻眾生。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發表於 : 週一 1月 27, 2025 9:58 pm
心開

代碼: 選擇全部

眾生若能聽受諮啟大般涅槃,則見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