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隆波帕默尊者禪法(P5)
文章 由 怪道1412 » 週二 4月 04, 2023 2:28 pm
釋禪波羅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觀)
行者發初禪時,即豁然見自身九萬九千毛孔空疎,氣息遍身毛孔出入。雖心眼明見遍身出入,而入無積聚,出無分散,來無所經由,去無所履涉,即見身內三十六物一一分明。三十六物者,諸髮毛、爪齒、薄皮厚皮、筋肉、骨髓、脾腎、心肝肺、小腸大腸、胃胞膽、屎尿垢汗、淚涕、唾膿、血脈、黃痰白痰、癊肪𦙽([月*冊])、腦膜。此三十六物,十是外物,二十六是內物;二十二是地物,十四是水物。已見風、水、地相分明,復覺諸物各有熱氣煎煮,火相分明。觀此四大猶如四蛇同處一篋,四大蚖蛇其性各異,亦如屠牛之人分肉為四分,諦觀四分各不相關,行者亦爾,心大驚悟。
復次,行者非但見身三十六物,四大假合不淨可惡,亦覺知五種不淨之相。何等為五?一者、見外十物相不淨,心生厭患,是名自相不淨。二者、見身內二十六物,內性不淨,是名自性不淨。三者、自覺此身從歌羅邏時,父母精血和合以為身種,是名種子不淨。四者、此身處胎之時,在生熟二臟之間,是名生處不淨。五者、及其此身死後,捐棄塚間,壞爛臭穢,是名究竟不淨。當知此身從始至終,不淨所成,無一可樂,甚可厭惡。我為無目,忽於昔來,著此不淨臭爛之身,造生死業,於無量劫,今始覺悟,悲喜交懷。五種不淨,如《摩訶衍論》廣說。…大智度論卷19
復覺定內心識,緣諸境界,念念不停,諸心數法相續而起,所念相異,亦復非一,是名初禪初證之相。...世間相(緣起甚深)
行者住此定內,三昧漸深,覺息後五臟內生息相各異,所謂青、黃、赤、白、黑等,隨臟色別,出至毛孔。若從根入,色相亦不同。如是分別,氣相非一。復見此身薄皮、厚皮、膜肉各有九十九重,大骨、小骨三百六十,及髓各有九十八重。於此骨肉之間有諸蟲,四頭、四口、九十九尾,如是形相非一,乃至出入、來去、音聲、言語亦悉覺知。唯腦有四分,分有十四重。身內五臟,葉葉相覆,猶如蓮華,孔竅空疎,內外相通,亦各有九十九重。諸物之間亦各有八十戶蟲,於內住止,互相使役。若行者心靜細時,亦於定內聞諸蟲語言音聲,或時因此發解眾生言語三昧。身內諸脈,心脈為主,復從心脈內生四大之脈(一大各十脈,十脈之內一一復各九脈,合成四百脈)。從頭至足,四百四脈內悉有風氣血流相注,此脈血之內亦有諸細微之蟲,依脈而住。行者如是知是知身內外不實,猶如芭蕉。復觀心數,隨所緣時,悉有受、想、行、識,四心差別不同。…七地菩薩捨蟲身而得法性生身(意生身)
行者三昧智慧轉深淨明利,復見氣息調和,同為一相,如瑠璃器,非青、黃、赤、白,亦見息之出入無常生滅,悉皆空寂。復見身相,新新無常代謝。所以者何?飲食是外四大,入腹資身時,新四大既生,當知故身隨滅。譬如草木,新葉既生,故葉便落,身亦如是。愚夫不了謂是惜身,智者於三昧內,覺此身相,無常所遷,新新生滅,空無自性,色不可得。復各一念心生之時,即有六十剎那生滅。或有人言六百剎那,生滅迅速,空無自性,心不可得。...出世間相(緣起空寂性倍復甚深難見)
...
經言:若心住、大住、不亂於緣,不謬,無有顛倒,是名為定。心住者,住世間定法,持心不散,故名住。大住者,住真如定法,持心不散故。不亂於緣者,雖住一心,而分別世間之相不亂也。不謬者,謬名妄謬,諦了真如,妄取不起,故言不謬。不顛倒者,若心偏取世間相,即隨有見沈沒生死,不得解脫。若心偏取如相,即隨空見,破世間因果,不修善法,是大可畏處。行者善達真俗,離此二種邪命,名不顛倒。復次,若二乘之人得此心破四倒,名不顛倒。若是菩薩得此一心,能破八倒,名不顛倒。
今得住此一心,定支成就
向二乘擁抱學習,才是成佛的速效解決方案
Re: 向二乘擁抱學習,才是成佛的速效解決方案
嗢柁南曰:
執因中有果 顯了有去來 我常宿作因 自在等害法
邊無邊矯亂 計無因斷空 最勝淨吉祥 由十六異論
摘要:
外道雖有九十五種或九十六種,可以歸納成六十二見(《梵網六十二見經》),大意不會超過十六種異論。十六種異論與六十二見的關係,請參閱。這十六種外道論都是「不如理作意」,若不仔細思惟觀察,表面上看起來他們的法似乎也有部分道理,如果沒有智慧還破不了。(講記)
又有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若有離欲惡不善法,於初靜慮得具足住,乃至得具足住第四靜慮,是亦名得現法涅槃,第一清淨。(15)
《披》若有離欲惡不善法等者:煩惱欲因所生種種惡不善法,如身惡行、語惡行等,名欲惡不善法。由斷彼故,說名離欲惡不善法。於一所緣,繫念寂靜,正審思慮,故名靜慮。靜慮有四。離生喜樂,是名為初;定生喜樂,是名第二;離喜妙樂,是名第三;捨念清淨,是名第四。於諸靜慮別別修習,獲得究竟能正安住,是名於初靜慮得具足住,乃至得具足住第四靜慮。依此亦計現法涅槃,第一清淨。
