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憂鬱症的關聯

貢巴
文章: 772
註冊時間: 週六 1月 01, 2022 7:53 am

Re: 佛法與憂鬱症的關聯

文章 貢巴 »

:|
Viirya
文章: 314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佛法與憂鬱症的關聯

文章 Viirya »

懷著自度度人而學習佛法的人通常會很正向積極.
六度是他必須學習的功課.在面對逆境的狀況下.他自有轉識成智的能力
他會用智慧去觀照.而非陷於識邊際的根本煩惱或隨煩惱中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佛法與憂鬱症的關聯

文章 勿忘初心 »

記得在《佛說四十二章經》云

「 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
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每們每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經歷,有刻骨銘心的錐心悲痛,亦有如沐春風得意洋洋之際,更有如神助般之狗屎運,亦有萬念死灰的驟變。劇情只有劇中人能體會,因為人人日常都有本難唸的經。
總不離宿世因緣果報
「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絲毫不假。

自古以來佛門古德有句老話

「 情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深不墮輪迴。」

都是「欲」的力量。
力量展開來、攤開來仔細看我們人生,不論公不公平?! 情不情願?! 〈緣〉就是在某時間會合和成事 ! 便使我們每每發生無可奈何地〈精釆繽紛〉的人生旅程。

學佛的我們都知道人生皆由「八苦」組成。
即是→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

我們生活在這世上,真有說不盡的苦,能逼惱我們人的身心。
在人生中每個成長階段充滿無盡未知 !!
每人「執」的深淺不一,又因現今社會對物質生活過於依賴,或對情執難捨、或於某事陷入困頓。往往都會使人(於八苦中特別對某幾個苦)放不下、看不開、難割捨地無法忍受而失去了理智。導至部份人患有憂鬱症、躁鬱症,這些原因佔大部份都是為〈執〉所困,因希求、恆持有、結果等等不能順遂己意,長時累積漸而形成嚴重的失落情緒。

雖說學佛一段時日了,都多少清楚地知道 →
「 萬法是無常的,世間一切緣境都是短暫的假相而已,因緣和合而生,因緣離散而滅,我們千萬別讓這些「假相」給矇蔽了。」
可是往往我們知道是知道,看別人能輕鬆容易的勸說,如换作自己所遭遇,當下的現實境會發現,其實自己是難以做到的。
人言〈人生七十才開姶〉,因為看多了,遇多了; 事情容易看透放下。或許有幸運地曾擁有諸般豐富經歷,百嚐滄桑之人能會心一笑。

但决不是說佛法非得到了暮年時才能得益,只因「責任」、「義務」使然。舉凡每個階段諸如
孩童、學生、就業、職權、夫妻、家庭、為父為母,奉養雙親等等階段,多有不如意十之八九之時發生挫折。
生活中修,都在自己的心口意盼漸法隨法行,但成事在人,業有輕重根有利頓,全看自己認識自己多少?心意識五蘊的昇起自己是染是淨?是業是道?能掌握多少?是因是緣?是無常?能放下多少?
自己多少能力對應多少?

佛陀說我們必須自修自悟!佛陀的教法只能指出那條路而已。真理只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實踐,去直接體驗。外在的一切總隨緣應事,生滅更迭去留執盼皆不切實際。只有在自身之內,我們才能對實際有直接、鮮活的體證。

為何自古皆指〈聞思修〉和〈戒定慧〉的「正思惟」和「正見」做正確入門。因為能讓我們自己深入內心,真正地鏟除貪、瞋、痴的根源病根,才能更好的透過緣境進行智慧的訓練,引導我們用覺觀的方法培養洞察力,以觀察自己的本質,藉著此洞察力,可以「辨識」出並漸「止息」痛苦的原因,可以用這種方法獲得解脫。

其實,現今社會,這個憂鬱症人人都有,只是輕重不同,尤其是在不同時空背景諸緣境的現前後,但偏偏又無能為力、手足無措毫無能選擇的機會。很容易讓人造成極大壓力。首要的態度不是世界末日的來臨,人生的好壞是自己的掌握,生命的意義是自己來肯定。現前的問題,仍得耐心去化解。能力的不及,身邊總是能尋有助緣。

面對問題就是修行辦道的時候,修行就是修正我們的「身口意」的行為,改掉不好的習氣,將執著分別使其漸淡薄,好的要讓它更好。

所以正在學佛路上的我們,與其計較人與事的無可奈何,不如把握有限的生命,好好的修養自我,發揮此身在有幸遇佛法而修學來滋養此段生命的價值及望眼來生。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佛法與憂鬱症的關聯

