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老頭 寫: ↑週二 2月 27, 2024 12:00 pm
是的, 若從文字理解, 可以有很角度不同的說法
個人以當時的問答因緣來理解
這句話是六祖大師回答法海禪師的提問:
[即心即佛]是什麼意思?
一般常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但是即然所用的文字不用,應該就有不同的含義
心,佛差別在哪裏?六祖用兩個概念來區分
一個是無形的[念];一個是有形的[相]
這有形無形已把一切色心二法涵蓋在內
念頭生生滅滅,不管是正念妄念,都是[本性]的作用,假名為心
對於念頭能時時保持在[覺知]的狀態,稱之為佛
相,隨緣遇合而有生滅,這是[心]的作用,所謂心生則種種法生
能離開種種差別相,不起分別憎愛之心,如如不動,就叫[佛]
糟老頭 寫: ↑週一 2月 26, 2024 4:09 pm
有位法師 , 在臉書提出上面這個問題
有誰願意說說 [是啥意思?]
-
六祖壇經:
「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機緣品第七)
看得懂嗎?看得懂解釋一下。
有位法師 , 在臉書提出上面這個問題
有誰願意說說 [是啥意思?]
達摩祖師說:[只這心心心是佛。]
假設我將之分類為:只這[心]的{心]的{心}是{佛}。=再分類成:只這[無明心]的{識大心]的{空大心}是{如來佛心}。..........
>>>>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人類的[色身]由[無明心]驅動,使有受想行識反應,此主動力稱為[前念],例如[富少遇醉女,意圖撿屍性侵。]若此[前念]不生起,則此[富少色身]蘊即在{識大心],只反應前有醉女繞道而行。那麼此{識大心後念]不滅,則{識大心]蘊即在{空大心}。
>>>[即心即佛]是什麼意思?=人類眾生的生死苦厄,由色身+心識顯現出來,所以[即心即佛]表示===色身同步蘊即在[無明心]+{識大眾生本心]+{空大如來智慧德相}中。
寂照老師兄在台壇貼文三千我貼三百。他的夢幻大法難學只能試我[通姦除罪包養大法]。
>>>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人類的五蘊身心會成就生死各道,發現見到感受苦樂地獄天堂景相,是因蘊即在無明識支或識大心中,若斷毀[無明支]和{識大心],則苦樂景相不再出現。五蘊身心體相用由法界{空大如來智慧德相}所操控。
>>>>是的, 若從文字理解, 可以有很角度不同的說法
==經句的確一字可多義,眾生也可能猜錯如來真實義!像佛陀說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眾生[要滅除妄想執著]才有[如來智慧]可用。有人誤以為[既然本有我就裝模作樣如來智慧的樣貌]?像寂照師兄抄經數十年廣說般若空義,卻不明斷毀無明支進破{識大]圍則{空大}就是不生不滅的{宇宙意識}。
蔡葉不敏擇決佛經義假設如來真實義,多方操作驗證功效,簡化成包養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