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版主: 妙吉祥如意
執持阿賴耶輪迴種

真識全滅隨世俗 走慣巧門沒出脫

文章 執持阿賴耶輪迴種 »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二 4月 25, 2023 6:47 pm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佛言:“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臆度者之所能知,所謂相續生及相生,相續住及相住,相續滅及相 滅。諸識有三相,謂轉相、業相、真相。大慧,識廣說有八,略則唯二,謂現識及分別事識。大慧,如明鏡 中現諸色像,現識亦爾。大慧,現識與分別事識,此二識無異相,互為因。大慧,現識以不思議熏變為因; 分別事識,以分別境界及無始戲論習氣為因。大慧,阿賴耶識虛妄分別種種習氣滅,即一切根識滅,是名相 滅。大慧,相續滅者,謂所依因滅及所緣滅,即相續滅。所依因者,謂無始戲論虛妄習氣;所緣者,謂自ㄨ心 所見分別境界。大慧,譬如泥團與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與莊嚴具亦如是。大慧,若泥團與微塵異者,應非 彼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泥團微塵應無分別。大慧,轉識、藏識若異者,藏識非彼因;若不異 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然彼真相不滅。大慧,識真相不滅,但業相滅。若真相滅者,藏識應滅。若藏識 滅者,即不異外道斷滅論。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說,取境界相續識滅,即無始相續識滅。大慧,彼諸外道 說相續識從作者生,不說眼識依色、光明和合而生,唯說作者為生因故。作者是何?彼計勝性丈夫自在時及 微塵,為能作者。”
勝性捨不得放不下
自甘墮落的阿陀那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9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怪道1412 寫: 週五 5月 19, 2023 5:43 pm 什麼是依他起的不空
由 匿名法友 (未驗證) 在 四, 2014-07-24 16:09 發表姓名或匿稱: 佛弟子
版主(及各位法友)好,想請您教一個問題,

1、什麼是依他起?依他起就是依他起性嗎?好像有經典說依他起就是緣起法(依他緣而起?),也有人說依他起性譬如縄、遍計所執譬如蛇....總之好像有不同說法。

2、依他起的不空是什麼意思?唯識學不是認為第八阿賴耶識也是生滅無常的嗎?
那麼依無常阿賴耶識建立的一切,怎麼會有不空呢?
(按:唯識家認為遍計空依他起不空)
謝謝您!
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17390
////
這裡有些問題比答案要有意思多多?!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佛法討論區(大眼樂園)
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forum/3
依他起,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密多,就是所謂無我法,古德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老子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9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cyc320 寫: 週五 5月 19, 2023 7:59 pm 善現!如有壯夫善閑射術,欲顯己技,仰射虛空(依他起相),為令空中箭不墮地,復以後箭射前箭筈,如是展轉經於多時,箭箭相承不令其墮(講依他起的不空,譬喻之)。若欲令墮便止後箭(了「生無自性性」),爾時諸箭方頓墮落。(了「勝義無自性性」)
哇哈哈哈哈哈~~觀禪如御射也!!

善哉善哉!!!!
列子學射,中矣,請之於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對曰:“弗知也。”
關尹子曰:“未可”。
退而習之三年,又以報關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列子曰:“知之矣。”
關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獨射也,為國與身亦皆如之。”
故聖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莊子南華真經…田子方篇
列御寇(列子)為伯昏無人射,引之盈貫,措杯水其肘上,發之,適矢復沓,方矢復寓。當是時,猶象人也。
伯昏無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嘗與汝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若能射乎?」
於是無人遂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進之。
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無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爾於中也殆矣夫!」

白話語譯:
莊子在《田子方》說了這樣一個故事:列禦寇,就是那個御風而行的列子,為伯昏無人表演射箭。他射箭的時候,志滿意得,滿是驕矜之卸,拉滿了弓弦,然後在自己的胳膊肘上,放了滿滿一杯水,彎弓射箭。第一支箭剛射出去,第二支箭就緊跟著發射出去了,而第三支箭已經在弦上等著呢,手臂上那杯水紋絲不動,而列禦寇這個人也正像個木頭人一樣站在那裡,巋然不動。

像列禦寇這樣的射箭技巧,不可謂不高,但這樣的人真正達到大境界了嗎?伯昏無人不以為然,說:你這種箭術,只能算是有心射箭的射術,而不是無心射箭的射術。「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伯昏無人說:我現在要邀請你,我們一同去「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我看看你射得如何?