文章 勿忘初心 »

並藉此機會,附上 白雲老禪師的一篇有關〈憂鬱症〉的開示,法供養眾朋友。

《 什麼是憂鬱呢 》?
憂慮:太多的擔憂掛礙,身心失去平靜。
鬱悶:缺乏自信,逃避現實。

《 為什麼會憂鬱呢 》?
〈自我意識〉太過強烈,其實是內心不安。
不滿現實,怨天尤人,少了冷靜思考。
獨處時間太多,寂寞引發不應該有的思維,造成情緒失控。
最糟糕的是:杞人憂天。

《 燥鬱不是憂鬱 》:
燥:煩亂,焦急,暴燥;情緒如麻,欲理還亂,身心不安。
現象:見人、見事、見理、見物等,全不順眼,認為一切都是跟他過不去;多數的,是自私心作祟,自我意識太強烈。
行為:動輒狂吼怒罵,甚至傷人。
有的,摔器物發洩。
有的,狂飲爛醉。
有的,猛抽煙,甚至吸食毒品。
有的,藉故找人麻煩。
症候群的成因:
症兆──憂心繁雜,耿耿於懷。
1、工作環境,不盡理想。
2、長官同事,不如自己。
3、婚姻關係,懷疑變質。
4、兒女親情,疏遠淡化。
5、子女管教,墨守陳規。
初期──憂鬱症狀形成:
1、自信心脆弱,多疑。
2、得失心作祟,矛盾。
3、總是後悔自責,執著。
4、常感力不從心,計較。

《 成形期的一些症狀 》:
1、心理惶恐不安,掛礙。
2、些微瑣事,嘮叨不停。
3、疑夫劈腿,疑妻紅杏出牆。
4、喜登高處險處,自尋刺激。
5、慵懶不想動,氣血愈來愈弱。
6、好吃零食,腸胃經常不舒服。
7、不喜歡講話,有苦衷不肯說出來。
8、耽著獨處,喜歡鑽牛角尖。
9、經常誤解人意,過度保護自己。
10、討厭光亮,討厭與人相處。

《 憂鬱症患者最多的族群 》:
1、知識份子。
2、收入不夠支出的人。
3、專業工作者。
4、太過感性,容易激動的人。
5、太過理性,冷漠自傲的人。

《 自我檢查的重點 》:
1、身體狀況,健康出了問題。
2、言語技巧,少了轉彎方便。
3、意念思維,多疑缺少自信。
4、觀念偏頗,強調自以為是。

《 怎樣自己調適 》:
1、生活──擴大生活範圍。
增加興趣領域。
快樂旅遊度假。 
2、飲食──不可偏食。
營養均衡。
最忌零食。
3、意識──面對現實,不要遺棄家人。
縱處逆境,也要忍而化之。
心安理得,最忌杞人憂天。
4、運動──騎腳踏車。
走路游泳。
養植花木。
5、興趣──書畫音樂。
宗教正信。
獻身義工。

《 實 例 》
她先生是公務員,自己是退休老師。
從對話中敘事。
場景:寺院中會客廳。
時間:上午九點左右。
人物:老和尚與患者。

《 對白一 》

「面對腐敗的政權,混亂的社會,不知如何是好的環境,應該如何自處?」
「妳受到了傷害嗎?!」
「令人身心不安,常常失眠。」
「想得太多、太複雜。」
「能不想嗎?所見所聞,都使人煩惱!」
「妳有能力去改變嗎?」
「人微言輕,徒嘆奈何!」
「既然不能,豈不是自尋煩惱嗎?!」
「沉默會使人喪志。」
「煩惱會使人傷身!」

《 對白二 》

「活著真沒有什麼意思!」
「死了呢?」
「一了百了!」
「能了嗎?關係妳的責任、權利、義務,更何況,父母子女之間,本有的因果和因緣,都不是說『了』就能『了』的!」
「親屬關係,是債務關係嗎?」
「是!不過這種關係有好也有不好!」
「不好的,是不是來討債的?」
「好的,也不一定是來還債的!」
「不瞭解所謂的關係,究竟涉及什麼?」
「因果的因,因緣的緣,本來就不是可以肯定的,所謂『相欠債』只是一種藉口;佛法中所說的,不在意今天已前的過去如何?而是在乎每一個現在的今天,必須把握所作因果的因,所結因緣的緣都是好的、善意。」
「沒有過去的因和緣,怎會有現在的、是好或不好的果報?」
「不錯!妳說得對。但是,妳把三世的時空拉得太遠;剛才強調現在的今天,其實可以縮短為一分一秒,甚至一剎那。譬如現在的這一秒,很快成為過去,同時,未來的一秒,隨即成為現在;佛教說三世因果,以時分來說,不可以臆測前世如何如何?!」
「可是,現在所作,並沒有現在受報!」
「妳是老師,不是經歷了學習做老師的、每一個不同時段的現在麼!?」
「那是職業,怎可以相提並論?」
「果報就是業報,包含了善的與惡的;業,是作為,概括事業、學業、行業等正當和不正當的。因所作為是因,然後必須循因而受果;故說凡所有作因,待緣而發,而後受果報;也就是世俗所說的,有多少耕耘,必然會有多少收穫,包括好的與不好的。」

