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同源
-
- 文章: 1078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量子力學”又有新發現!原來佛經裡記載的神通,都能用科學解釋!連觀世音菩薩也可以?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631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首次从量子纠缠里拍到太极图!太极图不是想像,是来自实际观测!而且起源居然不在中国【文昭思緒飛揚291期】
道德經這一首經文非常重要,但是其中發生錯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以上經文,和下面經文,不是同一章。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31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同源
第四十二首:道生一 (經文校正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故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生一
道是無極,無極就是驅向空無,但永遠不會化歸於零。由此可知,老子道學是存在主義,只是這個創生緣起(道)雖然找不到起始點,但,永遠不會變成“0” !!
“一”就是佛家金剛經講的:若世界實有即是(一合相)。
佛、道共同語言:真空妙有。
佛家:真如法性。
道家:玄德(元炁)
一生二
“二”,就是原本溟合為一的真空、妙有,已然有分別機兆。此時,就是從無漏界流化出有漏法界的玄關…
佛教十二緣起法的首支(無始無明)
從老子道學講“二”,就是真道從形而上破體,生化出形而下物理宇宙芸芸眾生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又稱(玄牝之門,為天地根)。或稱(天門開闔,能無雌乎)。
圓覺經:
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流出一切……
二生三
“三”就是唯識法相講的(異熟種子)也就是道家所謂(真氣)的境界。從現代微觀物理科學講即是(量子)的境界
三生萬物
“萬物”,從佛家講就是(萬法),從道家而言,就是(一切有為法)。從現代科學言:包括宇宙間一切心理、物質。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合
宇宙一切法,都是由無名(真如),有名(法性)交融和合而得成就,故說沖氣以為和。
負陰而抱陽,就是講這個道理。
真如(心)即是陽,
法性(物)即是陰。
故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以上講的就是修佛強調的(背塵合覺)。
此言有生於無,真正法義是,形而下的有形宇宙,來自於無有形象不可思議的無漏界。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
天下至柔,就是講真氣,佛家講異熟種子,現今科學發現的量子力學(想像一下,鋼鐵,岩石,都是由原子組成,而原子就有電子飛繞,電子亦是量子層次,老子上面經文就是開示此物理微觀境界,佛教言一杯水中有八萬四千蟲…)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這一段是老子道德經的文字體例,老子宣講創生真理,末段常常會指導實修道法。
行不言之教,處無為之事,也是修佛的原則。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故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生一
道是無極,無極就是驅向空無,但永遠不會化歸於零。由此可知,老子道學是存在主義,只是這個創生緣起(道)雖然找不到起始點,但,永遠不會變成“0” !!
“一”就是佛家金剛經講的:若世界實有即是(一合相)。
佛、道共同語言:真空妙有。
佛家:真如法性。
道家:玄德(元炁)
一生二
“二”,就是原本溟合為一的真空、妙有,已然有分別機兆。此時,就是從無漏界流化出有漏法界的玄關…
佛教十二緣起法的首支(無始無明)
從老子道學講“二”,就是真道從形而上破體,生化出形而下物理宇宙芸芸眾生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又稱(玄牝之門,為天地根)。或稱(天門開闔,能無雌乎)。
圓覺經:
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流出一切……
二生三
“三”就是唯識法相講的(異熟種子)也就是道家所謂(真氣)的境界。從現代微觀物理科學講即是(量子)的境界
三生萬物
“萬物”,從佛家講就是(萬法),從道家而言,就是(一切有為法)。從現代科學言:包括宇宙間一切心理、物質。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合
宇宙一切法,都是由無名(真如),有名(法性)交融和合而得成就,故說沖氣以為和。
負陰而抱陽,就是講這個道理。
真如(心)即是陽,
法性(物)即是陰。
故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以上講的就是修佛強調的(背塵合覺)。
此言有生於無,真正法義是,形而下的有形宇宙,來自於無有形象不可思議的無漏界。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
