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同源
老子道德經為萬經之母。
一切佛法由此五千言出。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Cykc9i ... tid=oFDknk
佛道同源
-
- 文章: 6311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同源
以下經文有錯簡問題!!
道德經第二十八首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知其白守其黑),是修道的最高法程,所以稱(為天下式),最後是(復歸於無極))!!
老子刻製這隻原版竹籤,因捆綁皮帶斷裂,後人重新整理時被錯置了,此段文字,應該放在(知其榮守其辱)的法程之後。
所謂(絕聖棄智)就是講這個法理。先天智慧的發起(知其白),必須斷離凡俗的識用智能(守其黑)。
道德經下面這一章,講的就是與此相關法義!!
道德經六十五首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國)非是一般利用知識邏輯註解為(國家)!!
(民)非是一般利用知識邏輯註解為(人民)!!
老子書非凡俗之學,其文字應用常常隱喻修道的特殊涵義。
(國)即是指個人修道的成就,即是所謂 #修行境界證量 也。
(民)即是指個人修道的肉身思維。所謂 #個人煩惱業力習氣知識等等。
以上就是老子所謂(絕聖棄智),佛家言(無生法忍),從實修訣要講,就是
知其白(得聖智)
守其黑(棄凡識)
.
道德經第二十八首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知其白守其黑),是修道的最高法程,所以稱(為天下式),最後是(復歸於無極))!!
老子刻製這隻原版竹籤,因捆綁皮帶斷裂,後人重新整理時被錯置了,此段文字,應該放在(知其榮守其辱)的法程之後。
所謂(絕聖棄智)就是講這個法理。先天智慧的發起(知其白),必須斷離凡俗的識用智能(守其黑)。
道德經下面這一章,講的就是與此相關法義!!
道德經六十五首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國)非是一般利用知識邏輯註解為(國家)!!
(民)非是一般利用知識邏輯註解為(人民)!!
老子書非凡俗之學,其文字應用常常隱喻修道的特殊涵義。
(國)即是指個人修道的成就,即是所謂 #修行境界證量 也。
(民)即是指個人修道的肉身思維。所謂 #個人煩惱業力習氣知識等等。
以上就是老子所謂(絕聖棄智),佛家言(無生法忍),從實修訣要講,就是
知其白(得聖智)
守其黑(棄凡識)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311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同源
大制不割 釋義
老子開示此言句應作全段文字做理解:
朴散以為器,聖人用之以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甚至,學人要先能掌握此道德經第二十八章,老子特別開講修道相關法程秘訣之真實法義!才可能正確正確注釋老子教導的原義!!
~~~~~
大制,修道的最高準則。
不割,不可分割。
那麼,是甚麼修道法理,牽涉到 #不可分割呢??
答案很簡單:
就是(神)(氣)。
就是(心)(物)。
道家(性命雙修)也就是講這個修道真理。
經文(朴散以為器,聖人用之以為官長)!!朴是妙有的境界,萬物由此創生。其最精微者稱(先天炁),粗化後稱(氣),再粗化則為(器)……
聖人(得道元性)
用之(肉身精氣)
得道聖者已作為此(器、氣、炁)之官長。
老子告關尹喜曰:我與天下分一炁而治也。
.
老子開示此言句應作全段文字做理解:
朴散以為器,聖人用之以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甚至,學人要先能掌握此道德經第二十八章,老子特別開講修道相關法程秘訣之真實法義!才可能正確正確注釋老子教導的原義!!
~~~~~
大制,修道的最高準則。
不割,不可分割。
那麼,是甚麼修道法理,牽涉到 #不可分割呢??
答案很簡單:
就是(神)(氣)。
就是(心)(物)。
道家(性命雙修)也就是講這個修道真理。
經文(朴散以為器,聖人用之以為官長)!!朴是妙有的境界,萬物由此創生。其最精微者稱(先天炁),粗化後稱(氣),再粗化則為(器)……
聖人(得道元性)
用之(肉身精氣)
得道聖者已作為此(器、氣、炁)之官長。
老子告關尹喜曰:我與天下分一炁而治也。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311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同源
老子道德經:
朴散以為器,聖人用之以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若於佛法實修實證之內行人,對於老子開示修道妙訣,一定感覺很受用!!
《雜阿含經》第809經
佛告阿難:「是故,我今次第說,住微細住,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速令休息,如天大雨,起、未起塵能令休息。如是,比丘!修微細住,諸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
阿難!何等為微細住多修習,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謂安那般那念住。」
瑜伽師地論
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由此斷故當言已斷一切雜染。當知轉依由相違故。能永對治阿賴耶識。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有取受性。轉依是常。無取受性。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
解深密經
若諸菩薩,即緣一切契經等法,集為一團一積一分一聚,作意思惟此一切法,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隨順菩提…
.
朴散以為器,聖人用之以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若於佛法實修實證之內行人,對於老子開示修道妙訣,一定感覺很受用!!
《雜阿含經》第809經
佛告阿難:「是故,我今次第說,住微細住,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速令休息,如天大雨,起、未起塵能令休息。如是,比丘!修微細住,諸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
阿難!何等為微細住多修習,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謂安那般那念住。」
瑜伽師地論
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由此斷故當言已斷一切雜染。當知轉依由相違故。能永對治阿賴耶識。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有取受性。轉依是常。無取受性。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
解深密經
若諸菩薩,即緣一切契經等法,集為一團一積一分一聚,作意思惟此一切法,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隨順菩提…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1074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佛道同源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飱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
五蓋(Pañca nīvaranāni)(巴),蓋即蓋覆之義,謂諸眾生由此貪等五惑,蓋覆心識,而於正道不能明了,沈滯三界,不能出離。五蓋即:一、貪欲蓋,二、瞋恚蓋、三、睡眠(惛眠,昏沉)蓋,四、悼悔(掉舉)蓋,五、疑蓋。
陽(0)化氣
陰(1)成形
陰盛於陽則昏沉
陽盛於陰則掉舉
陰平陽秘
致中和
五蓋(Pañca nīvaranāni)(巴),蓋即蓋覆之義,謂諸眾生由此貪等五惑,蓋覆心識,而於正道不能明了,沈滯三界,不能出離。五蓋即:一、貪欲蓋,二、瞋恚蓋、三、睡眠(惛眠,昏沉)蓋,四、悼悔(掉舉)蓋,五、疑蓋。
陽(0)化氣
陰(1)成形
陰盛於陽則昏沉
陽盛於陰則掉舉
陰平陽秘
致中和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