《 對白三 》

「憂鬱與燥鬱,有甚麼不同?」
「最明顯不同的現象,憂鬱的人,往往傷害自己;燥鬱的人,多數是傷害別人。」
「應該如何克制?」
「不是克制,而是化解!」
「怎樣化解?」
「勉強自己面對它,探討究竟為了甚麼?然後認識利害,比較損益;終了,必定會發現許多平常意想不到,原來自己是有能力,可以化解憂鬱,不至成為病患的智慧!」
「很難!」
「衣食住更難,不是慢慢的都已經走過來了麼?!」
二楞子
文章: 1348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Re: 佛法與憂鬱症的關聯

文章 二楞子 »

不管什麼病,都是苦
苦,是一種增上因緣
有苦,才有機會瞭解苦
問題是,您看到苦了嗎?您瞭解苦了嗎?
憂鬱,從那裏生成?
您觀出來了沒有?
學佛,主要是修習觀緣起
您的憂鬱,是來自身體的痛苦?(苦苦)
還是遺憾快樂的漸漸的壞去?(壞苦)
還是因緣聚合變化,對五取蘊的執著?(行苦)
要真正能看得清楚苦的內涵
才能遠離憂鬱(ㄧ切)的煩惱
趣向涅槃。

有同修提出ㄧ些方法,都很好~
不管是心理的、生理的、科學的
但基本上以四念住來透徹四聖諦
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經說:先有法住智,再有涅槃智。

生死的洪流的力量
比想像的鉅大太多太多了
我們只是洪流中的一隻小螞蟻
卻總是把我執放大得不可限量
無怪乎眾生自無始以來輪迴不止。
就如小弟今年,共住院四次,進了手術房二次
每次打麻醉藥前,看著天花板的日光燈
心想,也許麻醉完手術失敗就走了。。。
這輩子就這麼結束了~~
燈下暗忖:
自己到底準備好面對生死了嗎?
日常所學現在有什麼用?
現在要來個禪定嗎?
還是要來個法華經?阿含經?
還是考慮要用第七識?第八識?第九識?
好像什麼都不適合。。。
抉擇,早該做完
貪愛,早該放下
阿賴耶,早該轉識成智
心中,早該是無染的淨土
如果,心中還留有五取蘊的貪愛執著
那麼,只能說什麼都沒準備好
ㄧ定繼續往輪迴去。
貢巴
文章: 772
註冊時間: 週六 1月 01, 2022 7:53 am

Re: 佛法與憂鬱症的關聯

文章 貢巴 »

:|
Viirya
文章: 314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佛法與憂鬱症的關聯

文章 Viirya »

在日常中累積福德智慧資糧
並及早破除我法二執.瞭解二無我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佛法與憂鬱症的關聯

文章 勿忘初心 »

都是同一件事。

講的同指→
「 清淨心,心清淨。」

遇危急難中,心存何念 ?仍有太多執念....。
緣嘛~到了就到了。隨時準備好。

就如同。
我們學佛人都知道。

《 臨終之際的那一念 》至關重要。

為何 ?!
往生舆否全憑那一念。
畢生修持功夫也全在那一念見真章。
除非自己生前已能自在作得了主。

臨命終時我們能〈確保〉有著這麼好的福報,遇到有全是有德之〈善友〉都在你身邊,我們能神智清醒,還是因病痛而昏迷,能對人事恩怨情仇、妻兒子女親情等〈全然〉捨離放下 ?這全都不是簡單事情。

往生是〈大事因緣〉,古德尊宿為何囑咐需天天都要修學,都要準備,我們才有把握,才可靠。平時不幹,要到臨終的時候再幹,决對來不及了。決定不能有在關鍵之際才想要念這種想法,這個想法決定會耽誤自己這一生往生的緣分。
貢巴
文章: 772
註冊時間: 週六 1月 01, 2022 7:53 am

Re: 佛法與憂鬱症的關聯

文章 貢巴 »

:|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