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rIocK
何謂方便生下流
一切佛法實修皆從滅盡定起
-
- 文章: 6294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一切佛法實修皆從滅盡定起
云何是十二因緣。
了卻,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
請問何謂:了卻諸法??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294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一切佛法實修皆從滅盡定起
解深密經云何是十二因緣。
了卻「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
請問何謂:了卻諸法??
廣慧當知﹐於六趣生死度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眾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溼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相合﹐增上廣大……
解深密經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大乘行者,修佛實證觀察密照十二緣起法,終究要證入有漏心意識的緣起,即是(一切種子阿陀那識),也就是十二緣起的第二支(行)。
老子道德經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溶,溶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稻竿經
爾時尊者舍利弗往至彌勒經行處。彌勒舍利弗俱坐石上。爾時尊者舍利弗問彌勒言。
今日世尊覩見稻芉而作是說。
汝等比丘。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即是見佛。
爾時世尊作是說已默然而住。彌勒。世尊何故說是修多羅。復以何義說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佛。皆以何義作如是說。
云何是十二因緣。
云何見因緣即是見法。
云何見法即是見佛。
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
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 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 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由此斷故,當言已斷一切雜染 ...
為何稻竿經世尊開示十二緣起法,是由舍利弗提出疑問,而由彌勒菩薩來做解說:
見十二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
研讀經要能融會貫通,一切了義佛典開示法義必然是互相支援,就看學者有沒有抓到重點,得其旨趣了!?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4410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一切佛法實修皆從滅盡定起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
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世雄不可量,諸天及世人,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
佛力無所畏、解脫諸三昧,及佛諸餘法,無能測量者。
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
於無量億劫,行此諸道已,道場得成果,我已悉知見。
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
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
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
【法王經
一切佛一切眾生,同一性相,一體無異。】
-
- 文章: 1069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一切佛法實修皆從滅盡定起
維基百科
三教九流(亦作九流三教)泛指古代中國的宗教與各種學術流派,是古代中國對人的地位和職業名稱劃分的等級。在古代白話小說中,往往含有貶義。
三教,指中國三大傳統宗教:道、釋、儒。
九流十家
在《漢書·藝文志》分別指: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九流十家,是九流以外加上小說家。
社會九流
社會地位上的九流可細分爲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但卻有不一的說法。(此九流為社會地位,與九流十家的學說無直接關係)
上九流
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中九流
舉子(科舉中省試被取錄者)、醫生、相命、丹青(畫匠、買畫人)、書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
師爺、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時妖(拐騙及巫婆)、盜、竊、娼。
別註2:原暨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廣州市地方志研究所所長饒展雄提及,在廣州坊間流傳的下九流為:優(戲子)、娼、皂(差役)、卒、批(修腳甲)、捶(捶骨)、奴(包括門房)、疍、剃(理髮)[1]。
正直捨方便
方便生下流
古德所謂下流或為下九流
古代階級之說或有貶義
今有方便生7-11
三教九流(亦作九流三教)泛指古代中國的宗教與各種學術流派,是古代中國對人的地位和職業名稱劃分的等級。在古代白話小說中,往往含有貶義。
