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10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9:39 am 一切種子阿陀那識與異熟識,在佛教法義上有何差異!?
阿陀那識是從宇宙創生宏觀講。
異熟識則是從個人心識運作講。

佛法是屬於探究創生實相真理的實證科學,是人類一切科學中最高級的科學,非常有邏輯性。
轉貼自莫讓玄奘法相宗失傳。

成唯識論
此意差別,略有三種:
一補特伽羅我見相應。(彼♥緣第八阿賴耶識)
二法我見相應。(彼♥緣第九阿陀那識,此處稱異熟識)
三平等性智相應。(彼♥緣第十無垢異熟識,即是庵摩羅佛智)
初通一切異生相續,二乘有學、七地以前一類菩薩,有漏心位,彼緣阿賴耶識起補特伽羅我見
次通一切異生、聲聞、獨覺相續,一切菩薩法空智果不現前位,彼緣異熟識起法我見
後通一切如來相續,菩薩見道及修道中,法空智果現在前位,彼緣無垢異熟識等,起平等性智。

以上成唯識論內文,可更明確正名,玄奘法相宗,是執有漏九識+第十無漏佛智(庵摩羅智,或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10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轉貼自莫讓玄奘法相宗失傳。

成唯識論
[0013c25]
第八阿賴耶名(凡夫我見)過失重故最初捨故此中偏說。
第九異熟識體(法住智)菩薩將得菩提時捨。聲聞獨覺入無餘依涅槃時捨。
第十無垢識體(涅槃智)無有捨時。

第八阿賴耶識,乃凡夫識用,
第九異熟識(又稱阿陀那識),乃菩薩法住智(般若)。
第十無垢識(即是庵摩羅智果),為佛智。

那麼一共幾識!?
若有人硬拗八識,是犯了嚴重錯誤,即是高推凡夫阿賴耶識,與菩薩、諸佛之證果混淆不清,讓甚深佛法、法相之倫理產生嚴重錯亂,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次草 »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9:31 am
次草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9:23 a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9:15 am
次草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8:49 a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8:18 am
次草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7:05 am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

==
經文最先提到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
後面的此識不是指這最初一切種子心識嗎
沒錯,一切種子即是如來藏識,若從創生境界理論講,稱呼為阿陀那識
可若從個人修佛現量講,證入一切種子阿陀那識境界,大乘菩提薩剁彼心生起之識用,則稱異熟識。
.
所以異熟識是十二因緣那一支
明示一下吧
當然是行支所攝……
大乘菩薩現觀十二緣起法,證入一切種子阿陀那識(行支),菩薩摩訶薩彼心當下即稱異熟識。
宗鏡錄77卷
華嚴經云。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
何以故。隨事貪欲。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捨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
大集經云。十二因緣。一人一念。悉皆具足。但隨一境。一念起處。無不具足。且如眼見色。不了名無明。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色共識行即名色。六處生貪名六入。色與眼作對名觸。領納名受。於色纏綿名愛。想色相名取。念色心起名有。心生名生。心滅名死。乃至意思法。亦復如是。一日一夜。凡起幾念。念念織幾十二因緣。成六趣無窮之生死。是以生死無體。全是如來藏。第一義心。迷悟昇沈了不可得。輔行記云。十二因緣。

==
心是識。事是行。
識怎會擺在行支
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
妙大德所解與此二經所說
無法相應
一心流轉於創生之各層次境界,所以,才有唯識法相(隨義各別)之相關立名稱呼……
十二緣起行支,是宇宙創生之大事,此中即是講有漏(心)的初期流轉階段。
十二緣起第三支,既然已經確定為個人阿賴耶識,那麼十二緣起第二支,當然是生成攝持個人阿賴耶識的阿陀那識, (行支)即是代表此一切種子緣生宇宙萬物生命之開展階段,這個道理非常簡單,有什麼好質疑的!?