伯昏無人就當先走上高高的山崗,腳上踏著風化的危石,身臨百丈深淵,然後轉過身來,倒退著向深淵退步,一直走到自己的腳掌有一部分已經懸在懸崖之外。站在這個地方,伯昏無人請列禦寇上來射箭。而此時此刻,列禦寇只能趴在地上,「汗流至踵」,汗都流到腳後跟了。

這時,伯昏無人說:「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人世間真正高明的人,向上可以看透蒼天,向下可以看清黃泉,世界萬象瞭然於心,在任何時刻都可以神色不變,氣定神閒。他對列子說:你現在心驚目眩,再讓你射箭,你能射中的可能性就太小太小了。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9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呵呵呵~~
居然,兩千五百年後,佛教論壇還是為了究竟涅槃的佛法真義而執迷不悟而爭論不休!?現在終於能體會,當年世尊面對糾正小乘行者的錯誤知見,所發費的苦心,有多麼艱辛與無奈了……

《佛地經論》卷5:
聲聞獨覺有所知障習氣未滅,云何證得究竟涅槃?所知障習是無知故,非染污故,障菩提果不障涅槃,非煩惱故,不能潤生。若無願力迴心趣大至無學位,盡其壽量必永寂滅。
……(CBETA 2023.Q1, T26, no. 1530, p. 312c1-5)

妙法蓮華經
舍利弗!是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最後身,究竟涅槃,是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
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

中阿含成就戒經
於是,世尊問曰:「烏陀夷!汝說意生天為是色耶?」
尊者烏陀夷白世尊曰:「是也,世尊!」
世尊面訶烏陀夷曰:「汝愚癡人,盲無有目!以何等故,論甚深阿毘曇?」
於是,尊者烏陀夷為佛面訶已,內懷憂慼,低頭默然,失辯無言,如有所思。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9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第八不動地菩薩摩訶薩究竟涅槃一真如心非常殊勝,因為,大乘行者修佛功夫至此已經完成心解脫,徹底照破五蘊度一切苦厄,已經不受阿賴耶識干擾,不復成就阿賴耶識。

成唯識論 卷三
若爾;菩薩煩惱種子未永斷盡,非阿羅漢。應皆成就阿賴耶識。何故即彼抉擇分說:不退菩薩、亦不成就阿賴耶識?
彼說二乘無學果位迴心趣向大菩提者,必不退起煩惱障故。趣菩提故;即復轉名不退菩薩。彼不成就阿賴耶識。即攝在此阿羅漢中。故彼論文、不違此義。
不動地以上菩薩、一切煩惱,永不行故;法駛流中,任運轉故;能諸行中起諸行故;剎那剎那,轉增進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薩。
然此菩薩,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而緣此識、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由斯永捨阿賴耶名。故說不成阿賴耶識。此亦說彼名阿羅漢。

大寶積經
如是舍利弗。是諸菩薩種種方便成就眾生。悉令安住於佛法中。所以者何。唯有如來智慧解脫究竟涅槃。更無餘乘而得度脫。以是義故名為如來。如來如實覺了如故。名為如來。
佛告舍利弗。彼佛功德法門亦復如是。菩薩先得。是諸菩薩當不退轉。若聞此法必能受持讀誦通利。為無上菩提,於真如性當勤修學。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欲住不退地者。聞此稱讚法門。應當受持讀誦通利。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住此法門。於法性中當不退轉。

唯有常常時,恒恒時,如來若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法流法行,法住法相,法爾如是~~
於真如性當勤修學。於法性中當不退轉。

