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逍遙 » 週一 4月 29, 2024 11:21 pm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念:
『我是學檀波羅蜜時,非是證時;
學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等六波蘿蜜)時,
修四念處時乃至修八聖道分時,非是證時;
修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三解脫門)時,非是證時;
修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時,非是證時。
我今學一切種智時,非是得須陀洹果證,乃至阿羅漢、辟支佛道證時。』
如是,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學空觀,住空中;學無相、無作觀,住無相、
無作中;修四念處不證四念處,乃至修八聖道分不證八聖道分。
是菩薩雖學三十七品、雖行三十七品,而不作須陀洹果證乃至辟支佛道。
================
不證,似乎是菩薩道一項很重要的特徵
也是跟阿含大異其趣的地方
其實菩薩道的不證的概念,真的隨處可見
1,金剛經--我得阿羅漢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2,或是不二--不常不斷,既然不常不斷,那麼請問證的是啥果?斷的是啥煩惱?
問題是阿羅漢不是明明斷煩惱了嗎?
這沒有對錯,也不是對錯問題
而是抱持的心態問題
有人明明有能力也可以斷煩惱
但就是不認為煩惱需斷啊?不行嗎?
為何?
煩惱一斷,離眾生更遠,離生活更遠,離世俗也太遠
除非明天就要離世了
不然,七早八早關門休息
白白浪費這非常難得的人身,生命,時間,因緣
若是真有能力解脫的人,還怕煩惱?
般若走的不只是解脫道
還多了空及性的概念
般若的空,也不同於阿含的成住壞空的空
而這空及性的概念
也正提供給菩薩道無始無終的無量行的資源與理論基礎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念:
『我是學檀波羅蜜時,非是證時;
學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等六波蘿蜜)時,
修四念處時乃至修八聖道分時,非是證時;
修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三解脫門)時,非是證時;
修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時,非是證時。
我今學一切種智時,非是得須陀洹果證,乃至阿羅漢、辟支佛道證時。』
如是,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學空觀,住空中;學無相、無作觀,住無相、
無作中;修四念處不證四念處,乃至修八聖道分不證八聖道分。
是菩薩雖學三十七品、雖行三十七品,而不作須陀洹果證乃至辟支佛道。
================
不證,似乎是菩薩道一項很重要的特徵
也是跟阿含大異其趣的地方
其實菩薩道的不證的概念,真的隨處可見
1,金剛經--我得阿羅漢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2,或是不二--不常不斷,既然不常不斷,那麼請問證的是啥果?斷的是啥煩惱?
問題是阿羅漢不是明明斷煩惱了嗎?
這沒有對錯,也不是對錯問題
而是抱持的心態問題
有人明明有能力也可以斷煩惱
但就是不認為煩惱需斷啊?不行嗎?
為何?
煩惱一斷,離眾生更遠,離生活更遠,離世俗也太遠
除非明天就要離世了
不然,七早八早關門休息
白白浪費這非常難得的人身,生命,時間,因緣
若是真有能力解脫的人,還怕煩惱?
般若走的不只是解脫道
還多了空及性的概念
般若的空,也不同於阿含的成住壞空的空
而這空及性的概念
也正提供給菩薩道無始無終的無量行的資源與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