三教,指中國三大傳統宗教:道、釋、儒。
九流十家
在《漢書·藝文志》分別指: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九流十家,是九流以外加上小說家。
社會九流
社會地位上的九流可細分爲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但卻有不一的說法。(此九流為社會地位,與九流十家的學說無直接關係)
上九流
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中九流
舉子(科舉中省試被取錄者)、醫生、相命、丹青(畫匠、買畫人)、書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
師爺、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時妖(拐騙及巫婆)、盜、竊、娼。
別註2:原暨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廣州市地方志研究所所長饒展雄提及,在廣州坊間流傳的下九流為:優(戲子)、娼、皂(差役)、卒、批(修腳甲)、捶(捶骨)、奴(包括門房)、疍、剃(理髮)[1]。
正直捨方便
方便生下流
古德所謂下流或為下九流
古代階級之說或有貶義
今有方便生7-11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1069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一切佛法實修皆從滅盡定起
勝解作意
[法相辭典(朱芾煌)]
瑜伽十一卷十五頁云:勝解作意者:謂修靜慮者、隨其所欲,於諸事相,增益作意。
二解 瑜伽三十三卷五頁云:即此作意、當言猶為聞思間雜。彼既如是如理尋思,了知諸欲、是其麤相;知初靜慮、是其靜相。從此已後,超過聞思,唯用修行、於所緣相,發起勝解;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既修習已;如所尋思麤相靜相,數起勝解。如是名為勝解作意。
三解 此是出世間道所攝七作意中之勝解作意也。瑜伽三十四卷十七頁云:若觀行者、於諸諦中,如是數數正觀察故;由十六行,於四聖諦,證成道理,已得決定;復於諸諦盡所有性、如所有性,超過聞思間雜作意,一向發起修行勝解。此則名為勝解作意。如是作意、唯緣諦境,一向在定。於此修習多修習故;於苦集二諦境中,得無邊際智。由此智故;了知無常,發起無常無邊際勝解。如是了知苦等,發起苦無邊際勝解,空無我無邊際勝解,惡行無邊際勝解,往惡趣無邊際勝解,興衰無邊際勝解,及老病死愁悲憂苦一切擾惱無邊際勝解。此中無邊際者:謂生死流轉。如是諸法,無邊無際,乃至生死流轉、不絕常有。如是所說諸法,唯有生死無餘息滅,此可息滅。更無有餘息滅方便。即於如是諸有諸趣死生法中,以無願行、無所依行、深厭逆行、發起勝解,精勤修習勝解作意。又云:如是行者,乃至世第一法已前,名勝解作意。如彼卷七頁至二十頁廣釋。(不共外道)
一切佛法實修皆從滅盡定起
一切滅盡定實修皆從見道起
一切見道修道皆從七作意起
[法相辭典(朱芾煌)]
瑜伽十一卷十五頁云:勝解作意者:謂修靜慮者、隨其所欲,於諸事相,增益作意。
二解 瑜伽三十三卷五頁云:即此作意、當言猶為聞思間雜。彼既如是如理尋思,了知諸欲、是其麤相;知初靜慮、是其靜相。從此已後,超過聞思,唯用修行、於所緣相,發起勝解;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既修習已;如所尋思麤相靜相,數起勝解。如是名為勝解作意。
三解 此是出世間道所攝七作意中之勝解作意也。瑜伽三十四卷十七頁云:若觀行者、於諸諦中,如是數數正觀察故;由十六行,於四聖諦,證成道理,已得決定;復於諸諦盡所有性、如所有性,超過聞思間雜作意,一向發起修行勝解。此則名為勝解作意。如是作意、唯緣諦境,一向在定。於此修習多修習故;於苦集二諦境中,得無邊際智。由此智故;了知無常,發起無常無邊際勝解。如是了知苦等,發起苦無邊際勝解,空無我無邊際勝解,惡行無邊際勝解,往惡趣無邊際勝解,興衰無邊際勝解,及老病死愁悲憂苦一切擾惱無邊際勝解。此中無邊際者:謂生死流轉。如是諸法,無邊無際,乃至生死流轉、不絕常有。如是所說諸法,唯有生死無餘息滅,此可息滅。更無有餘息滅方便。即於如是諸有諸趣死生法中,以無願行、無所依行、深厭逆行、發起勝解,精勤修習勝解作意。又云:如是行者,乃至世第一法已前,名勝解作意。如彼卷七頁至二十頁廣釋。(不共外道)
一切佛法實修皆從滅盡定起
一切滅盡定實修皆從見道起
一切見道修道皆從七作意起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6294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一切佛法實修皆從滅盡定起
妙法蓮華經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使得清淨故。
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1069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一切佛法實修皆從滅盡定起
夫釋迦文佛。開眾生心。成佛知見。達磨初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若體此一心。云何是成佛之理。
答。一心不動。諸法無性。以無性故。悉皆成佛。華嚴經云。佛子。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無何等性。所謂無相性。無盡性。無生性。無滅性。無我性。無非我性。無眾生性。無非眾生性。無菩提性。無法界性。無虛空性。亦復無有成正覺性。知一切法皆無性故。得一切智。大悲相續。救度眾生。佛子。譬如虛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壞。常無增減。何以故。虛空無生故。諸佛菩提。亦復如是。若成正覺。不成正覺。亦無增減。何以故。菩提無相無非相。無一無種種故。佛子。假使有人。能化作恆河沙等心。一一心復化作恆河沙等佛。皆無色無形無相。如是盡恆河沙等劫。無有休息。佛子。於汝意云何。彼人化心。化作如來。凡有幾何。如來性起。妙德菩薩言。如我解於仁所說義。化與不化。等無有別。云何問言。凡有幾何。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佛子。如汝所說。設一切眾生。於一念中悉成正覺。與不成正覺。等無有異。何以故。菩提無相故。若無有相。則無增減。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成等正覺。同於菩提。一相無相。
