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 言
菩薩三大阿僧祇劫修學菩薩道,只為求得無上正等正覺。而於佛的功德法中,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聲聞可有前十八項的少分,但是於後十八不共法中是完全沒有的;然,於《大智度論》而在三十六種功德法中,本文只以「十力」及「四無所畏」為探討的主題。
菩薩雖然亦擁有此功德法,但是菩薩畢竟尚未圓滿,所得的功德法多少與佛有所不同。但是不同之處在那裡?菩薩所得的功德法名目是否與佛相同?另外,菩薩要修至何位次方能得此功德法呢?基於這種種的疑問,筆者擬以《智論》為主,以其餘漢傳經論為輔,利用不同的文獻比對,對於菩薩的十力及四無所畏做一簡單梳理。
卷 24、25 中可知,菩薩是可以得到這三十六種功德法的。在漢傳的經論中,除了《智論》對於菩薩的功德法有所描述外,於《自在王菩薩經》、《奮迅王問經》、《除蓋障菩薩所問經》等經典中,亦對於菩薩的功德法多有敘述。當中除了標列出功德法的名目外,亦有標列出其異名及異說。
本文主要為第貳至第陸個部分,首先對於「力」及「無所畏」做一番了解;再來第參、肆從各個經論探討佛及菩薩的十力、四無所畏之意義及異同;第伍個部分從諸經論中了解十力、四無所畏的異名、生起次第、相攝與差異,另外亦將十力、四無所畏,與方便道、無漏法、有為法相做一會通;最後考究菩薩得十力、四無所畏的位次。
陸、菩薩得十力、四無所畏之位次
有關於菩薩得十力與四無所畏的位次,在《智論》中沒有明白的說到,只是說明菩薩亦有十力及四無所畏。但於《自在王菩薩經》及《奮迅王問經》中卻有提及,如《自在王菩薩經》中云:
爾時,自在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佛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菩薩亦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不?」佛告自在王:「有阿鞞跋致菩薩,已久習行,得無生法忍,住第八地欲入九地,為般若波羅蜜方便所護,如是菩薩則能具成菩薩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
爾時,奮迅王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如是十八不共佛法,世尊所有。如是十力,菩薩有不?此四無畏,菩薩有不?如是十八不共之法,菩薩有不?」佛言:「皆有。奮迅王!一切菩薩於八地中,作業成就乃得九地:謂具辯才得不退忍,攝善方便慧波羅蜜。奮迅王!菩薩如是具足十力、四無所畏,成就十八不共之法,乃得九地。」
柒、結論
綜觀以上所探討的菩薩與佛十力、四無所畏之異,筆者大致歸納為以下幾點: 探長隨筆:
贊同二楞子同學說法。大乘必包含二乘,菩薩普渡眾生必包含聲聞緣覺,菩薩道若無解脫道則成人天善法,非定性聲聞緣覺則無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