欲有煩惱欲、事欲。以內心的煩惱欲為原因,所產生的種種惡不善法,如身惡行、語惡行等,稱為欲惡不善法。由斷除煩惱欲,使身語意三業的惡不善法不能生起,稱為離欲惡不善法。於一種所緣境,將心念繫在所緣境上,例如以息、或不淨為所緣,心數數憶念,遠離昏沈掉舉,令心寂靜,能正確、仔細的思惟、緣慮所緣境,稱為靜慮。靜慮又名思惟修。
靜慮有四種,遠離欲界之欲、惡不善法,而生喜樂名離生喜樂,這是初禪;遠離初禪的尋、伺,由深定而生喜樂,名定生喜樂,是第二禪;遠離二禪喜的湧動,得到微妙的快樂,名離喜妙樂,是第三禪;捨清淨、念清淨、與不苦樂受相應成就的心一境性,名捨念清淨,是第四禪。對於各式各樣的靜慮,各別各別的修習就能夠獲得究竟,正確的安住,名於初靜慮得具足住,乃至得具足住第四靜慮。認為依止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是現法涅槃,第一清淨。加上前面的六欲天,執著欲樂自在,就提出五種現法涅槃論。...此乃外道見非如理作意
這類外道生起這樣的見解,安立這樣的言論:若能離開五欲等十惡法及五蓋等不善法,得到初禪具足而住,乃至圓滿的安住在第四禪,也就是得到現法涅槃的第一清淨。認為現在的五蘊所得的三昧樂就是涅槃,就是第一清淨。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七
執因中有果 顯了有去來 我常宿作因 自在等害法
邊無邊矯亂 計無因斷空 最勝淨吉祥 由十六異論
摘要:
外道雖有九十五種或九十六種,可以歸納成六十二見(《梵網六十二見經》),大意不會超過十六種異論。十六種異論與六十二見的關係,請參閱。這十六種外道論都是「不如理作意」,若不仔細思惟觀察,表面上看起來他們的法似乎也有部分道理,如果沒有智慧還破不了。(講記)
又有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若有離欲惡不善法,於初靜慮得具足住,乃至得具足住第四靜慮,是亦名得現法涅槃,第一清淨。(15)
《披》若有離欲惡不善法等者:煩惱欲因所生種種惡不善法,如身惡行、語惡行等,名欲惡不善法。由斷彼故,說名離欲惡不善法。於一所緣,繫念寂靜,正審思慮,故名靜慮。靜慮有四。離生喜樂,是名為初;定生喜樂,是名第二;離喜妙樂,是名第三;捨念清淨,是名第四。於諸靜慮別別修習,獲得究竟能正安住,是名於初靜慮得具足住,乃至得具足住第四靜慮。依此亦計現法涅槃,第一清淨。
欲有煩惱欲、事欲。以內心的煩惱欲為原因,所產生的種種惡不善法,如身惡行、語惡行等,稱為欲惡不善法。由斷除煩惱欲,使身語意三業的惡不善法不能生起,稱為離欲惡不善法。於一種所緣境,將心念繫在所緣境上,例如以息、或不淨為所緣,心數數憶念,遠離昏沈掉舉,令心寂靜,能正確、仔細的思惟、緣慮所緣境,稱為靜慮。靜慮又名思惟修。
靜慮有四種,遠離欲界之欲、惡不善法,而生喜樂名離生喜樂,這是初禪;遠離初禪的尋、伺,由深定而生喜樂,名定生喜樂,是第二禪;遠離二禪喜的湧動,得到微妙的快樂,名離喜妙樂,是第三禪;捨清淨、念清淨、與不苦樂受相應成就的心一境性,名捨念清淨,是第四禪。對於各式各樣的靜慮,各別各別的修習就能夠獲得究竟,正確的安住,名於初靜慮得具足住,乃至得具足住第四靜慮。認為依止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是現法涅槃,第一清淨。加上前面的六欲天,執著欲樂自在,就提出五種現法涅槃論。...此乃外道見非如理作意
這類外道生起這樣的見解,安立這樣的言論:若能離開五欲等十惡法及五蓋等不善法,得到初禪具足而住,乃至圓滿的安住在第四禪,也就是得到現法涅槃的第一清淨。認為現在的五蘊所得的三昧樂就是涅槃,就是第一清淨。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七
-
- 文章: 630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向二乘擁抱學習,才是成佛的速效解決方案
現法涅槃,即是修行者證入一切法止息之當下,其實從境界理論言之,根本就沒有此一法不染的涅槃境界存在!!!
故涅槃一詞,在個人修佛功夫現量上言之,還說的通,只是此純屬私自契悟之斷滅空,實在是有為法,乃屬個人強制其斷滅心識所顯現的偏空狀態,非是創生理論架構中真實的境界存在,修佛者無法永遠維持在此涅槃現法中!!!
妙法蓮華經
故以方便力 為息說涅槃
言汝等苦滅 所作皆已辦
既知到涅槃 皆得阿羅漢
爾乃集大眾 為說真實法
諸佛方便力 分別說三乘
唯有一佛乘 息處故說二
今為汝說實 汝所得非滅
為佛一切智 當發大精進
汝證一切智 十力等佛法
具三十二相 乃是真實滅
諸佛之導師,為息說涅槃,
既知是息已,引入於佛慧。
故涅槃一詞,在個人修佛功夫現量上言之,還說的通,只是此純屬私自契悟之斷滅空,實在是有為法,乃屬個人強制其斷滅心識所顯現的偏空狀態,非是創生理論架構中真實的境界存在,修佛者無法永遠維持在此涅槃現法中!!!
