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難得
若不出離
六道輪迴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
- 文章: 6949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呵呵呵~~
善哉,妙哉!!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慧,一切法離作與作者即是無生,今由無作者,故說一切法無生。
(注釋:一切法本真如法性一合相,無所謂我執,則無作者、無受著,故說一切法無生。)
大慧,一切法無自性,何以故?大慧,由自證聖智觀察,自相共相不可得,故說一切法無自性。
(注釋:一切法本真如法性一合相,若轉依自證聖智‘’真如根本智啟用‘’,則無所謂我相、他相,即是無自相、無共相可得,故說有漏一切法無自性。)
復次,大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何以故,自相共相見其似在,其實非在;見其似去,其實非去。以此之故,大慧,一切法無來無去。
(注釋:一切法本真如法性一合相,若無所謂我執取捨,則有漏一切法看似存在、看似有來有去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其實並不存在,也無所謂來去,故說一切有漏法法無來無去。)
復次,大慧,一切法非斷滅。何以故?以成立諸法自性之相非有,而諸法則超越可得。
(注釋:一切法本真如法性一合相,故一切法無斷無滅,何以故?因為有漏諸法之相,本就非有,故知諸法實相,實則超越可得不可得。)
復次,大慧,一切法無常,何以故?以相之生起,其性相為無常故。
(注釋:一切法本真如法性一合,有漏一切法之外相乃依止我執(阿賴耶識五蘊熏習)而生起。故曰,有漏一切法相皆無常。)
復次,大慧,一切法是常,何以故?謂諸相之生起為非生起且復無有故,又諸法是常,以其具無常性故,是故,大慧,一切法說之為常。
(注釋:一切法本真如法性一合相。所以說,一切法是常,何以故?有漏諸法相之生起緣於阿賴耶識五蘊之熏習,而人命阿賴耶識五蘊為無常壞法相展轉因,歸根究底乃緣自於真如法性一合相。故說一切法常。)
老子道德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道,狹義講即是創生之源頭,故稱無極,廣義講,即是整個創生之過程(空不空如來藏)。
生一,即是從無極延生不可分辨之(真如、法性)(一合相)。
一生二,二即是(真如法性一合相)初初分為(真如)與(法性)。
二生三,三即是(真如)(法性)於有漏重合,而產生出(我執)此創生階段即是成唯識論曰:(一切法真實種子阿陀那識)。
三生萬物,(真如)(法性)於有漏交合產生(我執)生起自、共相、有分別心,故知芸芸萬物之表相乃因(二生三、我執)而生起分別對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萬物負陰而抱陽,宇宙創生自此開始,但,若回過頭來看,(萬物)豈不就是(真如)(法性)(我執)於有漏法界之交合延展粗化??負陰即是講法性有,抱陽即是講真如根本智。
沖氣以為和,就是講(一切法真實種子阿陀那識)。
佛教萬法唯心造,玄奘大師唯識法相宗,不就是順著這個(三生萬物)的道理作演繹嗎?
一切佛法,不離真如與法性。佛性法身即是一合相。一合相不可說,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
善哉,妙哉!!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慧,一切法離作與作者即是無生,今由無作者,故說一切法無生。
(注釋:一切法本真如法性一合相,無所謂我執,則無作者、無受著,故說一切法無生。)
大慧,一切法無自性,何以故?大慧,由自證聖智觀察,自相共相不可得,故說一切法無自性。
(注釋:一切法本真如法性一合相,若轉依自證聖智‘’真如根本智啟用‘’,則無所謂我相、他相,即是無自相、無共相可得,故說有漏一切法無自性。)
復次,大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何以故,自相共相見其似在,其實非在;見其似去,其實非去。以此之故,大慧,一切法無來無去。
(注釋:一切法本真如法性一合相,若無所謂我執取捨,則有漏一切法看似存在、看似有來有去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其實並不存在,也無所謂來去,故說一切有漏法法無來無去。)
復次,大慧,一切法非斷滅。何以故?以成立諸法自性之相非有,而諸法則超越可得。
(注釋:一切法本真如法性一合相,故一切法無斷無滅,何以故?因為有漏諸法之相,本就非有,故知諸法實相,實則超越可得不可得。)
復次,大慧,一切法無常,何以故?以相之生起,其性相為無常故。
(注釋:一切法本真如法性一合,有漏一切法之外相乃依止我執(阿賴耶識五蘊熏習)而生起。故曰,有漏一切法相皆無常。)
復次,大慧,一切法是常,何以故?謂諸相之生起為非生起且復無有故,又諸法是常,以其具無常性故,是故,大慧,一切法說之為常。
(注釋:一切法本真如法性一合相。所以說,一切法是常,何以故?有漏諸法相之生起緣於阿賴耶識五蘊之熏習,而人命阿賴耶識五蘊為無常壞法相展轉因,歸根究底乃緣自於真如法性一合相。故說一切法常。)
老子道德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道,狹義講即是創生之源頭,故稱無極,廣義講,即是整個創生之過程(空不空如來藏)。
生一,即是從無極延生不可分辨之(真如、法性)(一合相)。
一生二,二即是(真如法性一合相)初初分為(真如)與(法性)。
二生三,三即是(真如)(法性)於有漏重合,而產生出(我執)此創生階段即是成唯識論曰:(一切法真實種子阿陀那識)。
三生萬物,(真如)(法性)於有漏交合產生(我執)生起自、共相、有分別心,故知芸芸萬物之表相乃因(二生三、我執)而生起分別對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萬物負陰而抱陽,宇宙創生自此開始,但,若回過頭來看,(萬物)豈不就是(真如)(法性)(我執)於有漏法界之交合延展粗化??負陰即是講法性有,抱陽即是講真如根本智。
沖氣以為和,就是講(一切法真實種子阿陀那識)。
佛教萬法唯心造,玄奘大師唯識法相宗,不就是順著這個(三生萬物)的道理作演繹嗎?