四諦16行對應相見道(煩惱障->清淨解脫道)
四如實智對應真見道(所知障->平等菩薩道)
答。一心不動。諸法無性。以無性故。悉皆成佛。華嚴經云。佛子。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無何等性。所謂無相性。無盡性。無生性。無滅性。無我性。無非我性。無眾生性。無非眾生性。無菩提性。無法界性。無虛空性。亦復無有成正覺性。知一切法皆無性故。得一切智。大悲相續。救度眾生。佛子。譬如虛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壞。常無增減。何以故。虛空無生故。諸佛菩提。亦復如是。若成正覺。不成正覺。亦無增減。何以故。菩提無相無非相。無一無種種故。佛子。假使有人。能化作恆河沙等心。一一心復化作恆河沙等佛。皆無色無形無相。如是盡恆河沙等劫。無有休息。佛子。於汝意云何。彼人化心。化作如來。凡有幾何。如來性起。妙德菩薩言。如我解於仁所說義。化與不化。等無有別。云何問言。凡有幾何。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佛子。如汝所說。設一切眾生。於一念中悉成正覺。與不成正覺。等無有異。何以故。菩提無相故。若無有相。則無增減。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成等正覺。同於菩提。一相無相。
四諦16行對應相見道(煩惱障->清淨解脫道)
四如實智對應真見道(所知障->平等菩薩道)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1069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一切佛法實修皆從滅盡定起
若諸異生離欲界欲、或色界欲,但由修道,無有見道。彼於欲界得離欲時,貪欲、瞋恚及彼隨法鄰近憍慢,若諸煩惱相應無明不現行故,皆說名斷。非如見道所斷薩迦耶見等。由彼諸惑住此身中,從定起已,有時現行,非生上者彼復現起。如是異生離色界欲,如其所應除瞋恚,餘煩惱,當知亦爾。自地所有見斷諸漏,若定、若起、若生,於一切時若遇生緣,便現在前。(瑜伽師地論卷58)
解說:如果凡夫離欲界欲得四禪,或離色界欲得到四空定,這只是有漏的修道,只能斷除障礙禪定的煩惱現行,不能斷除見道所要斷的煩惱種子,所以沒有見道。有禪定不一定是聖人。...這些煩惱還是安住在阿賴耶識中,若是從禪定出來,這些煩惱還是會現行。若生到色界禪天的人,欲界的貪瞋與隨順貪瞋生起的憍慢,不會再現行。...得到四禪或四空定的凡夫,四禪是色界的自地;四空定是無色界的自地色無色界自地見所斷的煩惱,包括薩迦耶見(身見)、邊執見和邪見等,若在禪定裡面,若從禪定出來,或是已經生到色界天或無色界天,於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如果有使令生起我見、邊執見、邪見、疑等的因緣出現,這些煩惱還是會現起的。
但由修道
無有見道
俗稱:盲修瞎練
解說:如果凡夫離欲界欲得四禪,或離色界欲得到四空定,這只是有漏的修道,只能斷除障礙禪定的煩惱現行,不能斷除見道所要斷的煩惱種子,所以沒有見道。有禪定不一定是聖人。...這些煩惱還是安住在阿賴耶識中,若是從禪定出來,這些煩惱還是會現行。若生到色界禪天的人,欲界的貪瞋與隨順貪瞋生起的憍慢,不會再現行。...得到四禪或四空定的凡夫,四禪是色界的自地;四空定是無色界的自地色無色界自地見所斷的煩惱,包括薩迦耶見(身見)、邊執見和邪見等,若在禪定裡面,若從禪定出來,或是已經生到色界天或無色界天,於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如果有使令生起我見、邊執見、邪見、疑等的因緣出現,這些煩惱還是會現起的。
但由修道
無有見道
俗稱:盲修瞎練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大開眼界
- 文章: 1675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佛果非得自第四禪
佛經說「不依三界」「不依欲界, 色界, 無色界」
由此可知,佛果不可能是從第四禪(色界) 修得
《金剛三昧經》
修空法者。不依三界。不住戒相。清淨無念。無攝無放。
《諸法最上王經》
不依欲色界 及於無色界
以無依倚心 諸施皆已淨
﹋﹋﹋﹋﹋﹋﹋﹋﹋﹋﹋﹋﹋﹋﹋﹋﹋﹋﹋﹋﹋﹋﹋﹋﹋﹋﹋
《楞嚴經》
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岐路。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爲迴心大阿羅漢。
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爲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爲空處...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迴心鈍阿羅漢。
上面經文指出, 修到第四禪時 修行人會開始走出兩條不同路線:
1. 修對 會進入菩薩乘。
2. 修錯 則會進入無色界(頑空)
進入菩薩乘的人 已經超越第四禪。進階到「無依止禪定」
佛果就是從菩薩所修的「無依止禪定」修出來的
《大寶積經》
菩薩入禪定時。離四識住處。不依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識大。亦不依止今世後世。
入如是定都無所依。是菩薩入禪其心愛樂。為欲入於無上解脫定。
《佛說華手經》入無依止定。入定而無依。是佛不思議
《相應部 卷35 (87經)》
無依止者則無動轉。無動轉則有輕安,有輕安者則無喜悅,無喜悅者則無來往,無來往者則無生死,無生死者則無此世、無來世、無兩界之中間,此始為苦惱之滅盡。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16n ... _around=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