天下至柔,就是講真氣,佛家講異熟種子,現今科學發現的量子力學(想像一下,鋼鐵,岩石,都是由原子組成,而原子就有電子飛繞,電子亦是量子層次,老子上面經文就是開示此物理微觀境界,佛教言一杯水中有八萬四千蟲…)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這一段是老子道德經的文字體例,老子宣講創生真理,末段常常會指導實修道法。
行不言之教,處無為之事,也是修佛的原則。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31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同源
#莊子解老道家公案(一)
以下是莊子與老子打的啞謎,若有學人看懂,那麼註解老子道書也就再也不會摸不著頭緒了~~
道德經第三十二首萬物自賓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
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經文導讀】
這一首經文其實就是講道家煉精化炁的法程,(即是佛家講的法住智)與下一首(萬物將自化)必須合參,這兩首經文是老子教導道家性命雙修,即在“練精化氣”與“練氣化神”的道家修煉功夫理論。
【經文破譯】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
道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無有名狀,是永恆常在的。創造宇宙萬物的真道之朴(朴,以未雕琢之原木隱喻道炁),雖然玄微精妙,天下間卻沒有任何事物能夠讓祂臣服(真炁。佛家言:一切種子。)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只有善於修道的人,能以主宰自我生命的真心去守住祂…
老子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那麼創生萬物的元炁自然會來賓服。
老子曰:『知雄守雌,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當(無名心性)與(有名物元)相交融合,自然就會產生道家講的(金津玉液)這種甘露來滋養修道者的五臟六府筋骨皮肉,這時修士應以不伎不求的態度來面對真氣的灌輸運作,這種來自於生命根源的最精純能量(甘露)自然就會均勻的分部全身。
老子曰:『吾常異於人,而貴食於母。』
又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心使氣曰強,益生曰祥。』
又曰:『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都是老子在談精氣之益生的妙用。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
這種因修道獲取真炁而變化氣質以達到益生效果,是自古即有所流傳下來的修道法制,與境界名相…
老子曰: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以為官長。
修道之人既然已獲得這種實修實證境界的實質效益,就必須知所滿足不可貪得無饜。
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知止可以不殆。
唯有知足才不會因貪得而落入有為的情識慾得之思維中而自失道量。
老子曰:『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禪宗祖師雪竇禪師:
大冶精金應無變色。本份草料。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修道者想獲得真道的天下,就要能謙柔處下、無慾無為,正像江海納百川百谷之水,則真氣自然來歸。
老子曰:『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
【讀經心得】
老子這首經文並非獨立完成之作,事實上本首經文與老子書三十七首經文(道常無為)應該是一氣呵成的作品,因為這兩首經文主要是針對修道功夫理論與境界驗證的陳述,兩首經文的內容是互相承續貫連的。
作者在破譯這兩首經文時甚至發現莊子也在他的著述中設定了兩個啞謎,來對應詮釋老子這兩篇文章所蘊含的修道秘訣呢!!
我們在破譯老子道德經,若能融會貫通莊子書中用來作解老子書的相關經文,並引導讀者能更精確的切入道德經開示內容之精義,相信對學習理解老子道德經是大有助益的。
【老、莊道家公案解秘】
莊子大宗師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
『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
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如果學人對道家的學術了解不夠透徹,而單從文字表相來觀察老莊的這二篇文章,相信將很難去想像其間的關聯性,更甭談發現莊子書中自設的這則啞謎原來正是以老子這首經文作藍本而創作出來的寓言。為了要正確破譯老子的經文,就讓我們來猜猜《莊子‧大宗師》的這則謎語吧: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
作者注: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是莊子虛擬的修道隱者。有一天他們聚在一起,便以機鋒語言來互相測試對方修道的境界層次!
孰能以無為首。
作者注:
以無為首就是將腦筋放空入靜,也就是老子所說的:『致虛極,守靜篤。』這是修道入門之首要!!