妙法蓮華經
故以方便力 為息說涅槃
言汝等苦滅 所作皆已辦
既知到涅槃 皆得阿羅漢
爾乃集大眾 為說真實法
諸佛方便力 分別說三乘
唯有一佛乘 息處故說二
今為汝說實 汝所得非滅
為佛一切智 當發大精進
汝證一切智 十力等佛法
具三十二相 乃是真實滅
諸佛之導師,為息說涅槃,
既知是息已,引入於佛慧。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Re: 向二乘擁抱學習,才是成佛的速效解決方案
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譬如我們這一生,因為有各種各樣的因緣,所以生在某一個家庭裡,在某一個環境裡慢慢地成長,然後衰敗死亡,接著另外一次生死開始,又到了另一個家庭,甚至另一道去。如果我們造了不好的業,結果就變成三惡道,但是等果報全部受完了,又可以出來了。因此任何一道、任何一類,任何一樁事、一個人、一件物,無一不是由於因緣而有生、有滅。所以說因緣所生法,一定是從空性而產生的。
既然常寂光淨土就是法性土,法性土就是空性土,它是遍於一切,它是稱性而住、而在,並沒有一定的形相,那麼西方極樂世界就不會離開法性或常寂光,而且如果能夠實證常寂光淨土,是不是在西方極樂世界也沒有關係了,因為不僅在西方,東方、北方、南方也有法性土,處處都有法性土,法性是遍於一切,那是空性。那麼西方和他方世界法性土的佛會距離很遠嗎?它是法性土,是沒有空間距離的。
什麼人能進入常寂光淨土呢?只有佛(法界藏身)。常寂光淨土也是佛的果報土,果報土分成兩個部分,一是他受用報土,一是自受用報土。自己受用的報土,實際上就是法性聖土,就是常寂光土。以他自己來講,是不動的,從此以後,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垢、不淨,永遠常住於常寂光淨土。雖然法身常住於常寂光淨土,但是他可以顯現無量身、無量相來度眾生,變成了顯現報土的佛身,包括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的佛身,這樣就可以利益所有一切眾生。
以上即四種淨土的概況,而任何一尊佛的國土都有此四種淨土,以釋迦牟尼佛來說,他的常寂光淨土遍於一切,實報莊嚴土在色究竟天,方便有餘土在五淨居天,凡聖同居土即在我們這個人間。人間有聖人嗎?釋迦牟尼佛及阿羅漢都是在人間成就的,此外還有許多菩薩化現到我們這個世界上來,否則我們就拜不到觀音了。
雖然西方極樂世界只有一個,只有一尊阿彌陀佛,但是由於修行的人是眾生,根器不同、程度不同,斷煩惱的多寡不同,所以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所見的佛、所見的淨土也有不同。
凡夫眾生生到極樂世界時,因為尚未實證方便有餘土,只能見凡聖同居土。雖然見得到佛、聽得到法,也是蓮花化生,但所見的是化身佛而不是報身佛,坐的蓮花和聖人的蓮花座也不相同。
九品蓮花是為凡夫所說,給凡夫所見、凡夫所坐的,它有形象,而報身佛坐的蓮花,則是一種功德身,功德莊嚴,並非我們所能想像得出。凡夫眾生所見到的一切聖人,佛及菩薩,都不是他們本身的形相、本來的面目,而是為了度眾生顯現的身相,是他們的方便。因此如果我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見到的阿彌陀佛有四十萬里高,這並不是他本身的高度,而是為了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夫眾生所現的身,這還是化身。
而且是什麼程度的眾生,就顯現出有多大的身相。他是自在的、自由的,眾生是因個人的福德智慧不同而看到大小不同。所以,他們的身體可以大到無限大,也可以小到無限小,沒有一定大小;如果還有一定大小,那表示功德不夠大。
實報莊嚴土是大菩薩的功德果報所現的莊嚴土,它也有等級差別,從初地到十地,每一個層次都不一樣。證初地的菩薩是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因此只能見一分佛的實報土和佛的報身,和十地菩薩所見的就不相同,而等覺菩薩所見的又與十地菩薩所見的不同。
只有佛的實報土是圓滿的,而其他所有一切層次的聖人所見的實報土都有差別,見到的佛的報身也有大小,所以實報土也好,方便土也好,凡聖同居土也好,極樂世界的各種設施、各種依正莊嚴,都因每一個眾生自己福德智慧的程度而體現出不同的大小、好壞。
所以不要認為進入淨土以後,大家見到的都相同,只有相同層次的人見到的相同。
就拿我們這個世界來講,大菩薩雖然是與我們生活在一起,但他們以福德智慧的功德所感受到的並不是五濁惡世,而是淨土,其實對他來講,任何一個地方都是淨土。只有我們眾生,因為煩惱重、業障重,所以才感覺在五濁惡世之中。這就是唯識所造,唯心所現,我們所有見到、體驗到的環境,完全不出於自己的心,只要心轉變,環境也會隨著轉變。
////
只是此純屬私自契悟之斷滅空,實在是有為法,乃屬個人強制其斷滅心識所顯現的偏空狀態...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各各不相知(即使所見相同何況相異)?!
譬如我們這一生,因為有各種各樣的因緣,所以生在某一個家庭裡,在某一個環境裡慢慢地成長,然後衰敗死亡,接著另外一次生死開始,又到了另一個家庭,甚至另一道去。如果我們造了不好的業,結果就變成三惡道,但是等果報全部受完了,又可以出來了。因此任何一道、任何一類,任何一樁事、一個人、一件物,無一不是由於因緣而有生、有滅。所以說因緣所生法,一定是從空性而產生的。
既然常寂光淨土就是法性土,法性土就是空性土,它是遍於一切,它是稱性而住、而在,並沒有一定的形相,那麼西方極樂世界就不會離開法性或常寂光,而且如果能夠實證常寂光淨土,是不是在西方極樂世界也沒有關係了,因為不僅在西方,東方、北方、南方也有法性土,處處都有法性土,法性是遍於一切,那是空性。那麼西方和他方世界法性土的佛會距離很遠嗎?它是法性土,是沒有空間距離的。
什麼人能進入常寂光淨土呢?只有佛(法界藏身)。常寂光淨土也是佛的果報土,果報土分成兩個部分,一是他受用報土,一是自受用報土。自己受用的報土,實際上就是法性聖土,就是常寂光土。以他自己來講,是不動的,從此以後,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垢、不淨,永遠常住於常寂光淨土。雖然法身常住於常寂光淨土,但是他可以顯現無量身、無量相來度眾生,變成了顯現報土的佛身,包括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的佛身,這樣就可以利益所有一切眾生。
以上即四種淨土的概況,而任何一尊佛的國土都有此四種淨土,以釋迦牟尼佛來說,他的常寂光淨土遍於一切,實報莊嚴土在色究竟天,方便有餘土在五淨居天,凡聖同居土即在我們這個人間。人間有聖人嗎?釋迦牟尼佛及阿羅漢都是在人間成就的,此外還有許多菩薩化現到我們這個世界上來,否則我們就拜不到觀音了。
雖然西方極樂世界只有一個,只有一尊阿彌陀佛,但是由於修行的人是眾生,根器不同、程度不同,斷煩惱的多寡不同,所以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所見的佛、所見的淨土也有不同。
凡夫眾生生到極樂世界時,因為尚未實證方便有餘土,只能見凡聖同居土。雖然見得到佛、聽得到法,也是蓮花化生,但所見的是化身佛而不是報身佛,坐的蓮花和聖人的蓮花座也不相同。
九品蓮花是為凡夫所說,給凡夫所見、凡夫所坐的,它有形象,而報身佛坐的蓮花,則是一種功德身,功德莊嚴,並非我們所能想像得出。凡夫眾生所見到的一切聖人,佛及菩薩,都不是他們本身的形相、本來的面目,而是為了度眾生顯現的身相,是他們的方便。因此如果我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見到的阿彌陀佛有四十萬里高,這並不是他本身的高度,而是為了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夫眾生所現的身,這還是化身。
而且是什麼程度的眾生,就顯現出有多大的身相。他是自在的、自由的,眾生是因個人的福德智慧不同而看到大小不同。所以,他們的身體可以大到無限大,也可以小到無限小,沒有一定大小;如果還有一定大小,那表示功德不夠大。
實報莊嚴土是大菩薩的功德果報所現的莊嚴土,它也有等級差別,從初地到十地,每一個層次都不一樣。證初地的菩薩是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因此只能見一分佛的實報土和佛的報身,和十地菩薩所見的就不相同,而等覺菩薩所見的又與十地菩薩所見的不同。
只有佛的實報土是圓滿的,而其他所有一切層次的聖人所見的實報土都有差別,見到的佛的報身也有大小,所以實報土也好,方便土也好,凡聖同居土也好,極樂世界的各種設施、各種依正莊嚴,都因每一個眾生自己福德智慧的程度而體現出不同的大小、好壞。
所以不要認為進入淨土以後,大家見到的都相同,只有相同層次的人見到的相同。
就拿我們這個世界來講,大菩薩雖然是與我們生活在一起,但他們以福德智慧的功德所感受到的並不是五濁惡世,而是淨土,其實對他來講,任何一個地方都是淨土。只有我們眾生,因為煩惱重、業障重,所以才感覺在五濁惡世之中。這就是唯識所造,唯心所現,我們所有見到、體驗到的環境,完全不出於自己的心,只要心轉變,環境也會隨著轉變。
////
只是此純屬私自契悟之斷滅空,實在是有為法,乃屬個人強制其斷滅心識所顯現的偏空狀態...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各各不相知(即使所見相同何況相異)?!
