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濟禪師法語

非心非佛
文章: 744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7, 2023 12:06 pm

臨濟禪師法語

文章 非心非佛 »

臨濟禪師圓寂時,說了一個偈子:
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
離相離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須磨。
=========================
末學解釋一下這段偈子:
「沿流不止問如何」
沿流就是煩惱之流,煩惱像流水一樣,止不住該怎麼辦?
這個是修行人很常問的問題,你如果是一個教下的修學者,當然就有很多法門可以對治煩惱,無論是念佛、持咒、觀想、白骨觀、四念處等等,但是如果你是一個禪門的修學者,就不應該把那些對治法當做解脫的終極修學,短暫的對治並無不可,也就是稍微對治一下煩惱再來參禪,有時候會更上手,如果你把對治法當做終極修學,這樣以妄修妄,成佛的時間會拉的更長,當然,禪不是每個人都能領受,是適合根器比較利的眾生,對於中下根,還是需要以對治法來當做終極修學,接著下一句,臨濟就告訴你,面對煩惱該怎麼辦?
「真照無邊說似他」
自性的光明就是"真照",這"真照",不是說煩惱來了,自性的光明就不見了,就像烏雲遮住了太陽,並不是太陽不見了,而是太陽原本一直就在,只要你領悟了佛性一直都在,那麼煩惱的來去,都非干自性光明能無邊遍照的事實。
煩惱只是妄用之下的產物,只要你能明見自性,那些煩惱當下都轉為自性的妙用,所以你根本不需要去除煩惱,這妄用還是沒有離開你的佛性,所以不是離開現有的用上,另外去了悟佛性,你要了悟佛性,沒有離開當下,就從妄用的當下親見佛性。
我們常說佛性遍一切處,這遍一切處就是"真照無邊",所以就算你有煩惱,佛性還是遍一切處,它原本就是沒有障礙,今天你是誤以為有障礙,誤以為實有個煩惱來去,這樣的迷惑讓你以為佛性不見了,今天善知識站出來,直指你正在說話的,正在吃飯的,正在走路的,那個就是!
禪師用"直指"的方式,就是"說似他",雖然直指給你,但是你要懂的承擔,所以後面下一句就說了:
「離相離名人不禀」
當下已經就是離相、離名的狀態了,不是經過一番修為才離相、離名,我們必須先有這概念,你只需要認出它來,而不是把離相、離名當做是次第的修學功夫。
諸位要有一個概念,禪是無處不圓滿的,佛性呈現的,就是處處圓滿,本不執著,本不起妄,是你誤會眼前有障礙,不要一直再灌輸自己,有煩惱、有障礙,那些煩惱、障礙只是夢中幻化,只要你醒來,都沒那回事的。
所以現前就是離相、離名,只是你不肯承擔,這不肯承擔就是"人不稟",也就是已經直指給你了,你還是沒辦法承擔,那該怎麼辦呢?接下來下一句:
「吹毛用了急須磨」
"吹毛"就是鋒利的寶劍,形容一把銳利的寶劍,就算一根羽毛掉在劍上也能夠砍斷,也就是智慧的寶劍,只要夠銳利,當下就能砍斷無明,如果在直指的當下,你還是不能了悟佛性,那你就要一再的反觀自照,看自己還有那裏知見有問題,把錯誤的知見,一個一個解決掉,你要加油啊,時間是不等人的,人生無常,一下子就老了,能夠砍斷無明的寶劍,要趕快磨了。
Sherlock
文章: 125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臨濟禪師法語

文章 Sherlock »

十方諸佛都做的兩件事

性相空寂(中道實相)

1和光同塵2證得無生
佛告大慧。覺人法無我。了知二障。離二種死。斷二煩惱。是名佛之知覺。聲聞緣覺得此法者。亦名為佛。以是因緣故我說一乘。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善知二無我。二障煩惱斷。永離二種死。是名佛知覺。
藍海千尋
文章: 6069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臨濟禪師法語

文章 藍海千尋 »

中道怎會是實相?

實相無相。

空性即體性乃無相,是故空性即是實相。

‘’中道‘’只能為返回空性(實相)作因緣。

‘’中道觀智‘’能為證空作因緣故假稱中道實相。

再說一次,眾生返見的本來面目(實相)就是空性(無相)。
Viirya
文章: 3442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臨濟禪師法語

文章 Viirya »

大乘以心性為宗 稱摩訶衍
心性具有覺性
也以維持在正等正覺的狀態為無上
這份覺性無相.無不相
那份覺性不執著於無相.也不執著於無不相就是中道?
Sherlock
文章: 125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臨濟禪師法語

文章 Sherlock »

菩薩所觀之實相無不相(大乘一實相印)

佛言:「善男子!是一法門,名為無量義。菩薩欲得修學無量義者,應當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而諸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眾惡業,輪迴六趣,備諸苦毒,無量億劫不能自出。菩薩摩訶薩如是諦觀,生憐愍心,發大慈悲,將欲救拔。又復深入一切諸法——法相如是,生如是法,法相如是,住如是法,法相如是,異如是法,法相如是,滅如是法;法相如是,能生惡法,法相如是,能生善法,住、異、滅者亦復如是。菩薩如是觀察四相始末,悉遍知已,次復諦觀一切諸法,念念不住,新新生滅。復觀即時生、住、異、滅,如是觀已,而入眾生諸根性欲。性欲無量故,說法無量;說法無量,義亦無量。無量義者,從一法生...
佛告大慧。覺人法無我。了知二障。離二種死。斷二煩惱。是名佛之知覺。聲聞緣覺得此法者。亦名為佛。以是因緣故我說一乘。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善知二無我。二障煩惱斷。永離二種死。是名佛知覺。
藍海千尋
文章: 6069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臨濟禪師法語