所以謎語的第一句就說:『誰能將腦筋放空入於靜定。』
以生為脊。
作者注:
當修士進入虛極靜篤,這時肉身中就會有真氣生發運作的現象,老子第二章:『萬物作焉而不辭。』即是開釋這個功夫進程;
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九首:天下神器,對修道者自身真氣運作的體驗有極精采的論述: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是以聖人去甚‧去泰‧去奢。』
這首經文所提到的『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正是開釋修道過程中真氣運作的現象,當修道者體內的真氣精修練集結累積到氣機成熟時,真氣自然就會順著“督脈”俗稱脊髓而上…
莊子這句:『以生為脊』主要就是針對此功夫境界而言,道家稱此為“練精化氣”的法程。老子曰:『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也是強調這個功夫觀念!
為何累積在“丹田”《腹部肚臍稍下方》的真氣會向上走脊髓〈還精補腦〉?此中就牽涉到“無名”與“有名”在肉身上的運作!這部分與人體科學中的神經組織的系統運作有大有關聯。
《莊子。養生主》說:『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老子西昇記說:『陽散以為明,布炁成六根。』
老莊這些話都隱然解答了有關生命與真氣能量相互運作的奧秘!
以死為尻
作者注:
由於修道之人講究除情去慾,煉至功夫成熟就會有“男呈女相,女呈男相”的功夫境界。“女呈男相”道家稱此為“斬赤龍”亦即斷除女性月經之困惱;“男呈女相”又稱“馬陰藏相”也就是陽具收縮的現象…
老子曰:『搏氣致柔,能嬰兒乎。』
“馬陰藏相”正是老子這句:『能嬰兒乎?』在人體身理上的一項具體表徵。
“尻”就是脊椎尾端,它的神經叢控制性器官的運作。莊子這句“以死為尻”就是針對修道者這種馬陰藏相的修道證驗功夫境界作妙喻!
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
作者注:
以無為首→修道之人屏除知覺意識入於虛極靜篤之境界,一切腦筋思惟放空。
以生為脊→老子曰:弱其志,強其骨,即是打通任督二脈,修道真氣緣脊髓而走。
以死為尻→老子曰: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因此達到生理與心靈的淨化,即是(馬陰藏相)。
生死存亡一體→所以修道之人,在煉精化器氣的過程證驗,豈非生死得失,同存乎於一體?
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作者注: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都在修道中獲得這些功夫境界的證驗,當然大家就都心照不宣、相與會心而笑,而成為志同道合的莫逆之交了!
.
以下是莊子與老子打的啞謎,若有學人看懂,那麼註解老子道書也就再也不會摸不著頭緒了~~
道德經第三十二首萬物自賓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
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經文導讀】
這一首經文其實就是講道家煉精化炁的法程,(即是佛家講的法住智)與下一首(萬物將自化)必須合參,這兩首經文是老子教導道家性命雙修,即在“練精化氣”與“練氣化神”的道家修煉功夫理論。
【經文破譯】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
道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無有名狀,是永恆常在的。創造宇宙萬物的真道之朴(朴,以未雕琢之原木隱喻道炁),雖然玄微精妙,天下間卻沒有任何事物能夠讓祂臣服(真炁。佛家言:一切種子。)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只有善於修道的人,能以主宰自我生命的真心去守住祂…
老子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那麼創生萬物的元炁自然會來賓服。
老子曰:『知雄守雌,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當(無名心性)與(有名物元)相交融合,自然就會產生道家講的(金津玉液)這種甘露來滋養修道者的五臟六府筋骨皮肉,這時修士應以不伎不求的態度來面對真氣的灌輸運作,這種來自於生命根源的最精純能量(甘露)自然就會均勻的分部全身。
老子曰:『吾常異於人,而貴食於母。』
又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心使氣曰強,益生曰祥。』
又曰:『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都是老子在談精氣之益生的妙用。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
這種因修道獲取真炁而變化氣質以達到益生效果,是自古即有所流傳下來的修道法制,與境界名相…
老子曰: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以為官長。
修道之人既然已獲得這種實修實證境界的實質效益,就必須知所滿足不可貪得無饜。
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知止可以不殆。
唯有知足才不會因貪得而落入有為的情識慾得之思維中而自失道量。
老子曰:『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禪宗祖師雪竇禪師:
大冶精金應無變色。本份草料。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修道者想獲得真道的天下,就要能謙柔處下、無慾無為,正像江海納百川百谷之水,則真氣自然來歸。
老子曰:『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
【讀經心得】
老子這首經文並非獨立完成之作,事實上本首經文與老子書三十七首經文(道常無為)應該是一氣呵成的作品,因為這兩首經文主要是針對修道功夫理論與境界驗證的陳述,兩首經文的內容是互相承續貫連的。
作者在破譯這兩首經文時甚至發現莊子也在他的著述中設定了兩個啞謎,來對應詮釋老子這兩篇文章所蘊含的修道秘訣呢!!