一切佛法,不離真如與法性。佛性法身即是一合相。一合相不可說,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949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沒錯!!
阿賴耶識即是我執之相,我執棄除,即是修佛行者斷離阿賴耶識,故曰(心解脫)。
所謂心解脫,(此心)便是指(末那意能執),(解脫)就是從(所執阿賴耶識)解脫出來。
解深密經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亦名為心(末那意)。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故修佛若講:滅阿賴耶識。(滅)字是有語病,容易被混淆!不是滅阿賴耶識,而是不執!!
所謂能量(種子)不滅,故佛宿命通可觀察過去五百世。
成唯識論
能依所依俱生滅故。與雜染法互相攝藏,亦為有情執藏為我,故說此識名阿賴耶。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
證知阿賴耶識之行相,而從此賴耶識行相解脫出來轉依(一真如心)。即是所謂(心解脫)
成唯識論
彼緣阿賴耶識起補特伽羅我見。
彼緣異熟識起法我見。
彼緣異熟無垢識起平等性智。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949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佛說:宇宙萬有的運行法則,
是因緣法。
及緣生法。
雜阿含經(二九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
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
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
看懂佛經開示內容嗎??
何謂因緣法???
何謂緣生法???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949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大慧問:世尊,說有三種阿羅漢,三者之中,何者堪得阿羅漢之名?(何者才是名符其實,堪可號稱阿羅漢??)Viirya 寫: ↑週六 4月 12, 2025 11:18 pm 經云
大慧言:
世尊說有三種阿羅漢,三者之中,何者堪得阿羅漢之名?其為一向趣(eka-ayana)於寂滅者、或為因發誘導餘眾願而退資糧者、或為佛所應化者?
世尊答言:
大慧,為一向趣於寂滅之聲聞,非為餘者。
大慧,餘二者,或已圓滿修習菩薩行,或為化佛所化。以依本願善巧方便而生,故彼為莊嚴諸佛會聚而於中顯現。
大慧,於如是道上與所住;彼等說種種依於分別之法,此謂彼超越禪定、禪者、禪所緣而得果,以彼了知世間無非心自所見。彼依所得而說。
復次,大慧,若預流作如是念:此是枷鎖,然而我已離彼。則彼已犯疑過,彼依然持我慢,故彼實未曾脫枷鎖。
復次,為超越無量、無色界禪定者,則應離自心所見諸相。滅受想等至不能超越個別世間,以其無有而唯心。
世尊回覆:
大慧,為一向趣於寂滅之聲聞,非為餘者。
由此可知,楞伽經主張,阿羅漢是契空者,餘皆不是!!
那麼,三者之中除了契空阿羅漢,其餘兩種修行者,又是甚麼狀況??