-
- 文章: 630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向二乘擁抱學習,才是成佛的速效解決方案
善哉!善哉!!只是此純屬私自契悟之斷滅空,實在是有為法,乃屬個人強制其斷滅心識所顯現的偏空狀態...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各各不相知(即使所見相同何況相異)?!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Re: 向二乘擁抱學習,才是成佛的速效解決方案
復有三種諸法斷滅。謂對治斷滅、現行斷滅、棄捨斷滅。諸煩惱事之所顯現,是初斷滅。諸行生滅之所顯現,是第二斷滅。若生上地,或入無餘依涅槃界,下地諸行及一切行棄捨所顯,是第三斷滅。
棄捨斷滅:由無漏慧能斷煩惱種子,如出家證得初果,其三惡道及第八生的五蘊諸行永遠棄捨斷滅;修得無漏的出世間靜慮,證得不還果,生色、無色界地,則下地諸行永遠棄捨斷滅;證阿羅漢果入無餘依涅槃,則三界的五蘊諸行永遠棄捨斷滅。(講記62)
////
滅盡定與無想定並稱二無心定(並列五位無心),然無想定為異生凡夫所得(色界四禪),此(滅盡)定則為佛及俱解脫之阿羅漢(與三果阿那含)遠離定障所得,即以現法涅槃之勝解力而修入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智不住三有)。聖者遠離無所有處之煩惱(滅除第六識兼能滅第七識之染分),其定之(無相)境地可喻為無餘涅槃之寂靜…譬如螢幕關機或信號暫時中斷不再顯示三界影像畫面?!
滅盡定
梵語 nirodha-samāpatti。又作滅受想定、滅盡三昧。心不相應行法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識百法之一。即滅盡心、心所(心之作用)而住於無心位之定。與無想定並稱二無心定,然無想定為異生凡夫所得,此定則為佛及俱解脫之阿羅漢遠離定障所得,即以現法涅槃之勝解力而修入者。聖者遠離無所有處之煩惱,其定之境地可喻為無餘涅槃之寂靜;故為入無心寂靜之樂者,乃依修此定,即可生無色界之第四有頂天。諸宗派對此定有各種異說,如說一切有部主張此定別有實體;但經量部、唯識宗等不認其為實法,唯於心、心所不轉之分位假立此定,唯識宗且以為在此定中未斷滅阿賴耶識;分別論者則謂,入此定之聖者,其想與受已滅,然仍有細心未滅。
另據宗鏡錄卷五十五所舉,滅盡定與無想定有四種不同:(一)證得者之異,即滅盡定為佛、羅漢所證出世間之定;無想定則為凡夫、外道所證世間之定。(二)祈願之異,即滅盡定者唯求出世功德;無想定者則求世間樂果。(三)感果與不感果之異,即滅盡定為無漏業,不感三界生死果報;無想定則為有漏業,能感無想天果報。(四)滅識之異,即滅盡定能滅除第六識,兼能滅第七識之染分;無想定僅滅除第六識分別之見,其他諸邪見尚未能斷盡。〔中阿含經卷五十八、品類足論卷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五二〕(參閱「無想定」5124) 佛光大辭典p5509
無心位
指任何心識不起時。為「有心位」之對稱。依瑜伽師地論卷十三載,除無心睡眠位、無心悶絕位、無想定位、無想生位、減盡定位、無餘涅槃界位等六位外,其餘皆為有心位。然無餘涅槃界之位一旦若斷盡即不復再生起,前五位則為暫時中止之狀態,一般稱為五位無心位。唯識宗認為八識俱起,然因七、八二識恆常相續不斷,而前五識起作用時,必與第六識俱起,故僅就第六識之起與不起,而說有心或無心。俱舍宗僅立六識,不許二心並起,故六識中任何心識均不起時,稱為無心位。〔成唯識論卷七、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本〕(參閱「五位無心」1090) 佛光大辭典p5076
五位無心
無分別識心生起,稱為無心位,亦即諸轉識不現起之時。此係法相宗針對第六意識暫時間斷之時所立之五種無心之位。此五種無心位即:無想天(梵 āsajjñika)、無想定(梵 asajjñi-samāpatti)、滅盡定(梵 nirodha-samāpatti)、極重睡眠(梵 acittaka)、極重悶絕(梵 mūrcchā)。即:(一)無想天,於色界之第四禪天共有八天,其中第三天(廣果天)之別處即為無想天。若於生前修無想定者,可藉厭離「粗想」之力而生於此天。一旦生於此天中,則除初生之時與命終之時暫時有想之外,其餘中間之五百大劫,其不恆行之六識及心所皆斷絕不起,無心無想,受無心之果報。(二)無想定,為生於無想天之因,乃異生凡夫(外道或凡夫)為生於無想天而修習之無心三昧。於色界之第三禪天共有三天,其中最後一天為遍淨天。若已伏滅遍淨天之貪,而未伏滅第四禪天以上之染污時,生起出離想之作意(即厭離低下之土而欣想彼天之果)而入此定,其時,不恆行之心及心所悉皆斷滅,即第六識心王、五遍行、五別境、十一善等,共二十二法全部斷滅。(三)滅盡定,唯有聖者能得,係一種無漏之無心定。聖者修定時,生起以止息想作意而入此定。其時,不僅斷滅不恆行之六識,且恆行染污之七識及與之相應之五遍行、別境之慧、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等四煩惱與八隨煩惱等,共十九法全部斷滅。以七日為極限。(四)極重睡眠,是因極度疲乏之緣所引起。眾生睡眠之時,眼耳鼻舌等六識昏昧,不能見聞覺知,故亦屬無心之位。