我們在破譯老子道德經,若能融會貫通莊子書中用來作解老子書的相關經文,並引導讀者能更精確的切入道德經開示內容之精義,相信對學習理解老子道德經是大有助益的。
【老、莊道家公案解秘】
莊子大宗師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
『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
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如果學人對道家的學術了解不夠透徹,而單從文字表相來觀察老莊的這二篇文章,相信將很難去想像其間的關聯性,更甭談發現莊子書中自設的這則啞謎原來正是以老子這首經文作藍本而創作出來的寓言。為了要正確破譯老子的經文,就讓我們來猜猜《莊子‧大宗師》的這則謎語吧: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
作者注: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是莊子虛擬的修道隱者。有一天他們聚在一起,便以機鋒語言來互相測試對方修道的境界層次!
孰能以無為首。
作者注:
以無為首就是將腦筋放空入靜,也就是老子所說的:『致虛極,守靜篤。』這是修道入門之首要!!
所以謎語的第一句就說:『誰能將腦筋放空入於靜定。』
以生為脊。
作者注:
當修士進入虛極靜篤,這時肉身中就會有真氣生發運作的現象,老子第二章:『萬物作焉而不辭。』即是開釋這個功夫進程;
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九首:天下神器,對修道者自身真氣運作的體驗有極精采的論述: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是以聖人去甚‧去泰‧去奢。』
這首經文所提到的『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正是開釋修道過程中真氣運作的現象,當修道者體內的真氣精修練集結累積到氣機成熟時,真氣自然就會順著“督脈”俗稱脊髓而上…
莊子這句:『以生為脊』主要就是針對此功夫境界而言,道家稱此為“練精化氣”的法程。老子曰:『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也是強調這個功夫觀念!
為何累積在“丹田”《腹部肚臍稍下方》的真氣會向上走脊髓〈還精補腦〉?此中就牽涉到“無名”與“有名”在肉身上的運作!這部分與人體科學中的神經組織的系統運作有大有關聯。
《莊子。養生主》說:『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老子西昇記說:『陽散以為明,布炁成六根。』
老莊這些話都隱然解答了有關生命與真氣能量相互運作的奧秘!
以死為尻
作者注:
由於修道之人講究除情去慾,煉至功夫成熟就會有“男呈女相,女呈男相”的功夫境界。“女呈男相”道家稱此為“斬赤龍”亦即斷除女性月經之困惱;“男呈女相”又稱“馬陰藏相”也就是陽具收縮的現象…
老子曰:『搏氣致柔,能嬰兒乎。』
“馬陰藏相”正是老子這句:『能嬰兒乎?』在人體身理上的一項具體表徵。
“尻”就是脊椎尾端,它的神經叢控制性器官的運作。莊子這句“以死為尻”就是針對修道者這種馬陰藏相的修道證驗功夫境界作妙喻!
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
作者注:
以無為首→修道之人屏除知覺意識入於虛極靜篤之境界,一切腦筋思惟放空。
以生為脊→老子曰:弱其志,強其骨,即是打通任督二脈,修道真氣緣脊髓而走。
以死為尻→老子曰: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因此達到生理與心靈的淨化,即是(馬陰藏相)。
生死存亡一體→所以修道之人,在煉精化器氣的過程證驗,豈非生死得失,同存乎於一體?
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作者注: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都在修道中獲得這些功夫境界的證驗,當然大家就都心照不宣、相與會心而笑,而成為志同道合的莫逆之交了!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