一、行大乘菩薩道者。
二、化佛所化者。(請問何謂,化佛所化者。)
世尊答言:
大慧,為一向趣於寂滅之聲聞,非為餘者。
大慧,餘二者,或已圓滿修習菩薩行(此言菩薩摩訶薩得意成身);或為化佛所化。以依本願善巧方便而生(此言虔信阿彌陀佛,為化佛接引,而往生西方淨土),故彼為莊嚴諸佛會聚而於中顯現。
大慧,於如是道上與所住;彼等說種種依於分別之法,此謂彼超越禪定、禪者、禪所緣而得果(此言,超越能所,證悟真如根本智),以彼(真如無分別心)了知世間無非心自所見。彼依所得而說(此義乃闡明般若亦為分別之法,然菩薩於分別中而無有分別,這是從修佛者功夫相應境界而言)。
復次,大慧,若預流作如是念:此是枷鎖,然而我已離彼。則彼已犯疑過,彼依然持我慢,故彼實未曾脫枷鎖。
(上言:假如修佛者,初證空性真如,卻來認定一切法皆是煩惱枷鎖,而自認,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此為自起慢心,即是
般若心經:
心有罣礙恐怖而顛倒夢想。
勝鬘經:
阿羅漢有恐怖。何以故?阿羅漢於一切無行怖畏想住,如人執劍欲來害己,是故阿羅漢無究竟樂。)
復次,為超越無量、無色界禪定者,則應離自心所見諸相。
(此言:第四禪天才是三昧正受,禪者於此眾妙之門迴光返照,依止無分別心,無所得法,才能超越無色界(破無始無明),才能圓滿法性真如一合相。
首楞嚴經:
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歧路,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
滅受想等至不能超越個別世間,以其無有而唯心。
契空阿羅漢深入空定,其所證之滅盡定,滅受想等至,不能超越個別世間,以其堅守一真如心之空性,而不發起真如大用,故無有融合法性妙有,故不能得一切種智。此行者稱不迴心鈍阿羅漢。(故佛曰:以其無有而唯心))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2152
-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楊公子法安
不談您問的法
就談法內說的法: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是說甚麼?
我說:
是說:真如、自性,佛性,一切無漏種子,佛種。(按:種子能生義)。
這就是佛說[因緣法及緣生法],[緣起性空]:緣起無自性故,無人法我二空的真義。
可惜非一般人所能懂的道理。
壇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动摇,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
- 文章: 2152
-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一 4月 14, 2025 10:30 pm 沒錯!!
阿賴耶識即是我執之相,我執棄除,即是修佛行者斷離阿賴耶識,故曰(心解脫)。
所謂心解脫,(此心)便是指(末那意能執),(解脫)就是從(所執阿賴耶識)解脫出來。
解深密經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亦名為心(末那意)。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故修佛若講:滅阿賴耶識。(滅)字是有語病,容易被混淆!不是滅阿賴耶識,而是不執!!
所謂能量(種子)不滅,故佛宿命通可觀察過去五百世。
成唯識論
能依所依俱生滅故。與雜染法互相攝藏,亦為有情執藏為我,故說此識名阿賴耶。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
證知阿賴耶識之行相,而從此賴耶識行相解脫出來轉依(一真如心)。即是所謂(心解脫)
成唯識論
彼緣阿賴耶識起補特伽羅我見。
彼緣異熟識起法我見。
彼緣異熟無垢識起平等性智。
.
都錯!沒錯!!
阿賴耶識即是我執之相,我執棄除,即是修佛行者斷離阿賴耶識,故曰(心解脫)。
所謂心解脫,(此心)便是指(末那意能執),(解脫)就是從(所執阿賴耶識)解脫出來。
阿賴耶識是:識名滅,體不滅。
這個永滅不是「阿賴耶識即是我執之相,我執棄除」,也不是甚麼[滅從色除]。
怎說呢?
1.阿賴耶識識無覆無記,永遠開放,不會有我執要棄除,
但有我執是第七識,要滅就是滅盡第七識的染分,就顯無功用我恆摧的如來現起他受用。
2.若[滅從色除],那麼如來色身在時,已無阿賴耶識名,云何有理說呢?
-
- 文章: 2152
-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大覺者佛也,
無論
阿羅漢或僻支佛覺者或佛大覺者。
如是眾生中我者
就是指第七識的滅盡人我執、法我執,所顯:清淨真我自性。
壇經: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
無論
阿羅漢或僻支佛覺者或佛大覺者。
如是眾生中我者
就是指第七識的滅盡人我執、法我執,所顯:清淨真我自性。
壇經: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
-
- 文章: 6949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這跟我說的有何相違!?
阿賴耶識行相就是末那意之(所執),莫那意為(能執),這就是當下於八識五蘊運轉(此我)的真相。
那麼(彼我)又是講甚麼!?
洞山良介過水偈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與麽會,方始契如如。
成唯識論
彼緣阿賴耶識起補特伽羅我見。
彼緣異熟識起法我見。
彼緣異熟無垢識起平等性智。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949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大寶積經
佛告舍利弗。彼佛功德法門亦復如是。菩薩先得。是諸菩薩當不退轉。若聞此法,必能受持讀誦通利。為無上菩提,於真如性當勤修學。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欲住不退地者。聞此稱讚法門。應當受持讀誦通利。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住此法門,於法性中當不退轉。
維摩詰曰: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不動。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