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著
故當修習完具施等一切方便,具一切種最勝空性。
僅以單空,於大乘道全無進趣。

偏空究竟涅槃。
僅以單空,於大乘道全無進趣。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眼茫嘴快以偏概全

七地不退轉阿惟越致菩薩

文章 眼茫嘴快以偏概全 »

[0013a19] 此識無始恒轉如流乃至何位當究竟捨。阿羅漢位方究竟捨。
謂諸聖者斷煩惱障究竟盡時名阿羅漢。爾時此識煩惱麁重永遠離故說之為捨。
此中所說阿羅漢者通攝三乘無學果位。皆已永害煩惱賊故。應受世間妙供養故。永不復受分段生故。
云何知然。決擇分說諸阿羅漢獨覺如來皆不成就阿賴耶故。集論復說若諸菩薩得菩提時頓斷煩惱及所知障成阿羅漢及如來故。
若爾菩薩煩惱種子未永斷盡非阿羅漢應皆成就阿賴耶識。何故即彼決擇分說不退菩薩亦不成就阿賴耶識。
彼說二乘無學果位迴心趣向大菩提者。必不退起煩惱障故。趣菩提故。即復轉名不退菩薩。彼不成就阿賴耶識。即攝在此阿羅漢中。故彼論文不違此義。
不動地已上菩薩。一切煩惱永不行故。法駛流中任運轉故。能諸行中起諸行故。剎那剎那轉增進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薩。然此菩薩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而緣此識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由斯永捨阿賴耶名。故說不成阿賴耶識。此亦說彼名阿羅漢。
有義初地已上菩薩。已證二空所顯理故。已得二種殊勝智故。已斷分別二重障故。能一行中起諸行故。雖為利益起諸煩惱。而彼不作煩惱過失。故此亦名不退菩薩。然此菩薩雖未斷盡俱生煩惱。而緣此識所有分別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由斯亦捨阿賴耶名。故說不成阿賴耶識。此亦說彼名阿羅漢。故集論中作如是說。十地菩薩雖未永斷一切煩惱。然此煩惱猶如呪藥所伏諸毒。不起一切煩惱過失。一切地中如阿羅漢已斷煩惱。故亦說彼名阿羅漢。
彼說非理。七地已前猶有俱生我見愛等。執藏此識為自內我。如何已捨阿賴耶名。若彼分別我見愛等不復執藏說名為捨。則預流等諸有學位。亦應已捨阿賴耶名。許便違害諸論所說。地上菩薩所起煩惱。皆由正知不為過失。非預流等得有斯事。寧可以彼例此菩薩。彼六識中所起煩惱。雖由正知不為過失。而第七識有漏心位任運現行執藏此識。寧不與彼預流等同。由此故知彼說非理。
然阿羅漢斷此識中煩惱麁重究竟盡故。不復執藏阿賴耶識為自內我。由斯永失阿賴耶名說之為捨。非捨一切第八識體。勿阿羅漢無識持種。爾時便入無餘涅槃。
然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
謂或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
或名阿陀那。執持種子及諸色根令不壞故。
或名所知依。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
或名種子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種子故。
以上此等諸名通一切位。
或名阿賴耶。攝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見愛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
以上此名唯在異生有學。非無學位不退菩薩有雜染法執藏義故。
或名異熟識。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
以上此名唯在異生二乘諸菩薩位。非如來地猶有異熟無記法故。
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
以上此名唯在如來地有。
菩薩二乘及異生位持有漏種可受熏習。未得善淨第八識。故如契經說。

 如來無垢識  是淨無漏界
 解脫一切障  圓鏡智相應

---------------

維基百科搜尋:不退轉菩薩

阿惟越致,又名阿鞞跋致(梵語:Avinivartanīya、Avaivartika、Avivartika,藏語:Phir mi ldog-pa),意譯為不退轉,即修行佛法之過程中得悟,不退墮於二乘、凡夫、惡趣等,也不退失所証得之果位、觀念、行法。

