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重心設定師兄提供
的新網址,謝謝,
心的轉換
-
- 文章: 549
-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也是心的轉換吧!
阿含經中,佛說[我所說法,如爪上塵;所未說法,如大地土。]
佛又說:[世間一切微妙善語,皆是佛法。世間的真理本來如是,
也永遠如是,與佛說不說法,或與人接不接受佛法,根本無關。]
佛陀啟發我們;世間有真理和如何能達到求真理的途徑,方法,
與每一個人因為環境不同,觀點不同,理解能力不同,資質不同,
雖然真理則一,但還是不能不殊途,到後來才可以使各種佛教徒同歸。
佛又說:[世間一切微妙善語,皆是佛法。世間的真理本來如是,
也永遠如是,與佛說不說法,或與人接不接受佛法,根本無關。]
佛陀啟發我們;世間有真理和如何能達到求真理的途徑,方法,
與每一個人因為環境不同,觀點不同,理解能力不同,資質不同,
雖然真理則一,但還是不能不殊途,到後來才可以使各種佛教徒同歸。
-
- 文章: 549
-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心的轉換
佛教開放的目的,給世間各種人去學習佛法,教理。
各人因環境的不同,受世間訓練的不同,思想觀念能力亦因不同,
所以學習佛理的方法自然也應當不同。
為適應這種需要起見,佛教才漸漸分了宗派。各宗派的方法不同,
理解不同,但真理和成果是一種,最終目的是一樣的。
佛教在台灣,最新的宗派是[慈濟宗],由於內容我們不是很了解,我們
現在要貼的八宗,是大乘佛教過去所傳的分為[八宗]。
其中禪(又稱宗門)淨.律.密,這四宗偏重[修持]。
法性.法相.天台.賢首這四宗,偏重[理論推解],又稱為[教門]。
這些基本的佛教常識,現在懂得佛教徒不多,有些還自以為是的,
認為他的宗們才是名門正派,好像其地七個宗派,是無關緊要的無名小卒,
這樣是不公平的說法。
末學大概的說明一下,
各人因環境的不同,受世間訓練的不同,思想觀念能力亦因不同,
所以學習佛理的方法自然也應當不同。
為適應這種需要起見,佛教才漸漸分了宗派。各宗派的方法不同,
理解不同,但真理和成果是一種,最終目的是一樣的。
佛教在台灣,最新的宗派是[慈濟宗],由於內容我們不是很了解,我們
現在要貼的八宗,是大乘佛教過去所傳的分為[八宗]。
其中禪(又稱宗門)淨.律.密,這四宗偏重[修持]。
法性.法相.天台.賢首這四宗,偏重[理論推解],又稱為[教門]。
這些基本的佛教常識,現在懂得佛教徒不多,有些還自以為是的,
認為他的宗們才是名門正派,好像其地七個宗派,是無關緊要的無名小卒,
這樣是不公平的說法。
末學大概的說明一下,
-
- 文章: 549
-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心的轉換
(1)禪
佛教分顯.密二種教,除了密宗以外,其他的七宗,都屬於顯教。
顯教又分為兩種:一種稱為[教],令一種稱為[禪]。
一般說的[教],是依據佛說的經典來立教;
[禪]則是偏重修心,[以心傳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有些禪者以為,一切經典都是用來闡明真理;而真實的佛理不是文字所能表達,
所以是經論之外,直以佛祖的心印為單傳,又稱[教外別傳]。
又名佛心宗,或禪宗,以頓悟成佛為目標。
所以有些(應該不是禪宗的行者)硬要我學頓悟法,我只好說謝謝,
因為我真的不是那種料,如果他又一直熱心,一直一直熱心,我就翻出
這段佛教史觀拿來當[護身符](護身符是形容詞哦,以免又要被誤解)
(其他七宗,有興趣下次再介紹)!
佛教分顯.密二種教,除了密宗以外,其他的七宗,都屬於顯教。
顯教又分為兩種:一種稱為[教],令一種稱為[禪]。
一般說的[教],是依據佛說的經典來立教;
[禪]則是偏重修心,[以心傳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有些禪者以為,一切經典都是用來闡明真理;而真實的佛理不是文字所能表達,
所以是經論之外,直以佛祖的心印為單傳,又稱[教外別傳]。
又名佛心宗,或禪宗,以頓悟成佛為目標。
所以有些(應該不是禪宗的行者)硬要我學頓悟法,我只好說謝謝,
因為我真的不是那種料,如果他又一直熱心,一直一直熱心,我就翻出
這段佛教史觀拿來當[護身符](護身符是形容詞哦,以免又要被誤解)
(其他七宗,有興趣下次再介紹)!
-
- 文章: 549
-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心的轉換
(2)淨土宗---2
依照慧璉法師,在講學[中國佛教史]的課程裡,法師說;
依照慧璉法師,在講學[中國佛教史]的課程裡,法師說;
在佛陀時代其實就已經有了「念佛」這個方便法門。這種「念佛」不是像我們今天念「阿彌
陀佛」,不是的,是要憶念佛陀的功德。把心念安住在憶念佛陀的功德上面,想著光明的事情。
那麼你就不會去思慮那些可怕的,傷心的事,所以佛陀說,你要這樣的憶念;心這樣的安住,你就
不會有「貪欲」,不會有「瞋恚」,不會有「愚痴」,慢慢的可以得到佛陀的正法。這是個方便
法門,適用於出家人,也適用於一般的信徒。可是慢慢的,念佛法門擴大了,改變了,念容更豐富
了。
「念佛」可以分成「四個法門」;一個是「稱名」.一個是「觀相」.一個是「唯心」.一個是「實
相」。除了「稱名念佛」,其他的三門都是禪修的法門。「稱名」就是稱佛的名號,比方說「阿彌
陀佛」,或是「南無阿彌陀佛」,或是「藥師佛」,「南無藥師如來」...等等,這是「稱名念佛」。
那其他(三門)是禪修,就是彼此有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