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學者開講--
持戒入禪的自我療癒-談業力的形成與轉化
2024-07-26
演講影片:
https://reurl.cc/1bx8jX
問答影片:
https://reurl.cc/pvmDMa
《摘要》
聖嚴教育基金會舉辦「學者開講」系列講座,
首場於7/20下午在法鼓德貴學苑舉行,
由
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教授主講,
講題為「持戒入禪的自我療癒──談業力的形成與轉化」,
包含法鼓文化編輯總監果賢法師等近百名聽眾,
郭院長從該校
佛教學系行門教育談起,
說明修行的法門應從日常生活開始,而非只是讀經誦經。
行門的意義是對治惑、業、苦,進而解脫輪迴,究竟成佛,
也就是《心經》所說:「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郭院長指出,
生命受苦有兩重形式:自然受苦是因四大和合的色身,文化倫理受苦是因業習身、識身。
郭院長強調:「令人受苦的儘是人間話語。」話語特別容易入耳、入心,與親近的人吵架的話語尤其傷人,彷如刀劍要一擊斃命。
業種熏習是由名言業種、現行、習氣形成循環。
名言業種如同病毒,可以不斷地進行複製、傳播、蔓延。
將業視為債、視為恩、視為能量,三者效果不同。
自我是業之積聚所成,解脫即是轉業身為智身。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是將習慣累積變成的自我,
以為那是自我,說自己「沒辦法改」其實是不願意改。
郭院長表示,
在佛教與心理學的對話與交涉方面,
心理學是從自我出發,佛教則講無我,
而沒有健全的自我就無法談無我,
可能會落入將超世間的大我以為是無我。
郭院長提出,
戒定慧三學增上的佛教心理療癒模型。
戒律的行動療癒,是戒律於生活之中,以倫理行動為主,
潔淨與利他成為生命的主軸,由外而內淨化身語意業。
倫理並非持戒的終極目標,而是轉染業的生活方式,成就淨業生活方式,
換句話說,就是自我的轉化訓練。
去掉染呈現的就是淨,削減消滅染,最後無遮蔽的狀態,就是真正的自我。
以行動來改變業習,從身口的改變造成意的改變,
因緣是彼此相關的,末端也可能倒過來改變整體。
果賢法師提問,
佛教與心理學在自我覺察和方法的差異之處,
郭院長表示,佛教的語言對某些心理狀態的人不見得有用,而心理學則有輔導、對話等方法。
佛法的自我療癒還沒有完全發展,需要有心理學者一起參與討論,
探索怎樣使現代人有現代的療癒之道。
佛教有更究竟的觀點,可能心理學沒有,
心理學不負責究竟解脫,著重在使心理失序的人參與正常的社會生活。
佛教沒有細節技巧,可能是因視其為方便法門,
但在現代必須向其他學問學習擁有這些技巧。
果賢法師也提問,
如何建議年輕人對自我認識和自我建構?
郭院長表示,長輩給予年輕人可能的線索,引導他找到方向建構自我。
人是透過不斷學習與模仿來建構自我,身教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長輩言教和身教不一致,就會對年輕人造成困惑。
給予年輕人典範,不要多說而做自己做得到,
讓他們主動發現進而學習效法,
但也不要預設他們會成長成什麼樣。
針對聽眾提問
如何在現今社會安定身心?
郭院長則分享,腳踏實地聞思修比較重要,能做的從自己做起,
境界遇到了才能驗證修行程度,在剎那來臨前培養自己的能耐。
聖基會舉辦「學者開講」系列講座,為佛學研究者建立對話機制,
也為有志於佛學研究、佛法義理深化者,提供機會一探佛法堂奧。
https://www.shengyen.org.tw/news.aspx?lang=cht&pid=6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