解釋
編輯

null
大湖法雲禪寺阿鞞跋致嶺路碑
不同佛經裡對「不退轉」的具體敘述有所不同。《菩薩瓔珞本業經》認為,菩薩十住(十地)中的第七住(第七地)常住於不退﹔《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七載,初地為不退位,但《大乘起信論》以為,初地不退乃方便說。

佛學大辭典
編輯
丁福保的《佛學大辭典》的解釋如下:

阿鞞跋致[1]
(術語)Avaivart,又作阿毘跋致,或作阿惟越致,譯曰不退轉。不退轉成佛進路之義。是菩薩階位之名。經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則至此位。《阿彌陀經》曰:「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同《慈恩疏》曰:「阿鞞跋致者,阿之言無,鞞跋致之言退轉。故《大品經》云:不退轉故,名阿鞞跋致。(中略)是人不為諸魔所動,更無退轉。」
.....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9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從(人物)生平來佐證,須深的生平背景做考證與舍利子有百分之九十的雷同之處。
從(地理)位置來佐證,此經乃細述發生於摩羯陀國王舍城,紫竹林原始僧團之一段典故……
從(時間)巧合來佐證,根據舍利子生平之記載,舍利子在原始僧團建立後第三年才加入。而在此之前,舍利子一直是王舍城內外道導師薩若耶的第一大弟子……
從(事件)緣由來佐證,典故緣起乃因外道集團與世尊創建原始僧團之間的矛盾。地方供養分配問題而發生糾葛。而須深(優婆室沙,舍利子)因其天生聰明而深受教徒之擁載,故被推派盜法合情合理……
至於,
從研究兩部經文講述內容,段落文理架構,法義開示,也是極為一致,內行人一看便知也。

故以之判斷須深盜法經,確實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的藍本是無庸置疑的!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9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0337a27] 復次。三三摩地者。云何空三摩地。謂於遠離有情命者及養育者數取趣等。心住一緣。
當知空性略有四種。
一觀察空。謂觀察諸法空無常樂。乃至。空無我我所等。
二彼果空。謂不動心解脫。空無貪等一切煩惱。
三者內空。謂於自身空。無計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執。
四者外空。謂於五欲空無欲愛。如說我已超過一切有色想故。於外空身作證具足住。乃至廣說。此中緣妙欲想。名為色想。此想所起貪欲斷故。說為外空。
又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時作意思惟外空。或時作意思惟內空。由觀察空或時思惟內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證會。設復於此內外空性。不證會者。便應作意思惟無動。言無動者。謂無常想。或復苦想。如是思惟。便不為彼我慢等動。由彼不為計我我慢乃至廣說動其心故。便於二空心俱證會。

[0340c09] 復次。云何滅盡三摩鉢底。謂已離無所有處欲。暫安住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法滅。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答若諸聖者。已離無所有處欲。或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於定。或依滅盡相而入於定。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定者。謂於此上心深生厭捨。非想非非想處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依滅盡相而入定者。亦復如是。
將欲趣入滅盡定時。有二種法。多有所作。謂奢摩他。毘鉢舍那。
云何奢摩他。云何毘鉢舍那。云何此二多有所作。
謂於此義中八次第定名奢摩他。所有聖慧名毘鉢舍那。
於此二中隨闕一種即不能入滅盡等至。要具此二方能趣入。是故此二多有所作。
問入滅定時云何次第滅三種行。答此有二種。謂行時住時。若於行時。亦起言說。於初靜慮有此作用。有語行故。若於住時。從第二靜慮已上次第定力。彼三種行次第而滅。當知出時。由逆次第次第而起。
問。滅盡定中。諸心心法並皆滅盡。云何說識不離於身。
答。由不變壞諸色根。中有能執持轉識種子阿賴耶識。不滅盡故。後時彼法從此得生。
問。入滅定時。無有分別。我當入定。我當出定。
正在定時。心寂滅故。遠離加行。
將出定時。心先滅故。亦無作意。
云何能入云何能出。
答先於其心善修治故。若有諸行諸狀諸相。能入於定。能出於定。於彼修習極多修習。由修習故。任運能入。任運能出。
云何出滅定時。觸三種觸。一不動觸。二無所有觸。三無相觸。謂出定時。多由三境而出於定。
一由有境。二由境境。三由滅境。由此三境。於出定時。如其次第。觸三種觸。
緣於有境。而出定時。無有我慢擾動其心。謂此為我而起我慢。或計未來我當有等。乃至廣說。是故說言觸不動觸。
緣於境境而出定時。無貪所有無瞋所有無癡所有。是故言觸無所有觸。
緣於滅境而出定時。於一切相不思惟故緣無相界。是故說言觸無相觸。
如是已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一點勝性無法捨