文章 藍海千尋 »

菩薩所觀之實相無不相(大乘一實相印)

佛言:「善男子!是一法門,名為無量義。菩薩欲得修學無量義者,應當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而諸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眾惡業,輪迴六趣,備諸苦毒,無量億劫不能自出。菩薩摩訶薩如是諦觀,生憐愍心,發大慈悲,將欲救拔。又復深入一切諸法——法相如是,生如是法,法相如是,住如是法,法相如是,異如是法,法相如是,滅如是法;法相如是,能生惡法,法相如是,能生善法,住、異、滅者亦復如是。菩薩如是觀察四相始末,悉遍知已,次復諦觀一切諸法,念念不住,新新生滅。復觀即時生、住、異、滅,如是觀已,而入眾生諸根性欲。性欲無量故,說法無量;說法無量,義亦無量。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真實相已,所發慈悲明諦不虛,於眾生所,真能拔苦。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令諸眾生受於快樂。.
經文分明:無相不相。
怎會解作:無相無不相?畫蛇添足矣!

如是無相指:菩薩經過上述修學無量義過程(應當觀察......)即是證入“無相”。(稱菩薩摩訶薩),所證“無相”能生無量義,為何能生無量義?不相故。

無相者空無物(即真如)。
不相者雖有法却能不著故如幻。(若見諸法歷歷分明即是著相)
無相不相但指八地所證境界:
己心真如,己心空無物故能容一切法(故得無量義,或云:無上寶聚),大般涅槃經指為:高貴德王。(能容云德)
又己心無相淨潔如鏡故能如實顯照一切(大般涅槃經說為:光明遍照),循業發現而不相,以不相故見諸法如幻。

如是無相指:如前述。
無相不相指:八地境界。
不相無相指:八地增上十地的過程。
名為實相指:一真法界(真空法界)。
於眾生所,真能拔苦:循業發現而不相,業報當生當滅(於眾生所),不相故滅後不復生,云真滅(真能拔苦),真滅故入“無相”。

八地增上十地,此過程(無相不相,不相無相)才能達到“真滅”阿賴耶乃至無明。
換言之:他位菩薩實無能真滅阿賴耶乃至無明。
cyc320
文章: 2763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臨濟禪師法語

文章 cyc320 »

菩薩所觀之實相無不相(大乘一實相印)

佛言:「善男子!是一法門,名為無量義。菩薩欲得修學無量義者,應當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平等性)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性、相一如)而諸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眾惡業,輪迴六趣,備諸苦毒,無量億劫不能自出。(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諸行無常即苦)菩薩摩訶薩如是諦觀,(如幻三昧)生憐愍心,發大慈悲,將欲救拔。(而興大悲心)又復深入一切諸法——法相如是,(正智如如)生如是法,法相如是,住如是法,法相如是,異如是法,法相如是,滅如是法;法相如是,能生惡法,法相如是,能生善法,住、異、滅者亦復如是。(萬境自如如)菩薩如是觀察四相始末,悉遍知已,(無四相)次復諦觀一切諸法,念念不住,新新生滅。(無相不相)復觀即時生、住、異、滅,如是觀已,而入眾生諸根性欲。性欲無量故,說法無量;說法無量,義亦無量。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不相無相)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菩薩所觀之實相無不相(大乘一實相印))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真實相已,所發慈悲明諦不虛,於眾生所,真能拔苦。(般若之智)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令諸眾生受於快樂。(隨順智)
Sherlock
文章: 125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臨濟禪師法語

文章 Sherlock »

實相無不相即是無相不相

菩薩摩訶薩如是諦觀,生憐愍心,發大慈悲,將欲救拔。又復深入一切諸法——法相如是,生如是法,法相如是,住如是法,法相如是,異如是法,法相如是,滅如是法;法相如是,能生惡法,法相如是,能生善法,住、異、滅者亦復如是...

修多羅是標月指凡有言說皆無實義俗話不是常說得魚忘啥的...?!
佛告大慧。覺人法無我。了知二障。離二種死。斷二煩惱。是名佛之知覺。聲聞緣覺得此法者。亦名為佛。以是因緣故我說一乘。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善知二無我。二障煩惱斷。永離二種死。是名佛知覺。
藍海千尋
文章: 6069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臨濟禪師法語

文章 藍海千尋 »

實相無不相即是無相不相
經文分明:實相無相

哪是什“實相無不相‘’?
豈可任意添加以遂己意?
畫靶射箭喔!

照你的解法成:無相無不相,無不相無相。
請說明一下唄!
逍遙
文章: 624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07, 2022 3:12 am

Re: 臨濟禪師法語

文章 逍遙 »

感謝翻譯
不然例如“人不稟”,或是“吹毛”
看都看不懂,很難知道是在說什麼

說到這裡
個人覺得現在這時代
同樣使用語言或文字
但卻能精準表達出你的內容
這是一件首要的事
首要就是第一名
其實大都“概念”這種東西
都不是語言能夠表達的
此時若再加上不清不楚的語言或文字
那就是在難上面再更加上難了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