解深密經
廣慧!
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
行是造作
所以經文說是事,是生愛惡
法住智怎麽會納入行支
法住智會生愛惡嗎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10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成唯識論
此意差別,略有三種:
一補特伽羅我見相應。(彼♥緣第八阿賴耶識)
二法我見相應。(彼♥緣第九阿陀那識,此處稱異熟識)
三平等性智相應。(彼♥緣第十無垢異熟識,即是庵摩羅佛智)
————————
從以上論文可印證,為何解深密經,不用第七末那識,而直接用(心)來代表的佛法奧秘了。

解深密經
廣慧!若諸菩薩於內各別如實,
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9
不見阿賴耶﹐不見阿賴耶識;8
不見積集不見心(此指第七末那意);7
不見眼色及眼識;
不見耳聲及耳識;
不見鼻香及鼻識;
不見舌味及舌識;
不見身觸及身識;
不見意法及意識。
是名勝義善巧菩薩﹐如來施設彼為勝義善巧菩薩。
廣慧!齊此名為於心﹑意﹑識一切秘密善巧菩薩﹐如來齊此施設彼為於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

此一心,其實就隱藏在(意)中。中文造字,意為心之音,良有以也。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10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次草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10:04 am 心是識。事是行。
識怎會擺在行支
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
妙大德所解與此二經所說
無法相應
行是造作
所以經文說是事,是生愛惡
法住智怎麽會納入行支
法住智會生愛惡嗎
你將十二緣起法的第一無始無明發動的緣起之(行),與所謂阿賴耶識發動的第二無明緣起之(行),完全搞混亂……
自己去研讀參考,玄奘翻譯的(緣起殊勝法門經)吧!!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10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次草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9:23 a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9:15 am
次草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8:49 a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8:18 am
次草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7:05 am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

==
經文最先提到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
後面的此識不是指這最初一切種子心識嗎
沒錯,一切種子即是如來藏識,若從創生境界理論講,稱呼為阿陀那識
可若從個人修佛現量講,證入一切種子阿陀那識境界,大乘菩提薩剁彼心生起之識用,則稱異熟識。
.
所以異熟識是十二因緣那一支
明示一下吧
當然是行支所攝……
大乘菩薩現觀十二緣起法,證入一切種子阿陀那識(行支),菩薩摩訶薩彼心當下即稱異熟識。
宗鏡錄77卷
華嚴經云。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
何以故。隨事貪欲。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捨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
大集經云。十二因緣。一人一念。悉皆具足。但隨一境。一念起處。無不具足。且如眼見色。不了名無明。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色共識行即名色。六處生貪名六入。色與眼作對名觸。領納名受。於色纏綿名愛。想色相名取。念色心起名有。心生名生。心滅名死。乃至意思法。亦復如是。一日一夜。凡起幾念。念念織幾十二因緣。成六趣無窮之生死。是以生死無體。全是如來藏。第一義心。迷悟昇沈了不可得。輔行記云。十二因緣。

==
心是識。事是行。
識怎會擺在行支
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
妙大德所解與此二經所說
無法相應
是你腦筋轉不過來。
請問,阿賴耶識識為十二緣起第三支,那麼緣生、執持一切阿賴耶識的一切種子阿陀那識,要放哪裡!?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次草 »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10:47 am
次草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9:23 a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9:15 am
次草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8:49 a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8:18 am
次草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7:05 am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