永世輪迴無感覺

文章 一點勝性無法捨 »

漫漫無期的中陰身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9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何謂滅盡定?????
何謂滅盡三摩鉢底?????


……兩者有差嗎????看看內行人怎麼說?????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四 3月 16, 2023 12:44 pm文章 週四 3月 16, 2023 12:44 p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四 3月 16, 2023 11:29 a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三 3月 15, 2023 1:01 pm 又看到離二邊的問題。

其實,離二邊、說中道。

許多學友,是誤會中文意思了。

一樣的中文,但看成不同的意思;失之毫釐而差之千里。

時間有限,有空再說。

緣起法,也是一樣,同樣的中文、解成不同意思,

牽連的定學、慧學,都完全不同。

有空再議。

平安 圓滿
續說中道。

以下的法談,對於禪修者有些不同視角的分享,不妨聽聽看。

對於一般文字的學佛弟子,幫助不大,可以斟酌參考、跳過也很好。

一般說來,中道的範圍,是這樣的 :

1.不放逸、不無益苦行,像樂器的弦,不鬆不緊調的剛好。

這好像是取乎中間/ Middle way 的一般概念,但注意 :其實這是正勤,道品之一。

是一種心態、動作 : 奮鬥與安住緩息的調整

這在五根平衡中,最常運用。

2. 離開二邊,尤其是有無二邊。(比如 :常見VS.斷見。虛無VS.恆實。)

這常見的定型句 :....離於二邊而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

意思是 : 在有無、常斷的2個極端,有一種凌乎其上的究極義理~緣起 ! 正所謂 : 緣起妙有 !

其實這是錯的 !

這句定型句的意思是 : 與其討論有無、常斷...這種無意義的戲論,不如探討緣起法、各個緣生法的關係 !

這,一旦,解讀錯誤,接下來就會從緣起法,一頭鑽入哲學式的思論,離解脫越來越遠。

因為 : 緣起妙有,依然是戲論 !

原因 : 緣起妙有,依然無法離欲。

驗證 : 簡單用16特勝,如果保持著 "緣起妙有" 這種哲思,

看看....是可以離欲、遠離、滅盡、向於捨 ?

還是....自尋煩惱、不知所謂 ?!


3. 離開現象的二邊。(比如 : 持戒VS.破戒)

這是等而下之的戲論,沒有甚麼營養。

離開殺人、不殺人....是甚麼咚咚 ?

離開吃飯、不吃飯....又是甚麼?

離開上班、不上班.....這是啥?

4. 其他。

====

小結 : 佛陀把中道,解說為 : 四聖諦、等諸道品 !

不是陷入無意義的各種哲學思維遊戲

======
時間有限。

有緣再續說。

平安如意
何謂中道!?

《尚書.大禹謨》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一陰(法性)一陽(真如)謂之道,不偏不倚謂之中。

從大乘佛法實修功夫最簡潔的講,止觀雙運,定慧等持,就是法住智(近行定,空三昧)
其上品即是涅槃智(無住處涅槃,滅盡三摩鉢底)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二 1月 31, 2023 3:20 pm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探源
文章 週二 1月 31, 2023 3:20 pm
唯有常常時,恒恒時,如來若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法流法行,法住法相,法爾如是~~
所謂,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地而不動。
即是中道,即是無生法忍。即是般若,其最上品即是首楞嚴三昧,首楞嚴三昧,即是佛性。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回覆文章