(五)極重悶絕,係因風熱等之緣所引起。眾生驚倒悶絕之時,六識昏昧,見聞覺知一時頓息。又於此極重睡眠、極重悶絕二位中,六識皆不現行。氣絕時亦無意識,屬悶絕之最極,故應攝入極重悶絕。要言之,處此五位,六識及其相應之心所皆不現行,故稱無心。此外,五位之中,異生凡夫有四,即除滅盡定以外之四者。聖者僅有三,即滅盡定、睡眠及悶絕;其中,如來及自在菩薩無睡眠及悶絕,故僅有滅盡定一者。另於瑜伽師地論卷十三亦舉出六位無心說,即於此五位加上「無餘依涅槃界」。〔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三、瑜伽師地論釋、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本、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下末〕 佛光大辭典p1090
棄捨斷滅:由無漏慧能斷煩惱種子,如出家證得初果,其三惡道及第八生的五蘊諸行永遠棄捨斷滅;修得無漏的出世間靜慮,證得不還果,生色、無色界地,則下地諸行永遠棄捨斷滅;證阿羅漢果入無餘依涅槃,則三界的五蘊諸行永遠棄捨斷滅。(講記62)
////
滅盡定與無想定並稱二無心定(並列五位無心),然無想定為異生凡夫所得(色界四禪),此(滅盡)定則為佛及俱解脫之阿羅漢(與三果阿那含)遠離定障所得,即以現法涅槃之勝解力而修入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智不住三有)。聖者遠離無所有處之煩惱(滅除第六識兼能滅第七識之染分),其定之(無相)境地可喻為無餘涅槃之寂靜…譬如螢幕關機或信號暫時中斷不再顯示三界影像畫面?!
滅盡定
梵語 nirodha-samāpatti。又作滅受想定、滅盡三昧。心不相應行法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識百法之一。即滅盡心、心所(心之作用)而住於無心位之定。與無想定並稱二無心定,然無想定為異生凡夫所得,此定則為佛及俱解脫之阿羅漢遠離定障所得,即以現法涅槃之勝解力而修入者。聖者遠離無所有處之煩惱,其定之境地可喻為無餘涅槃之寂靜;故為入無心寂靜之樂者,乃依修此定,即可生無色界之第四有頂天。諸宗派對此定有各種異說,如說一切有部主張此定別有實體;但經量部、唯識宗等不認其為實法,唯於心、心所不轉之分位假立此定,唯識宗且以為在此定中未斷滅阿賴耶識;分別論者則謂,入此定之聖者,其想與受已滅,然仍有細心未滅。
另據宗鏡錄卷五十五所舉,滅盡定與無想定有四種不同:(一)證得者之異,即滅盡定為佛、羅漢所證出世間之定;無想定則為凡夫、外道所證世間之定。(二)祈願之異,即滅盡定者唯求出世功德;無想定者則求世間樂果。(三)感果與不感果之異,即滅盡定為無漏業,不感三界生死果報;無想定則為有漏業,能感無想天果報。(四)滅識之異,即滅盡定能滅除第六識,兼能滅第七識之染分;無想定僅滅除第六識分別之見,其他諸邪見尚未能斷盡。〔中阿含經卷五十八、品類足論卷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五二〕(參閱「無想定」5124) 佛光大辭典p5509
無心位
指任何心識不起時。為「有心位」之對稱。依瑜伽師地論卷十三載,除無心睡眠位、無心悶絕位、無想定位、無想生位、減盡定位、無餘涅槃界位等六位外,其餘皆為有心位。然無餘涅槃界之位一旦若斷盡即不復再生起,前五位則為暫時中止之狀態,一般稱為五位無心位。唯識宗認為八識俱起,然因七、八二識恆常相續不斷,而前五識起作用時,必與第六識俱起,故僅就第六識之起與不起,而說有心或無心。俱舍宗僅立六識,不許二心並起,故六識中任何心識均不起時,稱為無心位。〔成唯識論卷七、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本〕(參閱「五位無心」1090) 佛光大辭典p5076
五位無心
無分別識心生起,稱為無心位,亦即諸轉識不現起之時。此係法相宗針對第六意識暫時間斷之時所立之五種無心之位。此五種無心位即:無想天(梵 āsajjñika)、無想定(梵 asajjñi-samāpatti)、滅盡定(梵 nirodha-samāpatti)、極重睡眠(梵 acittaka)、極重悶絕(梵 mūrcchā)。即:(一)無想天,於色界之第四禪天共有八天,其中第三天(廣果天)之別處即為無想天。若於生前修無想定者,可藉厭離「粗想」之力而生於此天。一旦生於此天中,則除初生之時與命終之時暫時有想之外,其餘中間之五百大劫,其不恆行之六識及心所皆斷絕不起,無心無想,受無心之果報。(二)無想定,為生於無想天之因,乃異生凡夫(外道或凡夫)為生於無想天而修習之無心三昧。於色界之第三禪天共有三天,其中最後一天為遍淨天。若已伏滅遍淨天之貪,而未伏滅第四禪天以上之染污時,生起出離想之作意(即厭離低下之土而欣想彼天之果)而入此定,其時,不恆行之心及心所悉皆斷滅,即第六識心王、五遍行、五別境、十一善等,共二十二法全部斷滅。(三)滅盡定,唯有聖者能得,係一種無漏之無心定。聖者修定時,生起以止息想作意而入此定。其時,不僅斷滅不恆行之六識,且恆行染污之七識及與之相應之五遍行、別境之慧、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等四煩惱與八隨煩惱等,共十九法全部斷滅。