==
經文最先提到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
後面的此識不是指這最初一切種子心識嗎
沒錯,一切種子即是如來藏識,若從創生境界理論講,稱呼為阿陀那識
可若從個人修佛現量講,證入一切種子阿陀那識境界,大乘菩提薩剁彼心生起之識用,則稱異熟識。
.
所以異熟識是十二因緣那一支
明示一下吧
當然是行支所攝……
大乘菩薩現觀十二緣起法,證入一切種子阿陀那識(行支),菩薩摩訶薩彼心當下即稱異熟識。
宗鏡錄77卷
華嚴經云。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
何以故。隨事貪欲。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捨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
大集經云。十二因緣。一人一念。悉皆具足。但隨一境。一念起處。無不具足。且如眼見色。不了名無明。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色共識行即名色。六處生貪名六入。色與眼作對名觸。領納名受。於色纏綿名愛。想色相名取。念色心起名有。心生名生。心滅名死。乃至意思法。亦復如是。一日一夜。凡起幾念。念念織幾十二因緣。成六趣無窮之生死。是以生死無體。全是如來藏。第一義心。迷悟昇沈了不可得。輔行記云。十二因緣。

==
心是識。事是行。
識怎會擺在行支
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
妙大德所解與此二經所說
無法相應
是你腦筋轉不過來。
請問,阿賴耶識識為十二緣起第三支,那麼緣生、執持一切阿賴耶識的一切種子阿陀那識,要放哪裡!?
.
識就在識支
是您太會轉了
能不能與經文相應
自己要再三思惟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10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次草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12:15 p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10:47 am
次草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9:23 a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9:15 am
次草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8:49 a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8:18 am
次草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7:05 am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

==
經文最先提到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
後面的此識不是指這最初一切種子心識嗎
沒錯,一切種子即是如來藏識,若從創生境界理論講,稱呼為阿陀那識
可若從個人修佛現量講,證入一切種子阿陀那識境界,大乘菩提薩剁彼心生起之識用,則稱異熟識。
.
所以異熟識是十二因緣那一支
明示一下吧
當然是行支所攝……
大乘菩薩現觀十二緣起法,證入一切種子阿陀那識(行支),菩薩摩訶薩彼心當下即稱異熟識。
宗鏡錄77卷
華嚴經云。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
何以故。隨事貪欲。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捨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
大集經云。十二因緣。一人一念。悉皆具足。但隨一境。一念起處。無不具足。且如眼見色。不了名無明。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色共識行即名色。六處生貪名六入。色與眼作對名觸。領納名受。於色纏綿名愛。想色相名取。念色心起名有。心生名生。心滅名死。乃至意思法。亦復如是。一日一夜。凡起幾念。念念織幾十二因緣。成六趣無窮之生死。是以生死無體。全是如來藏。第一義心。迷悟昇沈了不可得。輔行記云。十二因緣。

==
心是識。事是行。
識怎會擺在行支
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
妙大德所解與此二經所說
無法相應
是你腦筋轉不過來。
請問,阿賴耶識識為十二緣起第三支,那麼緣生、執持一切阿賴耶識的一切種子阿陀那識,要放哪裡!?
.
識就在識支
是您太會轉了
能不能與經文相應
自己要再三思惟
識就在識支!?
那麼經文這句(齊識而返,不能過彼),又再講什麼!?
我看你連佛教十二緣起法開示什麼法義,都摸不著邊!!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Viirya
文章: 2896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Viirya »

瞭解特徵.功能與過失.
配合止觀修行.梳理.整頓.
依據解深密經.執持一切有色諸根的以阿陀那命其名.正受生時.阿陀那識能生取陰..
頭像
大開眼界
文章: 1663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大開眼界 »

恆不住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5:06 pm 就按照您引兩部經。
1.《大寶積經》云:名色的名是指:受.想.思.觸.作意
經云這個[名]不是第七識,這個您同意吧?

佛經說:「」即是第七識

《大方等大集經》意行者 名爲想.受
《坐禪三昧經》痛.想意法繫屬故。是名意行

      (痛=受)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舍利子説
亦名意行意業亦名意行。想.思亦名意行


佛經清楚說 受.想.思 皆是意行。繫屬於第七識)
受.想.思也是「」的範圍,
這說明,「名」=「意行」=「意」第七識

你說,佛經說「名」不是第七識.
這完全是你自己在胡扯.

受.想.思=名=意行=意(第七識).......這才是真正佛經所說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