以七日為極限。(四)極重睡眠,是因極度疲乏之緣所引起。眾生睡眠之時,眼耳鼻舌等六識昏昧,不能見聞覺知,故亦屬無心之位。(五)極重悶絕,係因風熱等之緣所引起。眾生驚倒悶絕之時,六識昏昧,見聞覺知一時頓息。又於此極重睡眠、極重悶絕二位中,六識皆不現行。氣絕時亦無意識,屬悶絕之最極,故應攝入極重悶絕。要言之,處此五位,六識及其相應之心所皆不現行,故稱無心。此外,五位之中,異生凡夫有四,即除滅盡定以外之四者。聖者僅有三,即滅盡定、睡眠及悶絕;其中,如來及自在菩薩無睡眠及悶絕,故僅有滅盡定一者。另於瑜伽師地論卷十三亦舉出六位無心說,即於此五位加上「無餘依涅槃界」。〔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三、瑜伽師地論釋、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本、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下末〕 佛光大辭典p1090
Re: 向二乘擁抱學習,才是成佛的速效解決方案
釋禪波羅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觀)
經說覺支云:覺、大覺,思惟、大思惟,大思惟觀於心性。約此五句以明覺相。今先釋覺、大覺二句,此約世間、出世間境界分別,故有此二覺之異。世間境即是異相,出世間境即是如相。此之如、異,即是真、俗二諦之別名也。今約觀門淺深易見。今當具依《摩訶衍》分別。論云:有三種上中下,如異既有三種,覺、大覺亦應為三也。論意分別假名為異。分別四大實法同體,名為下如。分別地大,異餘三大,名為異;同一無常生滅不異,名次如。無常生滅,名為異。生滅即空無異,名上如。今即約禪為下、中、上品,明觀門淺深之相。…知如真
第一、先明下品覺相。覺氣息入出,青、黃、赤、白諸色隔別,名為覺;覺此諸息同一風大無異,名大覺。次覺三十六物隔別,名為覺;覺餘三大無有別異,名大覺。覺於心數非一,名為覺;同是四心無異,名大覺。
第二、明中品覺者。息是風大,名為覺;覺息生滅無常,名大覺。覺餘三大各別,名為覺;覺同一無常生滅不異,名大覺。覺四心差別不同,名為覺;覺無常生滅不異,名大覺。
第三、明上品覺者。覺息無常為異者,此息為八相所遷,故無常。何等為八相?一、生,二、住,三、異,四、滅,五、生生,六、住住,七、異異,八、滅滅。此八種相遷,法體別異非一,名為覺;覺息本空寂,無八相之異,名大覺。覺餘三大各有八相別異,名為覺;覺餘三大本來空寂,無八相之異,名大覺。覺心八相所遷,別異非一,名為覺;覺心本來空寂,無八相之異,名大覺。所以者何?若心即是八相,八相即是心者,則壞有餘相。所以者何?今息色亦即是八相,八相亦即是息色,八相無異故,息、色、心三事亦應無異。若爾,說心時,即應是說息、色。今實不爾,壞亂世諦相故,如人喚火,應得水來。說心一向即是息、色,過同於此。
復次,若離心有八相,離八相有心者,此則心非八相,八相非心;若心非八相,則心但有名無相,無相之法,是不名心。若八相離心,八相則無所遷,即不名八相,八相無所相故。如是審諦求之,則心與八相本自不有,亦不依他有性,性如虛空,無一異相,故名大覺。覺前息、色,一一亦當如是分別。此則略說上品覺、大覺之相。
次,釋思惟、大思惟二句。此還約前覺、大覺說。所以者何?初心覺悟真俗之相,名覺、大覺;後心重慮觀察,名思惟、大思惟。對小覺後說思惟,大覺後說大思惟,此義易見,不煩多釋。次,釋觀於心性者,即是返觀能思惟、大思惟之心也。所以者何?行者雖能了於前境,而不能返達觀心,則不會實道。今即返照能觀之心,為從觀心生?為從非觀心生?若從觀心生,若從非觀心生,二俱有過,當知觀心畢竟空寂。
////
洪啟嵩老師此云:證得上品覺、大覺之相,應該是可以成證阿羅漢了,如果從中間轉成大悲,就是菩薩禪法。
經說覺支云:覺、大覺,思惟、大思惟,大思惟觀於心性。約此五句以明覺相。今先釋覺、大覺二句,此約世間、出世間境界分別,故有此二覺之異。世間境即是異相,出世間境即是如相。此之如、異,即是真、俗二諦之別名也。今約觀門淺深易見。今當具依《摩訶衍》分別。論云:有三種上中下,如異既有三種,覺、大覺亦應為三也。論意分別假名為異。分別四大實法同體,名為下如。分別地大,異餘三大,名為異;同一無常生滅不異,名次如。無常生滅,名為異。生滅即空無異,名上如。今即約禪為下、中、上品,明觀門淺深之相。…知如真
第一、先明下品覺相。覺氣息入出,青、黃、赤、白諸色隔別,名為覺;覺此諸息同一風大無異,名大覺。次覺三十六物隔別,名為覺;覺餘三大無有別異,名大覺。覺於心數非一,名為覺;同是四心無異,名大覺。
第二、明中品覺者。息是風大,名為覺;覺息生滅無常,名大覺。覺餘三大各別,名為覺;覺同一無常生滅不異,名大覺。覺四心差別不同,名為覺;覺無常生滅不異,名大覺。
第三、明上品覺者。覺息無常為異者,此息為八相所遷,故無常。何等為八相?一、生,二、住,三、異,四、滅,五、生生,六、住住,七、異異,八、滅滅。此八種相遷,法體別異非一,名為覺;覺息本空寂,無八相之異,名大覺。覺餘三大各有八相別異,名為覺;覺餘三大本來空寂,無八相之異,名大覺。覺心八相所遷,別異非一,名為覺;覺心本來空寂,無八相之異,名大覺。所以者何?若心即是八相,八相即是心者,則壞有餘相。所以者何?今息色亦即是八相,八相亦即是息色,八相無異故,息、色、心三事亦應無異。若爾,說心時,即應是說息、色。今實不爾,壞亂世諦相故,如人喚火,應得水來。說心一向即是息、色,過同於此。
復次,若離心有八相,離八相有心者,此則心非八相,八相非心;若心非八相,則心但有名無相,無相之法,是不名心。若八相離心,八相則無所遷,即不名八相,八相無所相故。如是審諦求之,則心與八相本自不有,亦不依他有性,性如虛空,無一異相,故名大覺。覺前息、色,一一亦當如是分別。此則略說上品覺、大覺之相。
次,釋思惟、大思惟二句。此還約前覺、大覺說。所以者何?初心覺悟真俗之相,名覺、大覺;後心重慮觀察,名思惟、大思惟。對小覺後說思惟,大覺後說大思惟,此義易見,不煩多釋。次,釋觀於心性者,即是返觀能思惟、大思惟之心也。所以者何?行者雖能了於前境,而不能返達觀心,則不會實道。今即返照能觀之心,為從觀心生?為從非觀心生?若從觀心生,若從非觀心生,二俱有過,當知觀心畢竟空寂。
////
洪啟嵩老師此云:證得上品覺、大覺之相,應該是可以成證阿羅漢了,如果從中間轉成大悲,就是菩薩禪法。
Re: 向二乘擁抱學習,才是成佛的速效解決方案
今約觀門淺深易見:今當具依《摩訶衍》分別。論云:有三種上中下,如、異既有三種,覺、大覺亦應為三也。論意(1)分別假名為異、分別四大實法同體名為「下如」(2)分別地大異餘三大名為異、同一無常生滅不異名「次如」(3)無常生滅名為異、生滅即空無異名「上如」。(此之如即是真,知如真,涅槃智)
摩訶衍
全文搜尋結果 共 396 次,出於 44 卷(大智度論100卷)
預設排序
T1509 大智度論【卷1】 共 1 筆
龍樹菩薩造 後秦 鳩摩羅什譯 (作品時間:402~405)
。諸法實相,無初、無中、無後,不盡、不壞,是名第一義悉檀。如摩訶衍義偈中說:「語言盡竟,心行亦訖;不生不滅,法如涅槃。說諸行處
問曰:
若眾生有三種:上、中、下,菩薩福德智慧積集故,應是大人,云何言「於一切眾生中起下意」?
答曰:
菩薩作是念:「一切法無常,一切眾生上、中、下皆歸磨滅,是中何者是大?何者是小?人以世法故有大小。」
復次,大小不定,此國以為大,餘國以為小;於此為大,於彼為小;如今世卑賤,後世為天王。如是業因緣,在世間輪轉,貴賤大小無定。如水火貴賤隨時,用捨無定。
復次,菩薩雖有功德,知是功德畢竟空、如幻、如夢,不著此功德,不有是大小。
復次,一切眾生中有佛道因緣者,唯佛能知。菩薩作是念:「若我以眾生形貌、才能——以此事輕者,則為輕未來佛;若輕佛則為永了。」
復次,菩薩作是念:「我誓度一切眾生;若眾生無所得,我則孤負眾生。」譬如主人請客,則應敬客而自卑;若無所供設,是則負愧於客。
復次,以自大心故,則喜生瞋恚;憍慢是瞋之本,瞋是一切重罪之根。若菩薩於眾生起下心,眾生若罵、若打,則無恚恨;譬如大家打奴,奴不敢瞋恨。若菩薩自高、意下眾生者,眾生侵害,忿然生怒;如奴打大家,則起瞋怒。下意有如是等種種利益故,菩薩應當行。
「安隱心」者,與今世、後世、究竟樂,非如父母、知識與現世樂。
菩薩若以等心、慈心、下心利益眾生時,若有不知恩人來惱菩薩,不信所行,謂為欺誑,為求名故,無有實事;又為魔所使,來惱菩薩,惡中之惡,不識恩分。菩薩等心,於此通達無礙。
得是無礙心已,眾生雖有大罪大過,但欲利益,不生惱心。慈心、安隱,無礙、不惱心。
譬如孝子愛敬父母,如兄、如弟、如姊妹、如兒女,無婬欲心而生愛敬慈念。世人但能愛敬所親,菩薩普及一切。
得是柔軟清淨好心,名眾生忍,是法忍初門。
次行十善道。十善道,有佛、無佛,世間常有,是善法教。菩薩先以四十種行,行是十善道。何以故?是菩薩深念善法,心慈眾生故。
離欲凡夫法有十二事,亦以四十八種行。
六波羅蜜乃至法住,是客法,有佛說則有菩薩行。
上來舊法、客法,本末具足,今世得善法,智慧無礙;捨身,得法身無礙,隨意至十方教化眾生,於十方佛前修集善法。
「聞是法時,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者,是品說如微妙深法,亦說有行,善門、智門,二行具足。但說如法,所利少;若說有法,所利亦少。今說有、無二法,具足故,得無生法忍;譬如二輪具足故,能有所至。
此中善說二諦故,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大智度論卷第七十二
////
今當具依《摩訶衍》分別。論云:有三種上中下,..此論或為大智度論(簡稱智論),智論中大量引用大小乘經論(摩訶衍=大乘),有別於宗鏡錄廣引之摩訶衍論(釋摩訶衍論,簡稱釋論),馬鳴菩薩造大乘起信論龍樹菩薩注釋(疑掛名?!)
全文搜尋結果 共 62 次,出於 27 卷(宗鏡錄100卷)
預設排序
T2016 宗鏡錄【卷2】 共 3 筆
宋 延壽集 (作品時間:904~975)
即凡即聖。修持契會。住佛所住之中。進止威儀。行佛所行之跡。釋摩訶衍論云。第一顯離疑信入功德門者。謂有眾生。聞此摩訶衍之甚深極妙
釋摩訶衍論卷第一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詔譯
摩訶衍
全文搜尋結果 共 396 次,出於 44 卷(大智度論100卷)
預設排序
T1509 大智度論【卷1】 共 1 筆
龍樹菩薩造 後秦 鳩摩羅什譯 (作品時間:402~405)
。諸法實相,無初、無中、無後,不盡、不壞,是名第一義悉檀。如摩訶衍義偈中說:「語言盡竟,心行亦訖;不生不滅,法如涅槃。說諸行處
問曰:
若眾生有三種:上、中、下,菩薩福德智慧積集故,應是大人,云何言「於一切眾生中起下意」?
答曰:
菩薩作是念:「一切法無常,一切眾生上、中、下皆歸磨滅,是中何者是大?何者是小?人以世法故有大小。」
復次,大小不定,此國以為大,餘國以為小;於此為大,於彼為小;如今世卑賤,後世為天王。如是業因緣,在世間輪轉,貴賤大小無定。如水火貴賤隨時,用捨無定。
復次,菩薩雖有功德,知是功德畢竟空、如幻、如夢,不著此功德,不有是大小。
復次,一切眾生中有佛道因緣者,唯佛能知。菩薩作是念:「若我以眾生形貌、才能——以此事輕者,則為輕未來佛;若輕佛則為永了。」
復次,菩薩作是念:「我誓度一切眾生;若眾生無所得,我則孤負眾生。」譬如主人請客,則應敬客而自卑;若無所供設,是則負愧於客。
復次,以自大心故,則喜生瞋恚;憍慢是瞋之本,瞋是一切重罪之根。若菩薩於眾生起下心,眾生若罵、若打,則無恚恨;譬如大家打奴,奴不敢瞋恨。若菩薩自高、意下眾生者,眾生侵害,忿然生怒;如奴打大家,則起瞋怒。下意有如是等種種利益故,菩薩應當行。
「安隱心」者,與今世、後世、究竟樂,非如父母、知識與現世樂。
菩薩若以等心、慈心、下心利益眾生時,若有不知恩人來惱菩薩,不信所行,謂為欺誑,為求名故,無有實事;又為魔所使,來惱菩薩,惡中之惡,不識恩分。菩薩等心,於此通達無礙。
得是無礙心已,眾生雖有大罪大過,但欲利益,不生惱心。慈心、安隱,無礙、不惱心。
譬如孝子愛敬父母,如兄、如弟、如姊妹、如兒女,無婬欲心而生愛敬慈念。世人但能愛敬所親,菩薩普及一切。
得是柔軟清淨好心,名眾生忍,是法忍初門。
次行十善道。十善道,有佛、無佛,世間常有,是善法教。菩薩先以四十種行,行是十善道。何以故?是菩薩深念善法,心慈眾生故。
離欲凡夫法有十二事,亦以四十八種行。
六波羅蜜乃至法住,是客法,有佛說則有菩薩行。
上來舊法、客法,本末具足,今世得善法,智慧無礙;捨身,得法身無礙,隨意至十方教化眾生,於十方佛前修集善法。
「聞是法時,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者,是品說如微妙深法,亦說有行,善門、智門,二行具足。但說如法,所利少;若說有法,所利亦少。今說有、無二法,具足故,得無生法忍;譬如二輪具足故,能有所至。
此中善說二諦故,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大智度論卷第七十二
////
今當具依《摩訶衍》分別。論云:有三種上中下,..此論或為大智度論(簡稱智論),智論中大量引用大小乘經論(摩訶衍=大乘),有別於宗鏡錄廣引之摩訶衍論(釋摩訶衍論,簡稱釋論),馬鳴菩薩造大乘起信論龍樹菩薩注釋(疑掛名?!)
全文搜尋結果 共 62 次,出於 27 卷(宗鏡錄100卷)
預設排序
T2016 宗鏡錄【卷2】 共 3 筆
宋 延壽集 (作品時間:904~975)
即凡即聖。修持契會。住佛所住之中。進止威儀。行佛所行之跡。釋摩訶衍論云。第一顯離疑信入功德門者。謂有眾生。聞此摩訶衍之甚深極妙
釋摩訶衍論卷第一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詔譯
-
- 文章: 630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向二乘擁抱學習,才是成佛的速效解決方案
覺即是真如!!!即是如來,覺著者,佛陀也。怪道1412 寫: ↑週日 5月 14, 2023 11:42 am 釋禪波羅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觀)
經說覺支云:覺、大覺,思惟、大思惟,大思惟觀於心性。約此五句以明覺相。今先釋覺、大覺二句,此約世間、出世間境界分別,故有此二覺之異。世間境即是異相,出世間境即是如相。此之如、異,即是真、俗二諦之別名也。今約觀門淺深易見。今當具依《摩訶衍》分別。論云:有三種上中下,如異既有三種,覺、大覺亦應為三也。論意分別假名為異。分別四大實法同體,名為下如。分別地大,異餘三大,名為異;同一無常生滅不異,名次如。無常生滅,名為異。生滅即空無異,名上如。今即約禪為下、中、上品,明觀門淺深之相。…知如真
此則略說上品覺、大覺之相。
次,釋思惟、大思惟二句。此還約前覺、大覺說。所以者何?初心覺悟真俗之相,名覺、大覺;後心重慮觀察,名思惟、大思惟。對小覺後說思惟,大覺後說大思惟,此義易見,不煩多釋。次,釋觀於心性者,即是返觀能思惟、大思惟之心也。所以者何?行者雖能了於前境,而不能返達觀心,則不會實道。今即返照能觀之心,為從觀心生?為從非觀心生?若從觀心生,若從非觀心生,二俱有過,當知觀心畢竟空寂。
////
洪啟嵩老師此云:證得上品覺、大覺之相,應該是可以成證阿羅漢了,如果從中間轉成大悲,就是菩薩禪法。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Re: 向二乘擁抱學習,才是成佛的速效解決方案
第一、先明下品覺相。覺氣息入出,青、黃、赤、白諸色隔別,名為覺;覺此諸息同一風大無異,名大覺。次覺三十六物隔別,名為覺;覺餘三大無有別異,名大覺。覺於心數非一,名為覺;同是四心無異,名大覺。
心數法
[獅子吼站阿含經簡註]
即「心所有法」,指五陰中的受、想、行陰。經中說「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行)」(四心=受想行識),有識陰才會緣生受、想、行陰,因此後世將識陰稱為心王,受、想、行陰稱為心所有法(心所法)。
[阿含辭典(莊春江)]
即「屬於心之類的」,參看「法」,南傳作「屬於心的」(cetasika,另譯為「心所;心所有」)。
////
覺(性體)即是真如!!!即是如來,(大)覺者,佛陀也。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虛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鬧。逢佛未幾,得無生忍,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澈無礙。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心數法
[獅子吼站阿含經簡註]
即「心所有法」,指五陰中的受、想、行陰。經中說「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行)」(四心=受想行識),有識陰才會緣生受、想、行陰,因此後世將識陰稱為心王,受、想、行陰稱為心所有法(心所法)。
[阿含辭典(莊春江)]
即「屬於心之類的」,參看「法」,南傳作「屬於心的」(cetasika,另譯為「心所;心所有」)。
////
覺(性體)即是真如!!!即是如來,(大)覺者,佛陀也。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虛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鬧。逢佛未幾,得無生忍,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澈無礙。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